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嘉兴狮子汇渡口——中共“一大”代表从这里登船

发布日期:2023-01-10 10:28 信息来源:南湖区档案馆

风轻云净,绿树成荫。走近嘉兴市区环城东路的春波门,便可一览狮子汇渡口的百年风光。

狮子汇渡口长约6米,十三阶,是旧时南湖游船一渡口,因五河交汇之处形状像狮子而得名。据《鸳鸯湖小志》记载,“湖族本以捕鱼为生,后因时代变迁,载客游湖反而作为专业,招揽于宣公桥畔,尤以夏季纳凉,为若辈生涯最盛时期。”1909年,沪杭铁路筑成,嘉兴火车站通车后,春波门一带成了商贸中心,狮子汇更是热闹非凡。

1921年8月初,11位热血青年,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由上海转至狮子汇渡口,焦急地等待南湖渡船的驶近,他们是: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刘仁静、包惠僧、周佛海(1924年脱党,后沦为汉奸)、张国焘(1938年叛党)。他们从这里登上渡船到湖心岛,再从湖心岛转登王会悟为“一大”南湖会议预订的游船,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43年,狮子汇开设公渡,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建立后,去往烟雨楼的渡口改到南湖路盐仓桥堍,狮子汇渡口自此消失。

2000年,嘉兴重修狮子汇渡口,并竖“中共一大南湖会议渡口旧址”碑,竖立中共一大代表及王会悟雕像。雕像形态各异、神情逼真,有的相互交谈,有的独自沉思,有的结伴行走,还有的眺望凝视,呈等候渡船状态。其中唯一的女性、一大会务工作者王会悟站在最临近水面的河埠上,正翘首眺望前方驶近的南湖渡船。

2020年,为打造“品质嘉兴”,嘉兴市启动狮子汇渡口及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对中共一大代表雕塑群纪念平台、历史事件内容介绍、登船点平台(码头)等进行整体风貌提升,同时恢复春波门、水门、瓮城。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增设了码头和夜景设施,打造历史遗迹与红色记忆相融合的综合景观,进一步彰显着嘉兴的红色文化及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风采。

回望百年历史,无论环城东路两侧如何变化,狮子汇渡口都静静地讲述着那段非凡的如歌岁月,见证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