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人 事关疫情防控!50个热点问题,权威解答来了

发布日期:2022-03-31 16:23 信息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一、健康码

问题1:什么情况下健康码变红色?怎么管理?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包括密接、入境人员、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其他须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会被赋予红码。红码人员按类别确定隔离管理或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对其出行,应“点对点”运送,并全程严格封闭管理。红码人员按规定结束隔离医学观察后,其“健康码”转为黄码或绿码。

问题2:什么情况下健康码变黄色?怎么管理?

自述有发热、气促、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正在实施居家健康观察的人员,其他须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会被赋予黄码。黄码人员须单人单间居住,使用独立卫生间,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问题3:我的健康码变色了,怎么办?

导致健康码变色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曾与新冠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包括密接、次密接、时空伴随者;第二类是曾到访过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区域(包括本人名下的手机信号);第三类是申报健康码时所填报的信息不准确;第四类为其他已纳入新冠疫情防控平台待排查核实的人员。

发现健康码异常,请不要惊慌。请耐心等待当地防疫工作人员联系,并配合做好风险排除,待您的风险排除后,健康码色会恢复正常。其他特殊情况您也可主动联系所在村(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对于不清楚管理地区的或其他更多健康码问题的市民,可咨询属地12345。

问题4:我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但是健康码变色了,如何申诉?

您可打开支付宝健康码,点击下方“网络申诉”功能进行申诉或者拨打0571-88808880(支付宝健康码后台服务部门)进行申诉改码。  

问题5:健康码变色如何才能转回绿码?

黄码人员要第一时间到所在村(社区)报备,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明,规范佩戴口罩,凭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所在村(社区)进行核验排查,认定符合转码条件的可转为绿码。红码人员在完成集中及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后,自动转为绿码。

问题6: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码应该如何查验?

如特殊人群有家人陪同,可使用家人手机上的“健康码”家人代办功能,点开支付宝--健康码--家人代办--填入相关信息后--提交--查验健康码;如特殊人群无家人陪同,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由工作人员按上述程序进行代查;提前在支付宝上利用家人代办功能,将查验出的健康码打印成纸质版。上述条件都不具备的特殊情况下,可寻求社区或属地疫情防控办帮助。

问题7:现在有的地方要扫场所码,但扫出来以后还是健康码?到底要扫码还是亮码?

健康码的核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动亮码,您打开支付宝以后,亮码通行。还有一个就是扫场所码,之后再跳转到健康码。既然最终还是跳转到健康码,为什么还要扫场所码呢?实际上,场所码是为重点场所赋予的一个专用二维码,标识了该场所位置、场所名称等信息。主要是方便场所管理者对出入场所人员进行登记,核验掌握出入该场所人员健康信息,方便场所管理。比如您坐公交要扫描场所码,假如这辆车出现了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就可以依据场所码记录的信息,迅速联系到乘坐过这辆公交车的乘客,开展精准追溯排查,落实隔离等防控措施。所以遇到需要扫描场所码的场所,请大家积极配合。

问题8:我刚才申请健康码时信息填写错误了,我能重新填写么?

健康码申请并生成以后,如需修改信息,可以在健康码页面进行修改,目前仅允许一天修改一次,请您务必认真填写相关信息。修改信息后健康码颜色需以页面显示为准。

问题9:我在外地,但健康码管理地区在我市“三区”范围内,导致健康码变色,如何转码?

若您在外省市,健康码因涉疫原因变色,建议您联系涉疫数据驻留地镇(街道)防疫部门,或等待涉疫数据驻留地镇(街道)防疫部门联系您核实情况。若确实在省外,则可转码。

问题10:原使用的手机号码现在非本人使用,因现使用人在我市“三区”范围内导致健康码变色,怎么办?

此类现象为下发涉疫数据人机不符问题,建议您联系涉疫数据驻留地镇(街道)防疫部门,核实修改人员身份证号码。

二、行程卡

问题11:行程卡带“*”号是什么意思?

城市名称标有“*”号,表示您在过去14天访问过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等或高风险区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实际访问过这些区域。行程卡将不再以红色标记包含中等和高风险区域的城市名称,而是改为在城市名称后的括号中包含中等和高风险区域。这些备注仅用作旅行提示,与健康状况无关。具体管控政策请遵循目的地疫情防控办。

问题12:行程卡带“*”号可以出行吗?会被隔离吗?

对于行程卡带“*”号,需确认是否曾去过中高风险区域。如果去过,按所在地的相关防控政策要求执行管控。如果没有去过,在出行前需要提前了解各地的出行政策,依据各地防疫管理要求判断是否要继续出行。

行程卡带“*”号不一定会被隔离,要看具体情况。如果该用户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就会被隔离;如果该用户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就不用隔离。

问题13:行程卡带“*”号多久会消失?

行程卡带“*”号有两种方式消失。第一种是14天后自行消失。如果14天后行程卡“*”号依然存在,您可以致电行程卡相关的通讯服务商进行调整;第二种是该风险地区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后,“*”号会自行消失。

三、核酸检测

问题14:我需要去做核酸吗?哪里可以做?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市民;行程卡带“*”号的市民;接到疫情防控部门电话或短信,要求做核酸检测的市民;省外来嘉返嘉人员;怀疑自己存在接触风险的市民要尽快做一次核酸检测。前期,市疫情防控办已在读嘉等平台上公布我市145个“愿检尽检”采样点信息。因疫情原因个别点位有调整,请以各地实际开放为准,需要时可提前联系。

问题15:什么是“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应检尽检”明确的重点人群包括密接、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愿检尽检”人群即“应检尽检”之外想做核酸检测的市民。

问题16:做核酸检测要注意什么?

(1)采样前: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需间隔48小时方可进行核酸检测;②为避免出现呕吐情况,采样前2小时请勿进食;为避免影响检测结果,采样前半小时尽量不要喝水、进食;③出门前,带好身份证或采样二维码,洗手并正确佩戴好口罩,最好再备一个口罩;④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排队时保持1米距离,避免聚集和相互交谈;⑤对于无智能手机的老人、小孩等,可先由家人提前用微信或支付宝扫描省核酸采集应急平台二维码,输入相应字段后,点击“生成预约码”进行登记(有效期30天),打印“预约码”备用;另外也可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

(2)采样时:①始终保持安全距离,在医务人员完成前一名受检者采样并双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再迅速上前脱下口罩张嘴采样,采样后立即戴好口罩;②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要把钥匙、手机、身份证等私人物品放在台面上;③在采样时,应头后仰,尽量放松,轻张口、不喊叫、不做深呼吸。如因不适想要咳嗽或者呕吐时,应用纸巾或手肘遮挡。

(3)采样后:①戴好口罩,立即离开采集点,最好能随身带着免洗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注意手部卫生,必要时可用其擦拭双手;②检测结果通常在24小时内可查询。如未能查询到检测结果,请耐心等待。

问题17:核酸检测一般什么时候出结果?哪里可以查询结果?

核酸检测出结果时间:一般发热门诊为4-6小时,具体可咨询检测机构;“愿检尽检”原则上24小时内出结果。

查询途径很多,您可以在“浙里办”APP上查询;也可以在支付宝健康码下方的“核酸检测结果”上查询;还可以在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或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查询。因“浙里办”APP可以查询6个月内多次核酸报告,并且数据归集速度最快,所以推荐使用“浙里办”APP进行查询。

问题18:嘉兴是否有免费的对外核酸检测点?哪些情况下可以做免费核酸检测?

目前,我市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场站设置了17个免费核酸采样点,为来嘉返嘉人员免费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免费检测停止时间另行通知。


问题19:儿童如何查询核酸检测结果?

您可登录“浙里办”APP或网站,搜索“儿童核酸代查”,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查询。儿童在做核酸检测时,需要家长扫描预约二维码登记,登记时请输入儿童的身份证号,以便查询结果。如儿童尚没有办理身份证,可在户口本上查看儿童身份证号,还没有上户口的可以用“监护人身份证号+_1”这种形式来标记。

问题20:临时检测点上的报告怎么查询?

目前省内所有医疗机构的核酸检测报告均上传到省大数据中心统一发布,“浙里办”APP和支付宝均能查询。支付宝支持查最近一次核酸报告,“浙里办”APP中“核酸报告查询”功能可以查询6个月内所有核酸报告。

问题21:无智能手机的老人、小孩,中国

港澳台地区、外籍人员如何查询核酸检

测结果?

(1)对于16周岁以下儿童,“浙里办”APP有儿童代查功能。

(2)针对没有手机的老人和小孩,“浙里办”APP还提供亲情账号功能。在“浙里办”APP输入亲情账号关键词,找到省卫生健康委开发的“亲情账号”应用,输入家人信息,刷脸认证后可以添加家人信息。点击相关家人图标,在查看家人健康码界面有一个查看“报告查询”的按钮,点击可以查看6个月以内核酸报告。

(3)港澳台、外籍人员也可以注册“浙里办”APP,只要注册信息和核酸检测时提供的证件信息一致,也可以查询核酸报告。

问题22:上门核酸检测是鼻拭子还是咽拭子?

上门核酸检测的都是重点人群和封控区人群,根据省核酸筛查工作指引要求,重点人群和封控区人群按照1:1单样检测要求采集鼻咽拭子。

问题23: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适宜人群有哪些?如果阴性,能否替代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抗原检测适用人群包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目前,抗原检测是作为新冠肺炎检测的补充手段,核酸检测仍然是新冠肺炎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阴性不可替代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问题24:如何界定48小时有效核酸证明?

目前是以核酸报告时间(即出结果时间)作为48小时内有效核酸报告的起始时间进行计算。

四、医疗相关

问题25:行程卡带“*”号可以就医吗?

根据省疫情防控办规定,就诊人员如“健康码”为绿码但行程卡带“*”号,由医疗机构专人陪同并及时开展流行病学史问询。就诊人员如“健康码”为红码、黄码等异常码,或“健康码”为绿码但行程卡带“*”号且其自主申报去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我省参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地区)的,由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有关社区对其实施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非就诊人员(包括就诊人员的亲属、朋友,住院病患的陪护人员等)需“健康码”为绿码且行程卡无“*”号方可进入医疗机构。“健康码”为红码、黄码等异常码或“健康码”为绿码但行程卡带“*”号的非就诊人员,原则上不得进入医疗机构。请遵守配合。

问题26:行程卡带“*”号的孕产妇如何到市

妇保院产检、待产?

(1)如行程卡带“*”号,但不是“14+7”“3+11”或“2+14”等管理人员,且无新冠十大症状,同时健康码为绿码,签署流行病学史承诺书后原则上可在门诊就诊。

(2)“14+7”“3+11”或“2+14”管理人员、健康码为红、黄码人员或有发热等新冠十大症状的人员,除病情紧急可在急诊隔离抢救室救治外,原则上需在市妇保院发热门诊完成就诊,规范佩戴口罩并服从医院疫情防控规定;如需住院需收住在市妇保院发热门诊留观病室。

问题27:小孩、孕产妇等就医时,陪客的

行程卡带“*”号怎么办?

对于小孩、部分孕产妇及不能自行就诊的老年人,如陪客行程卡带“*”号,但非“14+7”“3+11”或“2+14”管理人员,也没有新冠十大症状,健康码为绿码,签署流行病学史承诺书后可进入门诊陪同就诊。

问题28: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如何就医?

常规诊疗服务由驻地医务人员提供,经评估确需外出诊疗的,由隔离酒店工作专班直接联系辖区内定点发热门诊,由属地安排专门车辆转运,实行闭环管理。

问题29:疫情期间“三区”管控人员如何

就医?

封控区、管控区人员外出就诊需镇(街道)疫情防控办同意,安排专门车辆“点对点”转运。诊疗结束后,协调专门转运车接回落实,实行闭环管理。

防范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自行前往防范区内正常开诊医疗机构就诊,也可通过提供网上诊疗平台的医院获得线上医疗服务。经评估确需到防范区以外就医的,经县(市、区)级疫情防控办同意后,安排专门车辆“点对点”转运。诊疗结束后,由专用车辆送回,实行闭环管理。

问题30:封控期间,用药、就医如何保障?

急危重症(含卒中、胸痛、严重创伤、休克、高烧、分娩等)的患者家属可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由120送定点医院救治;也可联系镇(街道)疫情防控办安排专车送定点医院治疗。诊疗结束后,点对点接回。此外:发生疫情后,镇(街道)疫情防控办针对三区管控人员,设立24小时专门电话,受理群众医疗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医疗问题;对三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送药上门服务,您可以联系村(社区)疫情防控办。原则上,“三区”内群众有就医需求的,按照一般疾病和轻症在属地解决原则,由镇(街道)安排车辆转运至县域内医疗机构;确需转诊的急危重症患者由县级120转运至上级医疗机构。

五、“三区”管控

“三区”管控问题31:什么是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原则上将病例发病前或无症状感染者首次阳性标本采样前5天内居住点(以小区或自然村为单位)、工作点划为封控区;将该封控区所在社区(行政村)的其他区域,划分为管控区;区县内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的区域划分为防范区(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核心防范区)。在疫情发生初期,可能会扩大管控区范围。经1-2轮全员核酸筛查无阳性感染者后,可根据专家组研判缩小管控区范围至适当区域。

问题32: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对应的健康管理措施是什么?

(1)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硬隔离封控措施。如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须经镇(街道)疫情防控办同意,安排专人专车,要求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并落实闭环管理;居家隔离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佩戴口罩,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落实环境消毒、居室通风等措施。

(2)管控区:实行“只进不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的管控措施。仅开放生活保障场所,严禁人员聚集,原则上居家每户2-3天可安排1人,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到社区指定地点购买或领取生活物资;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由镇(街道)疫情防控办出具证明并做好审核登记;居家隔离应符合条件,要佩戴口罩,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落实环境消毒、居室通风等措施。

(3)防范区:实行“非必要不出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管控措施。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非必要不离开本县(市、区),如因就医、特定公务等确需出入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格限制人员聚集,暂停室内密闭公共场所的营业,控制餐馆、公共食堂经营规模和营业时间,其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消毒等措施,并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所在地企事业单位提倡线上办公。

问题33:“三区”内居民是否可以出行?

按照相应管控措施,封控区足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区,防范区有序出行。非特殊需要,未经防控部门批准不得离开所在县(市、区)。

问题34:“三区”内居民生活必需品如何保障?

各县(市、区)疫情防控办物资保障组实施生活必需品保供,如有需要,再向市疫情防控办提出支援请求,开展全市范围内生活必需品调拨。对封控区,调配力量,明确专人负责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对管控区,设置便民服务点,通过预约、错峰等方式引导居民有序采购生活物资,避免人群聚集。对防范区,严格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切实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畅通。

问题35:“三区”解封需要什么条件?

区域内所有密接和高风险人群均得到有效管控:最后一名密接自末次暴露超过14天,且核酸检测为阴性;所有人员解封前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封控区:14天内(自最后1例感染者隔离管控日期起计算)无新增感染者,则解除封控;

管控区:14天内(自最后1例感染者管控日期起计算)无新增感染者,则解除管控;

防范区:当封控区、管控区全部解封解控后,防范区一并解除。

满足上述条件后,经专家组评估并上报相关部门现场处置工作专班同意后,即可解除封控管控状态,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管理。

六、健康管理

问题36: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时空伴随者如何判定?

(1)密接:如果您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5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开始曾有过近距离接触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比如共同生活、同乘汽车、飞机、高铁、轮船等交通工具,或在办公室、车间、教室、食堂、电梯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或在密闭环境下共餐、娱乐等情况,可能会被判定为密接。

(2)次密接:密接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首次接触(病例发病前5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至被隔离管理前这段时间内,密接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次接触)至该密接被隔离管理前,与密接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特别是与密接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就是我们所说的次密接,也叫密接的密接。

(3)一般接触者:一般接触者是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乘坐飞机、火车和轮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诊疗过程中有过接触,以及共同暴露于商场、农贸(集贸)市场、公交车站、地铁内等公共场所的人员,但不符合密接判定原则的人员。

(4)时空伴随者:指您本人的电话号码与确诊号码在同一时空网格(800米乘800米的距离范围内)共同停留超过10分钟,且最近14天任一方号码累计停留时长超过30小时以上,则会被认定为时空伴随号码,可能会被赋“黄码”。比如,感染者14天内到过某地,而您这14天的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讯信号上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者”。

当您被判定为以上人员,特别是密接和次密接,别慌张,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新冠病毒。

问题37:接到通知自己变为密接或和阳性感染者有轨迹重叠怎么办?

如果接到变成密接的通知,请重视,但不要慌张,注意做好以下几步:

(1)就地隔离:第一时间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流动、不接触其他人员,做好临时自主隔离,以免引起疫情进一步扩散;

(2)耐心等待:防疫部门会安排车辆将您转运至指定集中隔离点。时间允许的话,收拾必要的生活用品;

(3)规范转运:转运过程中要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隔离就座,规范佩戴口罩,减少相互交流;

(4)集中隔离:目前对密接采取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隔离后开展7天居家健康观察。次密接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根据密接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

如果发现自己与阳性感染者的轨迹重合,但尚未接到相关部门通知,请立即向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报告,切勿瞒报、漏报。等待街道社区或者疾控部门核实后,按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问题38:接到“流调”电话怎么办?

当您接到“流调”电话,一定要积极配合,协助工作人员做好防疫工作。要如实说明近14天内的旅居史、活动轨迹、健康状况、体温等情况。可以借助消费记录、网上订单等方式,回顾公共交通工具乘坐信息、外出就餐、外出娱乐等活动轨迹。如果在与工作人员结束通话后,您又回忆起过去14天内的活动轨迹,应当及时联系工作人员进行补充。请您保存“流调”工作人员的电话。

问题39:集中隔离、居家健康观察、日常健康监测指的是啥?

(1)集中隔离: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及其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需要被集中隔离。一般是在指定场所(如隔离酒店)接受集中隔离管理;所有观察对象在观察期间不允许与其他观察对象接触,原则上不允许离开隔离房间;按照防疫要求每日早、晚进行体温和健康状况监测,定期采集核酸,并做好房间的日常消毒。

(2)居家健康观察:居家健康观察又称居家隔离,主要针对密接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实施“14+7”的入境人员、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赋黄码;非必要不外出,如因特殊情况需外出的,要提前向所在村(社区)报告,获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外出。外出时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得进入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得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公共场所,不得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须配合做好核酸采样和健康监测;居家健康观察期间应单独一室居住,居室要通风良好并具备单独卫生间;观察对象和家人均须规范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并做好居室通风和日常消毒工作;一旦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嗅觉和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

(3)日常健康监测:是指在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一种自我健康管理,定期报备健康监测。对实施日常健康监测人员赋绿码;监测期间原则上不限制外出,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进入学校、托育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外出时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切实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状的,应及时赴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向所在村(社区、居委会)、单位等报告。

问题40:集中隔离人员如何管控?

(1)接到隔离通知后:整理好个人生活物品及药品,听从防控人员安排,乘坐专车前往隔离点。转运期间尽量与同车其他人员间隔就座,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期间避免互相交流。

(2)抵达隔离酒店后:①佩戴口罩,按顺序依次下车,人数较多时,要听从安排,分批下车;②将个人行李物品放置在指定消毒区域,配合隔离点工作人员做好行李表面消毒、安检和体温监测等;③进入前台,请按顺序等候办理入住登记,排队时注意保持1米以上间距,如实填写个人信息、领取房卡、住宿须知、用餐须知等;④配合防疫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如实报告活动轨迹,了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目的,熟悉集中隔离要求和注意事项;⑤需要搭乘电梯时,请一人一梯依次乘坐,在电梯内保持沉默,请勿摘下口罩。

(3)进入房间后:①及时关门,更换鞋子,开窗通风。不要着急摘下口罩,先整理内务;②擦净行李物品外表面残留的消毒剂,把外穿鞋、行李箱和清洁物品放置在远离床和用餐区域;③建议使用消毒湿巾或消毒液擦拭房间内各类电器开关按键、遥控器、电话机表面、门窗把手、床头柜、坐便器和水龙头开关等;④整理内务后,可以摘下口罩,并及时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

(4)隔离期间:①隔离期间,在房间可以不戴口罩,但有工作人员进入时,要及时正确佩戴口罩;②按要求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体温和其他症状监测。如有发热、咳嗽、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痛、头痛、呕吐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工作人员;③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④定期清洁个人衣物,保持房间清洁。房间内产生的垃圾要自行清理,根据隔离点要求定时打包垃圾,垃圾袋扎紧后放置指定位置;⑤随时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打包垃圾后、拆开外来物品包装后、打喷嚏后,均要及时洗手;⑥集中隔离点人员互相不串门、不接触。

(5)隔离结束后:结束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符合条件可以解除集中隔离的人员,需遵循工作人员的指引离开集中隔离点,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后续的居家隔离观察、日常健康监测等。

问题41:什么是“14+7”“2+14”“3+11”健康管理措施?

“14+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2+14”健康管理措施:即核验2天(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日常健康监测。“3+11”健康管理措施:即3天居家健康观察+11天日常健康监测。

问题42:隔离时间如何计算?

开始集中隔离的时间从进入规定的隔离点开始计算,期间如果在隔离点内出现传播,则从最后一例阳性感染者转移离开之日重新计算。

密接人员隔离满14天,且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隔离。次密接人员隔离满7天,且与其关联的密接隔离期间内核酸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隔离。(混合转运的次密接参照密接管理)。

特别提醒,您在解除集中隔离之后,还要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检测,自觉控制活动范围。

问题43:为什么近期无症状感染者较多?我们该怎么防护?

无症状感染者,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症状、又感染的。在医学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又没有咽痛、发烧、乏力、干咳、嗅觉减退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同时CT等也没有看到新冠肺炎表现,这些人员称之为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的判断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

当下,无症状感染者增多的原因有三:一是病毒株变异。从全球整体趋势来看,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病毒自身特性发生变化,传播性较强,但致病力下降,使得轻症、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越来越多。二是大规模人群的免疫接种。疫苗接种为保护广大易感人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力增强,即便感染,相对来讲可能有些症状表现不出来,使得轻症或者无症状比例提高。三是早期发现和管控。疾控队伍是和病毒赛跑的团队,快速筛查、快速发现这些措施的早期落实,使得一些早期感染者没来得及出现症状就很快被发现、被检测到。流调工作越细致、早期“拦截”感染者的概率越高,疾病传播控制也更及时,无症状感染者正是在疾病最早期被“拦截”下来的人群。

但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同样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增多,对整个社会面防控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无症状感染者容易被忽视,病毒的传播也会更隐匿,难以发现。对于公众来说,天气逐渐转热,戴口罩不太舒适,但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请一定要记得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另外,有重点地区旅居史或行程卡上出现“*”号,请及时向村(社区)或单位报备,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配合开展健康管理措施。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开窗、常通风、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等。

七、疫苗接种

问题44:父母退休在家,平时接触的人很少,有必要打疫苗吗?

有必要。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要远高于年轻人。即便老年人不常出门,家中的其他人员也可能将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带回家,导致家中的老年人感染和发病。经对之前国内散发疫情分析发现:老年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重症的感染者90%以上是没有接种疫苗的。

问题45:“序贯接种”是什么?打了第3针还要打吗?

序贯接种是指间隔接种(交替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同种疫苗。是否符合序贯免疫接种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序贯免疫接种对象是18岁以上的人群;二是要完成2剂次的灭活疫苗接种,且这2剂次接种的是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三是全程接种满6个月;四是没有进行过加强免疫,也就是第3针没有打。所以打了第3针的人群目前无需采用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八、其他

问题46:如何咨询疫情防控相关政策?

可拨打各地疫情防控办电话或12345政务热线咨询,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中“各地防控政策”查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