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 乡村蝶变

发布日期:2022-09-16 08:27 信息来源:南湖区

我的这十年

“现在我们的日子和城里人比,那是一点也不差,以前是我们羡慕他们,现在变成他们羡慕我们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我感到很自豪。”

——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党委副书记金云海

“老徐,你这优美庭院弄得不错,房前屋后都变成小花园了!”这几天,金云海正忙着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农户搞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

时光回到2013年,那时候,金云海也每天忙着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让农户拆猪舍。“同样是因农村环境上门做工作,以前是冷脸相对多,现在是笑脸迎进门。”金云海笑着说。

走在联丰村王祥里的乡间小道上,道旁绿树葱茏,农家院内鲜花争相吐艳,房前屋后整洁有序……若放在十年前,村民们都想不到能有这么一天——“养猪村”摇身变成了“网红村”。

曾经的联丰村是令人捂鼻蹙眉的“养猪村”,可谓因“臭”名而出圈。“村中猪舍遍布,臭气熏天。”说起十年前的村子,金云海这样调侃。

变化是从2013年开始的。这一年,嘉兴开始推行生猪养殖减量提质,联丰村也随之推行生猪退养。到2014年底,全村拆完十多万平方米猪舍,彻底告别了多年的养猪史。

联丰村的美丽蜕变脚步并未停歇。2015年起,联丰村开始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优美庭院”“退散进集”“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2017年,联丰村全面启动村庄景区化创建工作;2018年,联丰村作为南湖区红色旅游精品线核心节点,在农村党建和乡村治理方面不断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显露了联丰的“美”,在焕然一新的环境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2018年,联丰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凭借美丽乡村面貌再次出圈。

过去,因为养猪出圈;如今,因为美丽出圈。联丰村两次不同出圈背后藏着的是乡村蝶变密码。

“以前是人人争着想做城里人,现在是住着楼房却向往乡下的生活。”金云海无比感慨,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促进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还让各种利民惠民的系列工程在农村加速开花结果,让“农村比城市更向往”渐渐成现实。

实践脚印

“这十年,是南湖‘向美前行’的十年。十年间,一个个精彩的美丽乡村故事,不断在南湖区上演。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南湖区一张靓丽的金名片。”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峰

2013年,南湖区打响生猪养殖减量提质攻坚战,鼓励农民转产转业。远近闻名的“养猪村”竹林村、联丰村等纷纷响应,开始转换“跑道”,助推乡村农业转型升级。

曾经的黑臭河道变身“美丽河道”,臭气熏天的猪棚被绿树红花交相辉映的民宿取而代之,坑坑洼洼的泥路变成笔直宽敞的柏油路……南湖区广袤的田野乡村见证了这场深刻变革。

这些昔日无人问津的小村庄,短短数年光景变成了热闹的“网红村”,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考察的团队。

美丽乡村、精彩蝶变。十多年来,南湖区紧紧握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金钥匙,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以及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攻坚克难,让一个个乡村绽放新颜。

串点成线,让“美丽”成为共同富裕“新引线”。南湖区通过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将乡村景区串点成线,让周边区域共享竹林村、联丰村等“网红流量”,让美丽乡村共富的朋友圈越建越大,乡村共同富裕图景越绘越鲜活。

优秀青年返乡创业,通过专业公司运营景区,开展各类乡村特色活动……这些年,乡村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农村产业链从原来一产正加速和二、三产融合发展,“美丽经济”绚烂绽放。

数据显示,2013年,南湖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两万元,202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2830元。2021年,全区乡村旅游游客近百万人次,总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

时间是最好的作者,亦是见证者。十多年来,“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全区农村的环境面貌,全区美丽乡村呈现出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新气象,美丽乡村已成为南湖一张靓丽的金名片。

在乡村格局嬗变中,如何让美丽可持续发展?高峰介绍,接下去,南湖区将联动推进农业“双强”、未来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行动,深化产业发展,撬动乡村文旅“大钱景”,让更加精彩的美丽乡村故事在这片沃野热土继续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