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GDP)512.89亿元(管理口径,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2亿元,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213.47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285.91亿元,增长5.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9424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959美元),增长6.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41.7:55.7。
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6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5亿元,增长17.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6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保就业、卫生计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八项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长5.8%。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5%;市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4%。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90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全区粮食总产量13.08万吨,比上年增加1.86万吨,增长16.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56万亩,下降17.6%;蔬菜20.66万亩,增长7.4%;果用瓜2.57万亩,下降10.8%。粮经面积比调整为55.18:44.82。
年末生猪存栏3.39万头,比上年下降40.1%,家禽存栏63.76万只,增长16.7%;年内生猪出栏9.18万头,下降38.8%,家禽出栏135.99万只,下降8.1%。肉类总产量1.04万吨,比上年下降29.5%。
全年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7个,面积1.1万亩;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42个,面积12.01万亩。累计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面积6.27万亩。推广“万元千斤”模式3.6万亩。全年新创建省级美丽牧场4家,累计8家,秸秆综合利用率95.1%,全区无公害种植基地面积7.2万亩,无公害产品144个,绿色产品17个,主要农产品“三品”认证率50.2%,农业标准化程度达到62.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6.67亿元,首次突破一千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轻工业产值184.86亿元,增长12.4%;重工业产值821.80亿元,增长24.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95.21亿元,增长21.5%,工业产品销售率98.86%。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8.18亿元,增长14.3%,增速比上年加快6.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8.8%、23.7%和36.5%,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5、9.4和22.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55.3%、43.3%和24.0%。传统产业和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2.2%和11.1%,增速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2.1和3.2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电力局)主营业务收入79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利税总额58.56亿元,增长17.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7.49亿元,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92%,资产负债率为53.17%,产成品存货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2.8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4.52亿元,比上年增长7.4%。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业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1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3.97亿元,增长15.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3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国有投资94.96亿元,比上年下降3.5%;非国有投资243.41亿元,增长21.7%,其中民间投资217.55亿元,增长15.0%,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4.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76亿元,同比下降33.4%;第二产业投资123.00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投资213.60亿元,同比增长13.1%。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分别增长46.3%、89.6%、24.4%和95.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0%,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2.8%。房屋新开工面积216.88万平方米,增长251.8%,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381.4%。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00.87万平方米,下降15.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7.3%。全区商品房销售额108.63亿元,增长18.3%,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3.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3.54亿元,增长8.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4.76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38亿元,增长11.3%,增速快于城镇市场0.9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5.66亿元,增长13.8%;商品零售251.48亿元,增长10.0%。全年网络零售额174.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4%。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8%,日用品类增长4.7%,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38.3%,金银珠宝类增长30.6%,汽车类增长3.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1%。
全年进出口总额21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出口172.53亿元,增长18.3%;进口46.68亿元,增长17.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25.86亿元,比上年增加19.63亿元。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7家,合同利用外资6.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6%;实际利用外资2.87亿美元,增长22.2%。引进内资项目239个,到位区外内资注册资本87.14亿元,增长33.7%,其中市外内资81.07亿元,增长38.9%。
六、教育和科技
全区共有幼儿园51所,年内新建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数20501人,专任教师1212人;共有小学15所,在校学生35713人,专任教师1913人,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生均图书35.36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24.15台;共有初中19所,完全中学1所,在校学生12693人,专任教师1183人,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8.87平方米,生均图书34.68册,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26.9台。全区等级幼儿园覆盖率,公益性幼儿园覆盖率,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累计达到96家;新增省科技型企业98家,累计达到321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6家,达到14家;新增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1家,达到51家。新增市级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3家,晋升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全年专利申请总数4705项,其中发明专利1124项,比上年增长36.2%。列入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318项,科技进步奖40项。企业研究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1%。
七、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年新增文化活动中心面积3735平方米,改造农村文化礼堂5个。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图书分馆,共藏书55.57万册,年到馆人数103.2万人次,外借图书量57.19万册次。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176场次,参与人数26.5万人。举办“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141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312场。围绕“剿灭劣V类水”主题,组织文艺巡演152场,专场演出99场,文化采风20次。凤桥竹刻、南湖画舫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全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112个,场地面积80.92万平方米。年内新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1个、拆装式游泳池1个、篮球场2个、更新和新装室外健身器材700件。全区注册运动员达到1609人。全年举办各类体育竞赛15场,参与人数7550人次。32个校区的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服务人群80万人次。全年体育彩票总销量4473万元,比上年增长21.4%。
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8家、床位121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147人,其中执业医师825人、执业助理医师169人、注册护士87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数1.92人、护士1.69人。全年医疗机构门急诊377.18万人次,住院人数1.32万人。全年甲乙类报告发病率248.95/10万。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38‰,儿童免疫接种率98%以上,计划生育率98.64%。
八、人口、就业、社保和安全
全区按行政区划统计的年末户籍人口50.88万人,比上年增加1.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00万人;人口出生率11.37‰;死亡率6.81‰,人口自然增长率4.56‰。根据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年末常住人口65.37万人,城镇化率为87.7%。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286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716人。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24期,提供就业岗位8096个。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4%。
全年首次新增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513人,净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058人,净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396人,净增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413人,净增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654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0%,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9.0%。
全年工商贸企业事故9起,死亡13人;道路交通事故13起,死亡7人,受伤8人。
九、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
全年淘汰燃煤锅炉254台,淘汰落后设备989台(套),VOCs企业治理37家。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72.6%,PM2.5平均浓度为42μg/m3。全年清淤河道151.69公里,河道综合整治13.56公里。出境断面高锰酸盐指数4.74mg/L、氨氮0.4mg/L、总磷0.16mg/L,三项指标较上年分别好转5.2%、18.4%、3.03%。全年新增绿化造林2030亩,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0.2%。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74元,比上年增长9.0%;人均消费支出30596元,增长6.4%;恩格尔系数为31.9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95元,增长8.9%;人均消费支出21216元,增长7.6%;恩格尔系数为34.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4.00平方米。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本公报中各行业总产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
限额以上批发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
限额以上零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限额以上住宿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住宿企业;
限额以上餐饮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
[5]从2014年起城乡居民收入按新标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