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公安功模 | 南湖派出所:续写新时代爱民故事

发布日期:2023-01-09 08:59 信息来源:区公安分局

冬日暖阳,红船畔的南湖天地广场前,市民往来如织,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女子跑到执勤民警跟前:“警察同志,我的手机丢了。”

“别着急,丢的地方都找过了吗,跟我到派出所去,就在前面不远。”民警吴志华带着女子赶回派出所。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值班民警已经开始调取监控查找。10分钟不到,民警接到了商场保洁人员的电话:“吴警官,我在洗水池的台面上看到了一个手机,担心是别人落下的。”看到失而复得的手机,焦急的女子终于展开笑颜。这是南湖派出所“警民和谐”日常的一个缩影。

南湖派出所地处嘉兴市政治、文化、旅游中心,距离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的直线距离均不到1公里,下辖十个社区,是一个被小区环绕的派出所。“我们可以说真正的是家门口的派出所,24小时接受市民的监督,24小时实现为民服务。”所长徐煜维介绍道。

“心连心”,红色传承激奋进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誓言铮铮,澎湃的是那抹永恒的红,激荡的是那不变的初心。

南湖革命纪念馆宣誓厅,南湖派出所的青年民警攒紧右拳,坚定而果敢,周边的影像映衬着昔日的烽火,庄重而肃穆。这场精神洗礼对南湖派出所的党员民警来说已成为一堂必修课。

走进南湖派出所,红色党建专栏映入眼帘。作为红船旁的派出所,将“红色基因”融入全警血脉,充分利用湖心岛、南湖红船等红色资源铸牢青年忠诚警魂。

“红色教育”将“红船精神”植入灵魂,重走一大路、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老民警讲述革命故事,这些红色印记深深烙印在南湖派出所的队伍教育中,锻造出一支忠诚奉献、素质过硬、能打胜仗的铁军队伍。2022年12月30日,南湖派出所荣获“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荣誉称号,2021、2019年年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2020年被评为全省“最美浙警·最美警队”,2017年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2008年南湖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一级派出所。

“手拉手”,警民同心筑平安

“如果你们把对方打伤了,后果是什么样呢?首先,要承担法律责任,按规定最轻的处罚是行政拘留两三天,打伤人,还要赔医药费、误工费等。你自己算算你要损失多少钱?”2022年10月25日,一对老夫妻行走时和摩托车车主发生口角后打人,民警朱小良将双方带回所内,开展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纠纷化解工作,细细为双方算了一笔打架的“成本账”,最终让双方当事人摒弃前嫌,握手言和。

随着商圈人流的逐渐增多,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增多,而所内民警只有二十几人,因此,志愿者和热心群众在日常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一支由辖区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以及南湖天地保安、商铺、红船义警志愿者联合组成的“星火巡逻队”,在南湖天地商圈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

除此之外,南湖派出所持续培育“红心服务队”、“老兵榜样队”“青年冲锋队”等特色品牌队伍,深度挖掘各行各业优势,共组建11支“红船义警”群防群治队伍,开展法律援助、安防宣传等工作,在南湖畔形成了“志愿红”和“警察蓝”交相辉映的和谐之景。

“面对面”,打造服务金名片

民警李持忠经常上门走访辖区空巢老人,多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证送证;民警沈红琴远赴青岛,给一名身患疾病的黑户人员办理户口;民警朱小良,在遇到群众的残疾人专用摩托车抛锚时,化身为“推车工”,一路将车推到修理店进行维修……

“之前太麻烦了,要跑到车管所才能办,现在就在家门口,只输入了一下身份证和车牌号就办好了。”近日,辖区居民陈先生在南湖派出所窗口服务中心,用了不到十分钟就顺利补领了行驶证。在李持忠警务室内,有全区首个“老年人服务e站”,社区民警可帮代、代办户籍、出入境业务,打通了服务辖区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个个温情的瞬间、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一句句真情的感谢,无一不是南湖派出所对群众的真心、热心、细心的生动诠释。

这与南湖派出所创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密不可分,建设“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新五小工程”,推出 “红心服务”品牌,以“三项升级”倾力打造新型服务窗口,开展送证上门、上门办证、弹性作息等服务举措,把服务送到群众 “家门口”,让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南湖派出所将继续恪守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扛起“三能”擎旗手的担当,守护一方烟雨碧水,绘就一片警秀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