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55017X/2022-166501 公开分类
发布单位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发布日期 2022-03-08
文  号 主题词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2-03-08 15:13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领域各项决策部署,以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浙江嘉兴主会场活动在南湖成功举办为重要机遇窗口,毫不动摇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千方百计扩大农水领域有效投资,多措并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为打造共同富裕美好南湖持续夯实“三农”基础。

一、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粮食安全,狠抓稳产保供再显新担当。一是抓好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保障责任制,组建完善区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高质量完成《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管理条例》的各级执法检查工作。近期顺利完成晚稻的收割烘干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力保全省“产粮大县”荣誉。经国调队统计核定,我区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75万亩,产量2.012亿斤二是推进“非粮化”整治。认真抓好粮食功能区“非粮化”问题整治,在坚决遏制新增的基础上,结合渔业减量提质等中心工作推进“非粮化”整治优化,今年以来叫停或拆除养殖大棚、违规设施用房等6起,完成抛荒地整治任务340.14亩。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非粮化”整治面积2953亩,补划储备面积14138.64亩,合计整治优化面积17091.64亩。三是保障生猪等农产品供应。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研究出台新一轮生猪增产保供政策,截至12月底全年生猪出栏4.13万头、同比增7.07%,能繁母猪存栏5975头完成5200头考核任务。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量质齐增,凤桥水蜜桃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收录,“仲家桥”稻米荣获“浙江好稻米”金奖,新丰生姜农产品特色优势区和果蔬产业化联合体入围省级名单凤桥清清农场“浪漫红颜”葡萄和七星菜鸟牌“红美人”先后获得市级金奖或一等奖。全年水果、蔬菜产量同比分别同比增长6.93%和3.01%。

(二)聚焦链通提质,耕耘都市农业再上新台阶。一是推进农业平台建设和招商引智。构筑以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各镇为特色的“1+4”都市农业发展平台,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平台”的发展格局。在全市率先举办南湖农业经济洽谈会,现场签约引进21个优质农业项目,总投资15.3亿元。发布稻米、葡萄、水蜜桃、生姜、蜗牛五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利拉食品、文虎酱鸭、嘉兴酒厂、南湖斋二期等一批“农业加工+旅游”项目在今年顺利结顶,禾城好米”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嘉心菜智慧农业产业园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开工。继续深化院地合作,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嘉兴市农科院先后达成产学研合作,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嘉兴实验基地落地南湖区。二是促进产业发展绿色高效。“肥药两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创建为契机,搭建完成“肥药两制”数字化管理平台,276家试点农业主体定额施用活跃指数100%,南湖区典型做法在全省“肥药两制”数字化改革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狠抓农业领域“碳达峰”和面源污染治理,建设完成氮磷拦截生态沟渠1条、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5000亩,七星街道“美丽田园”成功创建市级美丽田园,蓝沃农业等3家农场认定为市级美丽农场。持续推进渔业减量提质行动攻坚,截至12月底累计拆除甲鱼养殖户592户,拆除进度84.5%。对40家保留的规模养殖场开展养殖尾水治理,今年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8家。三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成立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安全委员会,强化农机安全培训与监管,巩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创建成果。推进南湖区水蜜桃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截至目前累计完成800批次定量抽样,合格率98.5% ,其中省例行抽检合格率100%,不合格处置率100% 。深入一线全面开展“三无”船舶清缴行动,累计排摸登记各类船舶873艘

(三)聚焦形神俱美,建设美丽乡村再谱新篇章。一是深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1.2亿元打造完成“精神传承 使命永恒”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并于6月在嘉兴市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精品线发布会上发布。新增投资3500万元打造一条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美好“姜”来幸福路,沿线打造“九个一”景观节点,在10月全市美丽乡村精品线推进会上亮相,并获得全市最佳创意奖。点带面推进10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7个市级精品村、14个区级示范点等一批在建项目早出形象,红色乡旅精品线路入选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深化农村环境全域秀美。以市区两级农村人居环境督查暗访和全域秀美“月月赛”评比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全域秀美工作由粗放型推进向精细化提升保持转型,截至12月底开展各级全域秀美各类督查暗访21轮,举办全域秀美“月月赛”比拼活动10期,发现并完成整治“三大革命”、房前屋后等问题1351个。全面开展农村公厕服务大提升行动,创建星级公厕8座,其中示范性公厕2座,打造乡村驿站1座,创建全域秀美金银村20个。三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水平。对农村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开展智能化升级,农村全面推行“双桶双拍”,85%镇区小区开展定时定点投放,商业街试行智能化收运。开展分类准确率专项提升行动,对垃非APP功能优化升级,开发设计“垃非家族”,嘉兴·尚生活馆”于10月已正式投入运营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垃非”助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入选全国第三批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四)聚焦扩面提质,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再立新标杆。一是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170.77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1.2万亩,截至12月底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开展1.76万亩圩区整治,已完成年度计划的121%。二是提升水利防风险能力。投资35万元实施南湖区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程,共改建水文测站5座,目前已全部完工。依托水灾害智慧防御系统成功防御“烟花”“灿都”等超强台风,在几轮强降雨中精准快速下达调度55次,外排水量2000余万立方米,主动发现险情隐患2处,切实保护圩区内6.2万亩农田不受淹,守住4万农民的钱袋子。三是打造美丽河湖。投入3184.96万元完成8.1公里中小河流域治理。成功创建王庙塘为省级美丽河湖,建设凤桥镇为“水美乡镇”。

(五)聚焦改革创新,探索数字强农再添新活力。一是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持续推进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全区累计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示范主体2家,落实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51个,累计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北斗智慧管家等智慧农机130余台,创建“机器换人”示范基地7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5%,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04%。其中总投资6000万元的湘家荡数字农业工厂项目已于今年6月正式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可直接或间接培养带动新型职业技术农民500人以上。二是提升数字乡村服务能力。以全省第二批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省市重点特色场景在我区的部署应用和特色场景的开发利用,不断夯实“三农”领域数据底座。“肥药两制”改革、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农村宅基地管理、低收入农户帮促、种粮宝等一批省市应用场景实现上下贯通,垃非乡村智治、水灾害智慧防御等一批乡村服务特色应用场景顺利上线。我局牵头起草市级地方标准《农村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规范》,南湖区“垃非乡村智治”应用场景获得“电信杯”嘉兴市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评选大赛三等奖,相关典型做法获得时任副省长刘小涛批示表扬。水灾害智慧防御系统在全区数字化改革工作推进会上作为数字政府典型应用进行汇报演示,防御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每日要情录用。三是提高农业数字监管水平。南湖区入围全省“浙农码”第一批“先行先试”单位,通过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服务应用场景,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投入品管理系统等,实现监测预警一查即知、农业主体“浙农码”绿黄红三色管理。截至12月底全区“浙农码”赋码量3.4万枚。

(六)聚焦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再作新贡献。一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谋划新一轮“强村富民”抱团项目,项目总投资2亿元,选址余新镇工业园区,其中40个行政村每村出资200万元共同开展抱团项目建设,每个村每年按照投资额的10%给予保底分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深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数字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归集工作,推进村级小微权力监管智能预警,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二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化“两进两回”行动,树立“农培家”服务品牌,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共4.6万人次,培育农业领军人才1人、农创客200人。积极推广“万元千斤”“林下经济”等高效农作制度模式,落实稻麦基肥代施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精准覆盖14万亩。全面推进“飞地抱团”项目低收入农户帮扶增收计划,扶持低收入农户入股参与到“飞地抱团”项目中,为全区775户1218人低收入农户群体开辟增收新路径。南湖区作为全市唯一试点入围农业农村部农业社会化服务全国试点和全省家庭农场整体提升县。预计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三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亮点。挂牌成立南湖区乡村振兴局,凤桥镇及由桥村等10个示范村已通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及示范村认定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嘉兴主会场活动在南湖区成功举办,通过群众联欢活动、种业振兴接力活动、智慧农业、农品集市等活动的举办,向全国展示嘉兴南湖在粮食安全、数字乡村、农业高质量发展领域取得的工作成效,充分彰显了嘉兴南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国家、省、市领导亲临现场,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给予肯定,各大官方主流媒体争先报道丰收节系列活动,嘉兴南湖“三农”工作知名度极大提升。

(七)聚焦党建强基,锻造农水铁军干部队伍再树新形象。一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局党组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了全局勤政廉政教育大会和廉政教育培训会,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45份,建立机关干部职工廉政档案110份,层层压实廉政责任。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忆党史、守根脉、强三农”举办农水系统党史知识竞赛、全方位提高农水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今年以来全面推进落实中央省委巡视发现问题整改和乡村振兴审计问题整改,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净化干部队伍作风。局党组研究出台了《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重任团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指标开展对表提标行动。对年轻干部建立导师制,12对师徒结对开展“传、帮、带”。注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今年以来组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1+6”专班,召开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工作推进会15余次,举办南湖“三农讲坛”18次,积极推动干部互相交流合作,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三是提升依法行政履职水平。强化自我革新,上半年区人大对2017年以来我局依法行政、落实人大监督、履行法定职责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评议,我局高质量完成了相关评议工作并获得较高评价,对人大反馈的6方面问题也及时完成整改落实提交区人大常委会。高质量落实人大关于我区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情况和《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审议意见,积极助力美丽乡村和美丽河湖等省市相关民生实事工程顺利完成,今年由我局领办的人大政协12件提案建议全部评价为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