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索 引 号 | 12/2022-179674 | 公开分类 | |
发布单位 | 区文化和旅游局 | 发布日期 | 2022-12-13 |
文 号 | 主题词 |
为充分展示文化基因解码成果,溯源赓续浙江文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了首届全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短视频大赛,并于近日公布了大赛评选结果。南湖区选送作品《我们的文化 DNA·嘉兴掼牛》、《南湖画舫》分别荣获此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
掼牛,是回族群众一项喜爱的传统民族体育活动,常在回族同胞欢庆穆斯林“宰牲节”这一传统节日时举行。聚居嘉兴的回族群众喜好武术,会武功的回族青年通常两人或单人就能将牛“掼倒”并控制住,“嘉兴掼牛”由此产生。
嘉兴掼牛的基本技术分为:单臂摔、双臂摔、顶摔和扛摔四种。掼牛士紧抱牛头,择机两手扳拧住牛的双角,用肩扛住牛下巴,运足力气,将身子往牛的颈部一压,牛顿时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一扛一拧一压”成为掼牛绝技。掼牛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忠孝文化及江南农耕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以“忠孝”和“诚信”文化为核心,构成独特民族文化形式。
南湖画舫制作技艺是以杉木、红木为主要原料,使用传统木工工具,具有钻眼、打钉、拼接、验缝等十个主要工序的传统造船工艺。制成的画舫俗称丝网船,有双夹弄、单夹弄之分,分前舱、中舱、后舱。前舱搭有凉棚,周饰精美图案花纹,前舱与中舱间有舱门可以启闭。中为客舱,有桌椅,四周为雕花窗栏。舱后为卧房,设有床枕。后舱为厨灶,用以烹饪南湖船菜等美味佳肴。南湖画舫是嘉兴人文历史的射影,更是运河文化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