(1525—1590)
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又号墨林子、香岩居士、退密斋主人、鸳鸯湖长等。明嘉靖四年(1525)六月八日出生于嘉兴。
据《嘉禾项氏宗谱》记载:项氏自汉以来世居洛阳,始迁祖项晋仕宋为大理评事,高宗南渡,项晋随驾而南,侨居嘉禾这胥山乡,子孙遂与籍嘉禾。项晋之孙项相,宁宗时官翰林学士。绍定二年(1229),项相偕弟项栋筑大宅于嘉兴城中灵光里瓶山西侧,名孝友堂,以奉养双亲。
嘉兴项氏传至第十四代出了一名国家重臣项忠(1421—1502)。项忠字荩臣,号乔松。明正统七年(1442)中进士,历官至后部尚书。项忠正直果敢,敏于政事,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贡献,是项氏宗族的荣耀。项忠曾在孝友堂增建项家祠堂和著书堂,其子项经又建端本厅。1983年中山路拓宽重建时,项祠遗迹消失。项忠二弟项质生子项纲,项纲生子项铨。项铨生育三子,长子项元淇,次子项笃寿,三子即为项元汴。
项铨善于经营,家产颇饶。他去世时,元淇在外为官,笃寿考中进士,遂将产业交由二十岁的元汴打理。项元汴颖敏聪慧,尤擅理财,后项元淇将他名下财产全部给了项元汴,其财力更加雄厚。明王世贞说:“屈指天下富家,居首等者凡十七家。今吴兴董尚书家,过百万。嘉兴项氏,将百万。项之金银古玩,实胜董;田宅典库资产差不如耳。”
项元汴早年即醉心于收藏,在经营典当业致富后,更是广揽天下法帖名画古籍珍玩,成为海内私家收藏第一人。他十五岁时即收藏了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一生收藏过王羲之、孙过庭、褚遂良、怀素、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名帖,顾恺之、王维、韩滉、巨然、李公麟、马远、梁楷、宋徽宗、赵孟坚、赵孟頫、王蒙、吴镇、倪赞、黄公望、文徵明、仇英、沈周等绘画精品,其他鼎彝玉石、古籍善本不计其数。明文嘉在为项元汴收藏的唐冯承素摹兰亭帖题跋时说:“子京好古博雅,精于鉴赏,嗜古人法书,如嗜饮食,每得奇书,不复论价,故东南名迹多归之。”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说项元汴“购求法书名画,及鼎彝奇器,三吴珍秘,归之如流。”曾有人将他与同时代的文坛巨匠、著名藏书家王世贞相比,王氏小酉馆藏书三万,其尔雅楼所藏宋版图书更是名闻天下,但时人以为“不及墨林远矣”。明万历十八年(1590)项元汴去世,其藏品分别归他的六个儿子所有。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清兵攻破嘉兴城,“项氏累世之藏,尽为千夫长汪六水所掠,荡然无遗。”后来,这些散失的藏品大多归于清廷皇宫,现在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世界许多博物馆中,都为稀世珍宝。
项元汴曾得一古琴,上刻“天籁”二字,于是将他储藏之所取名“天籁阁”(阁早已毁,今南湖区建设街道天籁里即以天籁阁命名)。清乾隆帝下江南到嘉兴时,曾专访天籁阁旧址,还下旨仿嘉兴天籁阁在承德避暑山庄建“天籁书屋”,并从宫廷收藏的原项氏天籁阁旧藏之书画中,选出米芾、吴镇、徐贲、唐寅画卷各一幅,移藏于天籁书屋,并作长歌一首记其事。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最后一次南巡至嘉兴时,作《天籁阁》诗一首:“槜李文人数子京,阁收遗迹欲充楹。云烟散似飘天籁,明史怜他独挂名。”
项元汴收藏巨富,甲于海内,当时及后世文士虽然羡慕其所藏,对他的某些癖好却颇有非议。项元汴有收藏鉴赏印章一百多方,他每得名迹,即遍钤以印记,往往满纸满幅,如他在怀素自叙帖上钤有印记七十多方,在怀素书老子清静经卷上钤印一百零八方。故姜绍书讥之为“以明珠精鏐聘得丽人,而虞其他适,则黥面记之。抑且遍黥其体无完肤,较蒙不洁之西子,更为酷烈矣”。项元汴亦善书画,董其昌在《墨林公墓志铭》中说:“公画山水学元季黄公望、倪赞,尤醉心于倪,得其胜趣。”“书法亦出入智永、赵吴兴,绝无俗笔,人争传购。”因此,他理当知道在书画上钤印讲究颇多,他这种做法固然出于对书画的痴迷,但却破坏了书画的整体风格,影响了书画的艺术价值。
文人鄙薄项元汴另一之处是其生性“悭吝”。项元汴亦精鉴赏,他曾对詹景风说“今天下具眼,唯足下与汴耳”。他每购得一物,总习惯将收购之价或预售估价记在画幅和书卷末尾。据传,一旦项元汴得知所购古籍书画价格高于其价值后,常常悔恨不已,以至于寝食难安。项元汴的二哥项笃寿(喜藏书,筑有“万卷楼”)通过项元汴小僮了解情况后,便会亲自上门,询问项元汴是否收到好书好画,当项元汴取出所购之物时,项笃寿总是击节赞叹,一再叫好,并总按项元汴的收购之价购走。人们常以此例判别项元汴与项笃寿人品之高下。其实,项元汴希望收藏能够保值增值,本无可厚非,经他收藏的古籍书画当在千件以上,贵者上千两白银,贱者也需数两白银,不靠以藏养藏,纵有万贯家财,如何能够维继,这种做法实是体现了他的经济头脑及良苦用心。据董其昌《墨林公墓志铭》记载,项元汴平素极为俭朴,衣着如乡下老农一般,日常开销,“皆有常度”。但遇救济灾民穷人,他却毫不吝惜,用项元汴自己的话说是“吾自为节缩,正有所之用也。”这里有一事可说,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浙西遭受大灾,他开仓赈灾,救活了上万人,事后不求任何表彰。他对功名也持恬淡的态度,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万历初年,皇帝召他出来做官,他居然拒绝不去。
项元汴的收藏客观上为我国珍贵古籍书画的保存做出了贡献,正因为有了他的收藏保管,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千百年前的文化艺术瑰宝。同时,项元汴的收藏也为明中晚期江南书画的繁荣发展交流起到积极作用。董其昌因在项元汴家做家庭教师,得以遍览书画名迹,为他成为文人画之集大成者奠定了基础。仇英在成名前,长期在项元汴家临摹古代大家作品,对其技艺提升帮助极大。书画家文彭、文嘉兄弟是天籁阁的座上常客,帮助项元汴鉴定收藏。其他在项家品赏交流的还有鉴赏收藏家华夏、学者收藏家汪继美汪砢玉父子、画家陈继儒、学者李日华等,使嘉兴成为当时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项元汴著有《宣炉博论》一卷留世,为后人鉴赏宣德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还著有《蕉窗九录》,“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就出自此书。
项元汴有德纯、德明、德新、德成、德弘(德宏)、德达六个儿子,董其昌称:“元汴六子,或得其书法,或得其绘事,或得其博物。”德达子嘉谟、圣谟皆以画名。尤其项圣谟更是蜚声中外,为一代大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