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以“无废城市”创建为契机,针对小微企业因固废产量小、分布散的特点,依托“国企+民企”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小微企业固废收集平台,当小微企业的“产废管家”,实现工业固废利用处置率和危废利用处置率均达到100%,在探索固废集约管理中成为示范样板。日前,在南湖区召开的全国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现场交流会上获得国家部委有关领导专家点赞。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当好产废企业“管家”。成立由国资主导作为试点的嘉兴市集源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搭建统一经营模式、统一审批流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运行规程、统一监管方式的小微企业固废收集平台,并由该公司与小微企业签订固废危废收集运输、处置等服务的合同,组织开展上门“一对一”指导服务816家次,制定固废收集计划,全面开展规范化的收运服务,确保运输过程和处置终端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打通固废处置堵点。今年以来,已累计签约服务小微企业513家,处置各类工业固废6.98万余吨。
二是依托两大中心,严把过程监管“闭环”。制定工业固废集中收集、贮存、转运、处置管理工作方案,建立一般工业固废集散及危险废物归集两大中心,对进场的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进行统一分拣和转运、处置,实现精准化源头分类、专业化二次分拣、智能化高效清运、最大化资源利用、集中化统一处置。企业通过登录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网上申报登记工作并严格落实固体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等,实现全过程监管。目前已实现年收集处置涵盖28个大类别的各类固废(危废)达15万吨。
三是构建四项机制,迸发数智赋能“活力”。依托处置端嘉兴市固废处置中心搭建的“禾小微”智慧云平台,构建了小微产废企业“企业自主纳入、管家规范指导、多方合作协调、安全转移处置”的危废处置数字化管理四项机制,目前已有110家企业自主纳入智慧云平台,区生态环境部门依托数字化平台可时时掌握固废处置情况,实现精准管理,同时南湖小微平台还自主研发了危险废物分类回收箱(桶),实时将危废重量传输至云平台,实现产废企业分类智能投放,助力区域“无废城市”创建,为创造小微治理打造“南湖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