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新丰镇追梦不停,数字赋能不断深化,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高质量发展奏响了铿锵足音。
这一年,新丰镇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勇攻坚,全员行动抓创建,为“勇猛精进”勾画了精彩写照。
这一年,新丰镇忠诚担当,以民生共享让城乡更有温度,以乡村振兴让发展更有厚度,为“共同富裕”擦亮了新丰底色。
全镇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新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2亿元,增长7.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42%;批零贸易销售额达40.4亿元,同比增长191.4%。完成财政总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5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45.7%……在不平凡的2021年,新丰镇交出了一张令人欣喜的经济社会答卷。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一座更具“获得感”的美丽城镇正迈着铿锵的步伐,向着富裕、文明、幸福的明天前进。
回首2021——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产业赋能 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镜头】
年初七,在浙江全友标准件有限公司的新建厂房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企业有70%的员工已到岗,正加紧生产。今年1月,企业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企业虽是生产螺丝钉,但瞄准的却是国外高端客户,市场前景广阔,公司负责人陈清法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产业,是支撑一个区域欣欣向荣的“发动机”,新丰镇作为南湖区的工业大镇。在以东方特钢为首的“两特”企业的带动引领下,这几年,德威不锈钢、亚达管道、世龙运输、博宇机电等一批“链群”企业脱颖而出,形成一定规模的“两特”产业链。
同时,新丰镇正积极往新能源、成套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因势利导,壮大产业集群,使新旧产业既有关联度,还能实现优势互补,使新产业形成更多增长点、增长极。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7.3亿元,同比增长23.4%。
产业优势愈发凸显,企业创新能力同步提升。近年来,新丰镇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达6.6亿元。通过创新,科技之树结出累累硕果:亚达管道获评国家级首台套设备企业,全镇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3家。
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面前。作为南湖区的工业大镇,去年,新丰镇打响“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积极引导企业对老旧厂房、闲置用地进行再开发再利用,有效破解工业发展空间不足等要素匮乏问题,盘活存量资源,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全镇有18家企业启动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预计可盘活土地95亩,因地制宜腾焕发展新动能。
工业经济高歌猛进,农业经济提质增效。新丰镇是南湖区生姜的主产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为推动生姜产业不断做精做强,新丰镇成立生姜产业农合联,通过帮助会员传信息、签订单、寻市场,着力构建产销购一体化模式,推动生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除了生姜,串珠成链的家庭农场也是新丰镇一道亮丽风景线。当前全镇共有160家家庭农场,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留下来。在生态农业的带动下,“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更多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城乡融合 村镇建设呈现新面貌
【镜头】
“原先从新丰到平湖,走平湖塘北岸,只有丰乌路一条路,沿线又有新丰镇中心幼儿园、新丰镇中学等学校,上下学正好赶上上下班,路上特别堵。”南湖区新丰镇杨庄村村民说,“现在第二通道建好了,沿线百姓的出行压力大大缓解,村民们心里头高兴。”
村民口中的“第二通道”,指的是去年新建的杨庄乌桥村道等级提升工程,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4公里左右。去年,新丰镇全速推动公路建设。除了杨庄乌桥村道等级提升工程外,新丰镇还实施了新大公路二期改造、Y205大中修、C416等级提升等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并同步提升沿线绿化、亮化,全镇9.7公里农村公路迎来了靓丽蝶变。
除了农村公路,新丰镇还投入约1600万元开展镇区道路提升工程,今年1月初,人民路拓宽项目建成并恢复通车。按照项目工期安排,农历新年后,广场路、平林路将同步进行整改提升。加上镇区首条环镇公交的开通,新丰镇逐步形成了以城乡公交、通村公交为一体的公交网络。
路通了、路宽了,居民出行更方便、更安全,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秀出了美好乡村模样。去年,新丰镇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美好“姜”来幸福路精品线正式上线、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竹林段圆满完工、净相AAA级景区村庄完成市级验收,依托美丽乡村资源,通过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去年,竹林、镇北入选嘉兴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绿色生态环境是城镇化建设中的应有之义。压茬式推进全域垃圾无死角行动、“四位一体”长效保洁实现全域覆盖、在全区率先试点推行垃圾分类投放驿站……新丰镇城乡环境持续向好。去年,新丰镇获评省级“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美丽河道”创评全员五星、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特别是在断头浜治理上,新丰镇独具匠心。按照“因地制宜、一浜一策”原则,新丰镇为断头浜量身定制治理方案,通过河道清淤、沉船打捞、护岸建设、岸坡修枝、生态修复等措施,开展断头浜“复活”工程。
在治理的同时,新丰镇还尽力挖掘断头浜水文化,在每个断头浜周边设置地标石,种植粽叶、榉树等乡土植物,将水与文化相融,让群众留得住碧水、记得住乡愁,打造一张专属于断头浜的“身份证”。
情系百姓 民生保障补短板增福祉
【镜头】
“去年9月就完成了选房,一直盼着拿新房,终于在农历新年之前拿到了新房,可以开开心心过新年了。”今年1月初,在平林苑小区安置房收房现场,大家讨论着各自中意的楼层和户型,交谈着对新居的向往,言语间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百姓满意的背后,是新丰镇加大拆迁安置房投入力度,备足安置房房源,缩短过渡期,确保拆迁户能够第一时间选到现房,将原来的“人等房”局面转变为“房等人”所作出的努力。
为破解拆迁安置小区无法快速办理房产证的痛点,新丰镇一方面为已经交付的黄鹤花园、北庄东苑等小区的519户居民顺利解决办证难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平林苑等新交付的安置房项目,采取“早着手早行动”的策略,让百姓尽早办证。
针对建设年代较为久远的老旧安置小区,新丰镇对老旧安置小区实施提升改造工程,打造“居住舒适、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安置小区。
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福祉,民生保障不断升级群众幸福感,新丰镇人民脸上的笑容更甜了。
打造优质的医教文卫服务,为百姓日常随手可及的幸福感加码。过去一年,南湖区中心医院新丰院区加强与嘉兴市第二医院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将市里的专家门诊开到“百姓家门口”;新冠疫苗接种有力推进,累计完成接种近15万针剂;镇中学中考重点率连续跻身农村同类学校前列,镇小学实践教育等成效显著,镇幼儿园等级评定实现全覆盖……
文化是滋润人们心田的雨露。新丰镇用三年时间完成《新丰先贤》《新丰名胜》《新丰风俗》三本系列丛书,并在去年推出《清风竹韵高以永》系列微广播剧、情景剧《汉塘姜市》、举办第十四届汉塘文化节,汉塘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
在文化阵地打造上,新丰镇重启“学稼公社”,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新建“生姜文化展示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馆”“红色氧吧”“民俗体验馆”等文化实践场馆,农村15分钟文化生活圈在新丰已成为现实。
实施困难家庭暖巢和适老化改造行动、“残疾人之家”成功获评省四星级残疾人工疗机构、实现退役军人全周期服务管理、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创建市级第一批金牌调解组织……过去一年,新丰镇以一组社会保障“组合拳”,妥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奋斗2022——乘势而上 争先创优
2022年,新丰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各项经济指标均按区下达任务完成,把新丰镇打造成为特色工业集聚地、汉塘古韵宜居地、城乡融合幸福地,高品质现代化美丽新城。
围绕有效投资强攻坚!
统筹招大引强和内部挖潜,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个,总投资达10亿元。强化项目攻坚,推进18个总投资18.6亿元的产业项目。充分发挥两创中心牵引作用,积极争创省级四星级小微园。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推动“新丰制造”向“新丰智造”转变。推动工业全域治理,全年力争腾退低效用地250亩,新增存量用地高标准厂房5万平方米。加大全域土地整治力度,力争完成土地复垦100亩、开发50亩。
围绕品质提升再突破!
高起点规划空间布局,统筹推进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高水平建设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重点推进双龙景苑、黄鹤花园2个老旧小区品质提升。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高品位打造人民路沿线环境提升工程,构建全镇中央景观轴。逐步推进有机更新,重塑老镇新貌。
围绕乡村振兴善作为!
壮大农业产业发展,严格遏制新增“非粮化”。提升以新丰生姜、槜李等为代表的新丰镇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主动参加区级抱团发展项目,谋划镇村之间小型抱团项目。
围绕绿色发展不动摇!
持续巩固无违建创建成果,减存量,控增量。推动转型发展,扶持一批传统企业抓住机遇,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深入实施垃圾无死角专项行动,推进“四位一体”保洁常态化、专业化。开展“碧水绕村”工程,实施第三期30条断头浜河道整治。
围绕平安稳定细耕耘!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加快“四个平台”迭代升级,提升数字化社会治理能力,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闭环机制。深化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织密防灾减灾安全网,健全疫情防控体系,完善“镇区5分钟、镇域10分钟”应急救援网络,铁拳推进交通安全大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