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生态教育“第二课堂”
——南湖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

发布日期:2022-10-25 09:38 信息来源:区生态环境分局

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花香袅袅,硕果累累。10月21日下午,南湖区生态环境分局举办了一场“走进自然”体验式生物多样性宣教活动。在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老师们的引导下,南湖创业学校七星分校的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湘家荡森林公园探索大自然。

在活动现场,带队老师先为同学们发放了城市野鸟观察手册,讲解野外观鸟要点和守则,而后大家到湘家荡森林公园使用望远镜体验模拟生物多样性观测工作。一路上,南环所的老师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遇到的鸟类特征,讲解他们的捕食、筑巢等生活习惯。不仅是鸟类,老师还介绍了沿路遇到的常见却不曾认识的植物,重点介绍了我国入侵植物物种——一枝黄花,讲解了其来源和危害。活动最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填写了鸟类观察记录表,记录下鸟类名字、特征、行为。

在此次观察活动中,孩子们目睹了喜鹊、小白鹭、黑水鸡、珠颈斑鸠等鸟类,认识了无患子、节节草、粉黛等常见植物,通过熟悉它们的外貌和形态,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物种,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精神,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孩子们的家人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当中来。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程度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3月,我局联合生物多样性专家团队正式启动南湖区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针对全域生态系统类型、陆生高等植物、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栖爬行类,以及部分区域哺乳动物和陆生昆虫开展调查评估工作。截至目前,调查共计发现南湖区陆生高等植物123科342属448种。

下阶段,南湖区将积极探索以“1+N”的形式打造湘家荡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即1个体验馆加多个现场体验的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研学旅行路线。依托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数据成果,充分挖掘南湖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突出湘家荡湖区优势,打造集展览展示、自然教育、科普实践、研学体验、特色周边旅游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提高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良性互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