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湘”

发布日期:2022-06-29 15:15 信息来源:南湖区

“无论是江南园林式的工作环境,还是先进的科研设备,都让我们特别向往。”进入6月底,南湖实验室一期项目的竣工交付开始倒计时,南湖实验室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勾鹏告诉记者,为了顺利“搬家”,最近科研工作者们已经着手对“新家”的大型设备进行调试。

南湖实验室一期项目建设即将竣工并交付使用,南湖研究院占地200多亩的项目新址也将动土开工,“相湖星天地”今年9月底前启用,还要组建湘家荡人才服务中心,打造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的科创孵化转换带……记者从湘家荡区域管委会获悉,自5月20日湘家荡科创湖区“嘉湘里”人才生态品牌正式发布以来,湘家荡畔“五态融合”人才发展“生态圈”加速打造。

厚植科技人才成长沃土

勾鹏是一名航空航天遥感与时空大数据领域青年学者,2020年初,他选择从中国科学院辞职,加入南湖实验室,成为湘家荡区域打造世界级科创湖区的首批“梦想建构师”之一。“来到这边就不想走了。”勾鹏说,嘉兴人文生态环境很有亮点,地方政府发展科创的决心和诚意令他很受感动。

“对于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有机会加入院士团队学习成长,施展自己的抱负。”最吸引勾鹏的,还是湘家荡科创湖区的发展前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这里看见未来。

南湖实验室、南湖研究院无疑是湘家荡区域当前最具号召力的高端科研平台,虽正式成立只有一年多,却已吸引了7个院士团队入驻,16位国家级领军人才、500位以上硕博人才集聚,激荡出生机勃勃的创新能量,目前仅国家级的重大科研项目就已承担了3个。

把“新两院”打造成为科创湖区的“心脏”,为区域发展供血供氧。“嘉湘里”人才生态品牌建设众多科创子项目也火热推进,其中,南湖实验室一期项目近期将竣工并交付使用,南湖研究院占地200多亩的项目新址也将动土开工。

“沿湘家荡湖滨,挖掘可利用空间,今年底前启动打造2万平方米的科创项目孵化转换带。”湘家荡区域(七星街道)党工委委员杨金超介绍,重点做好拓展资源和转化资源两篇文章,“环湖科创核心圈”建设紧锣密鼓。直接服务于科创发展的,还有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更加精准周到地服务人才、服务院所、服务企业。

另外,湘家荡区域也在打造集办事、办会、办展于一体的“嘉湘里”人才驿站,计划今年9月底建成启用,该驿站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与南湖实验室一期只隔一条北辰路,南湖实验室和南湖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只要走过一条斑马线就能到达,服务触手可及。

10年问鼎世界水准科创湖区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友好型的科创发展环境,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施展抱负。湘家荡科创湖区“嘉湘里”人才生态品牌给了科研工作者们更大的期待和更强的信心。

此心安处是吾“湘”,这是打造“嘉湘里”人才生态品牌的初心,是希望来自五湖四海的科创人士在这里都能找到归属感,来到湘家荡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嘉湘里”的十年计划中,只要是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事情,都属于人才生态的建设范畴,一切为了让人才享受到更好的宜居宜业环境。

围绕“科创区+风景区”建设主轴,以打造“一流平台、一流人才、一流产业、一流生态、一流服务”等“五个一流”为抓手,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湘家荡科创湖区打造成具有世界水准的科创湖区。融合该区域“自然生态、科创生态、产业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生态”资源禀赋优势,该区域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气质、有品质的综合性人才社区,通过“五纵四横”路网串联滨湖生活区、中央商务区、农文旅生态区等功能区,形成集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科创湖区,为科创人员安居乐业提供最优质保障。

环境科学人才徐镱钦来到湘家荡区域工作刚满一年,随着湖区生活配套的不断优化,她对湖畔未来生活场景充满期待。距离她办公地不远的高士街北侧,总面积1.7万平方米,集人才之家和高品质办公、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相湖星天地”今年9月底前就能启用,金小悦饭堂、星卡夫咖啡、丰裕德餐厅等已签约入驻,年轻人休闲、购物有了好去处。

坚持高品质服务,全力推动湘家荡从传统“生态湖区”向一流“科创湖区”蝶变跃升。记者了解到,湘家荡区域党工委、管委会将进一步筑优湖区人才生态,营造尊才、爱才的湖区风尚,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让人才赋能区域“二次腾飞”、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