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550524/2016-56022 公开分类
发布单位 七星街道 发布日期 2016-03-31
文  号 主题词

2015年七星街道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6-03-31 16:38 信息来源:湘家荡管委会(七星街道) 浏览次数:

2015年工作的回顾

    2015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人大工委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抓住撤镇建街道的契机,围绕镇三届四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拆迁为龙头,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功能提升为基础,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稳定和谐为保障,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至年底,区域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48.75亿元;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增长68.3%;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8元,增长10.3%。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市级卫生应急示范街道,成功通过市级卫生强街道复评。

    这一年,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区域形象再上台阶的一年

    1.拆迁扫尾攻坚推进。一年来,始终将拆迁摆在重要位置,开展了新一轮征迁“百日攻坚战”,各社区、机关各处室积极参与,动脑筋,想办法,以拆迁户的在家时间为工作时间,做到了千辛万苦、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坚持不懈地宣传政策,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地块拆迁。全年完成农户拆迁76户,累计完成拆迁8245户,完成总户数的95.85%。

    2.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实施项目76个,新开工项目13个,竣工项目28个。政府投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上,新开工建设湘南公寓三期和嘉城绿都四期安置房工程;甪里街延伸段实现通车,湘湖大道东郊河大桥已开工建设,主干路网日趋成熟;新建兴民路、东盛路、创盛路、东港路等市政道路,工业园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改造潭湘路、精严讲寺周边道路等,区域形象不断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上,七星派出所、七星中学校舍扩建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七星文化广场基本完成,中心农贸市场预计2016年年底交付使用。社会投资项目进展顺利,新理想、广源等农业项目建成并运行;华荣电池、金阳管业等企业顺利投产;农标普瑞纳新址建筑加快推进,预计2016年10月完成搬迁并投产;其他项目均有序推进。

    3.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加强土地卫片执法。大力开展违法用地巡查,对涉及整改的土地切实整改到位,严格控制违法用地比例。系统开展农业用地现状测量。委托测绘公司,按上征、预征、流转、未流转四种类型对区域内农业用地进行全面测量和梳理,摸清土地利用现状,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土地季节性发包管理,狠抓经营大户和入驻企业的租金回收工作。全年完成土地综合整治120亩,“旱改水”项目70亩。

    这一年,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的一年

    1. 招商引资有新突破。始终牢牢把握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放松,通过驻点招商、以商引商、项目招商等形式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全年引进市外内资6.15亿元、市外注册资金5.34亿元、区外注册资金6.05亿元、浙商回归完成6.26亿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75.7%、213.6%、151.3%和201.9%;实现合同利用外资5441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941万美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36%和117.6%。由北京智友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的宇宙大世界项目,已注册五家公司,该项目目前是世界上第一个综合性的太空体验项目,是一个高科技综合体,计划明年土地指标下来后开工建设,预计4-5年建成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量达1000万人次。

    2.三次产业稳步发展。一产方面,全年完成农业生产性投资1.5亿元,预计实现农业产值1.6亿元,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4万亩,继续深入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粮食功能区农业两区建设,引进、示范、推广了一批水稻、水果、蔬菜等优质新品种,新增有机农业园、嘉卉园艺中心、广源设施蔬菜基地等农业项目6个,进一步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二产方面,完成二产投入6.8亿元,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2.3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28亿元,预计利税总额同比增长8%。三产方面,完成三产投资11.3亿元,实现三产税收1亿元,新增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9家,新增楼宇注册资金2.19亿元。电商企业开始起步,目前区域已有9家电商企业;旅游服务业有新发展,全年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景区旅游经营总收入220万元;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内河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达到18万标箱,同比增长10.4%。

    3.平台建设有效拓展。一是重抓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新增农业经营主体8家,目前已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区级以上规范性家庭农场3家,区级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二是继续做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工作,腾退低效用地182.9亩,完成闲置厂房出租0.78万平方米,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目前已有规上工业企业31家。三是加快度假区扩容及环湖景区创4A工作,完善环湖景区配套管理设施,做好景区停车场、保安岗亭、游船码头等的整修,完成公共厕所的星级改造,建成并启用游客服务中心,目前环湖景区创4A工作已通过省旅游局评审,度假区扩容已获省政府批复同意,从7.15平方公里扩容至整个45.25平方公里的湘家荡区域范围。成功举办10余场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四是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增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中小型科技企业,区域累计已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中小型科技企业;全年转化科技成果项目5项,申报省级新产品46项,申报发明和科技专利共166项。

    这一年,是生态建设多措并举,环境面貌明显提升的一年

    1.“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在去年成功创建南湖区首个“无违建镇”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深入开展“三改一拆”攻坚扫尾工作。全年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12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2.13万平方米,完成旧住宅改造9.7万平方米,完成旧厂区改造4.5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全力推进“公铁”沿线环境整治,全面完成9个整治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了320国道星桥路口以及国道内侧天声家私城占地约75000平方米区块的交通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2.“五水共治”全面落实。一是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巩固“清三河”成果,区域内涉及176条河道明确了河长,设立了公示牌,完成河道清淤11.4公里,打捞沉船329艘,区域交接断面考核合格。二是推进管网建设,湘南公寓污水入网全面建成并正常运行,区域内所有小区全部实现污水纳管外排,全年新建污水管网2公里、供水管网2.8公里、排水管网建设3公里,排水管网清淤4公里。三是加快污染整治,全年完成27家企事业单位污水全入网工作任务,完成生活污水入网量95.04万吨,绿嘉园牧场已完成搬迁。四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农水项目建设,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31亩,改善灌溉面积1104亩。

    3.城乡环境不断改善。加强区域内道路、河道、绿化的管理及养护,全年新增绿化面积497亩。认真落实“四位一体”保洁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并实行周检查、月巡查、季考核、年考评,确保区域环境整洁。结合全国文明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迎检、省级卫生街道、市级文明街道的创建等,多次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提升市容环境。同时,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常态管理。加强秸秆焚烧监管,维护区域空气质量;认真落实黄标车淘汰工作,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这一年,是民生保障不断健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一年

    1.社保体系逐步完善。全面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实现低保动态管理,区域共有低保132户,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全年发放各类民生保障资金325.29万元。认真落实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定补、现役军人优待金及60周岁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费。实施残疾人关爱工程,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助残活动。积极做好老龄工作,各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开展老年电大分校日常教学活动。努力构建劳动就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岗位,全年共提供1100多个就业岗位。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新增城镇就业人员9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0人。做好城乡居保、城镇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全年监察企业525家,完成280家企业劳动年检。

    2.平安建设深入推进。一是加强社会管理规范化建设。启动社会治安监控全覆盖工程,深入推进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管理组织。加强基层信访调解,及时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全年共受理人民群众信访17件,回复市长电话237起,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10起,全部成功化解。二是深入开展“进企入户”、“禁赌”等工作,严厉打击“两盗”、非法“传销”、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认真落实冬季大巡防,街道、社区干部群众大巡防各项措施,打造平安七星。三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抓好消防安全、食品药品、防灾减灾等工作;关心关注企业运行状态,妥善处理劳资纠纷;加强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定期对园区、景区、工地、社区、承租单位等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隐患排查到位,实现“事故起数、经济损失数、死亡人数”的零增长,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3.社会事业更加进步。重视代表的意见建议办理,全年办理镇三届四次人代会提出的意见建议17条,年初确定的民生实事工程基本完成(由于土地和规划的原因,垃圾中转站没有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将通过购买汇众广场房产进行改造)。嘉兴市第一医院湘家荡分院血透中心正式运行,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规范地名管理,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做好平安边界各项工作。做好统计服务工作,全面正确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成人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出台《湘家荡区域社区物业自治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推进物业自治,着力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做好嘉城绿都房产初始登记证发放,完成养老、青少年服务、新居民三个社会组织公益项目。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计划生育符合率达99.43%。加强社区文化中心阵地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各类群众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区十大文体联赛系列活动,并承办了舞龙大赛,完成139场电影下乡放映,15场365天天欢乐大舞台演出。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联合多部门取缔关停黑网吧4家。人防、征兵、老年体协、科协、慈善、红十字等工作有序开展。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几件大事,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尤其是区域“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是区划调整和撤镇建街道。这项工作为我们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融入主城区,完善功能配套,打造嘉兴东部新城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将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在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就业、社保等各方面将加快向城市居民看齐,极大改善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渐享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待遇。

    二是宇宙大世界项目的签约落户。这个项目对区域开发建设具有引领、促进、推动的作用,在产业结构优化、接轨上海、对外开放等方面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有了引领性项目的支撑与带动,本地产业特别是旅游服务、文化传媒等产业将加快发展,将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同时,也将促进区域地产、房产的增值,使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这个项目不仅是投资方的,也不仅是管委会的,更是全体湘家荡人民的,与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改善密切相关。目前最关键的还是要尽快促成其落地,落地的关键在于拆迁。所以,要全民动员,将拆迁进行到底。

    三是旅游度假区的扩容及4A景区的创建。为我们在招商选资、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发展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信再通过5年左右的开发建设,一个功能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环境更加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旅游度假区就将展现在我们面前,届时,我们居民的就业创业机会将更多,生活质量将更好,文明程度将更高,这里将成为浙北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和宜居宜业之地。

    四是绿嘉园牧业小区的搬迁。作为区域多年来一直力推的民生实事,它的顺利搬迁,改善了周边水质和空气质量,改善了周边单位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区域的形象,提高了度假区品味,增强了对投资、旅游、养老的吸引力。

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今年国家出台了《国务院促进旅游业改革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省、市、区也高度重视,把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发展。随着运河申遗成功,嘉兴提出了以“一体两翼”为基本框架,打造运河国际旅游休闲城市的发展思路,这必将有效带动周边地区包括我区域的发展。同时,度假区的扩容、宇宙大世界项目的带动,周边又有上海迪斯尼乐园的建成,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旅游正在成为百姓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趋势在给投资者带来投资良机的同时,也为我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旅游产业的兴起,将对我们调结构、扩就业、增收入、优环境、惠民生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社会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态环境的机遇。近几年在全社会雾霾严重的状况下,老百姓对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我区域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越来越为各方认识和重视,在生态环境的吸引下,区域内的房产、旅游都将被带动起来,同时大批生态、养生产业的投资者也在寻求投资沃土,把区域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优势和机遇。

    三是互联网时代虚拟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传统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很多传统实体企业面临淘汰。但同时给以电商、信息通信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带来发展良机,特别是随着乌镇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必将掀起新一轮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创业创新高潮,这为包括我们区域在内的新一轮发展提供机遇。

    四是区域发展空间优势带来的机遇。经过几年的大拆迁,区域内农户基本集聚到了社区居住,为发展腾出了广阔空间,这是我们区域的特有优势。为我们招大引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综合实力,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和区域发展的实际,2016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市、区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十三五”发展机遇,以拆迁扫尾为突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项目推进为基础,以稳定和谐为保障,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文化惠民为载体,全力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财政总收入力争完成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增长8.5%。统筹城乡有效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实现五个“新”的发展:

    一、围绕新型市镇区建设,统筹城乡力争新成效。一是抓好拆迁拆违。围绕项目推进需要,狠抓拆迁扫尾,千方百计推进剩余拆迁,为项目的引进和建设腾出空间。同时,强抓拆违不松懈,以拆违促拆迁。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安置房建设,确保湘南公寓三期2016年底交付,嘉城绿都四期2017年6月交付;加快主干道建设,做好亚太路、甪里街延伸段两条主干道路拓宽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湘湖大道东郊河大桥建设,力争2017年通车。三是抓好项目推进。加快公共配套项目建设,确保湘家荡区域中心农贸市场、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舍、七星派出所交付使用,提升服务功能。服务好重点项目推进,加快旅游小镇、房车营地、大树养生养老、商贸综合体等建设,提升区域形象。抓紧“宇宙大世界”项目的规划设计,加快推进首期建设项目,确保2016年破土动工。

    二、围绕休闲度假区建设,旅游发展提升新层次。一是加快度假区开发建设。抓紧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强化服务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做好度假区整改,全面改善景区环境,加强生态、景观、人文环境保护,做好绿化养护、水面保洁、道路改造,提升景区形象。二是加强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柳庄、绿萝庄建设,力争耕耘堂、清风榻开工;全力推进国际会议中心、君澜、梅湘园等酒店建设,提升度假区配套服务与接待能力。三是办好旅游文化活动。统筹谋划好2016年湘家荡旅游文化节活动,壮大旅游文化品牌,进一步扩大区域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注重挖掘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生态休闲文化、佛教特色文化,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内涵。

    三、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环境面貌实现新提升。一是抓好“五水共治”。加强污水管网、排水管网、供水管网建设,深入开展河道清淤,整治水域环境,水体自净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清理违法污染源,加快集污纳管推进速度,建立倒逼机制,尽快实现区域污水全面入网;健全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长效管理举措,巩固“清三河”成果。二是加强“四位一体”保洁养护。加强对公路边、铁路边、河道边各类垃圾的清理,大力实施河道保洁工程,实现航道保洁全覆盖,扎实推进洁化、绿化、美化工作;巩固违章建筑拆除成果,整治不规范工厂、工棚,全面整治影响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加强秸秆焚烧的监管,营造天蓝、水清、岸绿的环境。三是注重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深入建设“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街道”,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在区域内形成绿色文明之风。科学做好专项规划,建立可循环的节能型能源系统,构建通达、便利、清洁的交通体系,建设绿化、美化、洁化的绿色社区,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统一,打造宜游、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四、围绕产业融合发展区建设,产业发展实现新升级。一是加快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狠抓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科技创新,着力发展科技、畅意、都市农业,高标准建设好国家农业园区核心区。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并结合农业产业,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引入一批科研院校和畅意农业项目,着力构建三级科技网络平台,建设博士工作平台、科技特派员工作平台,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层次。二是突出现代工业引领作用。以都市经济产业园为平台,继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绿化、亮化水平,着力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高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围绕品牌服装、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通过整合资源、强化配套和产业链延伸等途径,做大产业规模。三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力推进以环湖景区为核心的休闲度假产业,以内河港码头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产业,加强电商企业的培育,做大做强电商产业,推进区域科技、旅游、商贸、地产、物流、电商等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要继续实行全员招商制度,同时发挥好企业的招商作用,实现以商引商,以项目引商。要一、二、三产齐招,以招商调结构、优产业、强实力。

    五、围绕生活配套区建设,百姓生活达到新水平。一是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加快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政府指导+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新社区管理、服务、自治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同时,盘活社区资源,发挥社区积极性,做好增收文章。二是服务民生保障,抓好各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探索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巩固学校特色化建设成果,推进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坚持群众性文化活动与文化精品工程并重,注重星级团队的培育和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大专科、小综合的定位,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医疗服务水平;加强计划生育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三是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重点关注辖区内企业运行动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妥善处理劳资纠纷案件;切实做好信访调解,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强化监督与检查,杜绝重特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区域安全、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