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550460/2023-186244 主题分类 公路
发布单位 区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 2023-10-25
文  号 南治堵办〔2023〕1号 关联类型
文件登记号 有 效 性

2023年南湖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3-10-25 15:41 信息来源:浏览次数:

2023年嘉兴市南湖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方案


今年是我省新一轮五年治堵行动(2023-2027)的开局之年,根据市治堵办下达给我区的2023年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任务,为不断优化我区交通出行环境,持续提升群众出行体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23年度治堵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进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深入实施规划引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交优先体系、交通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共治共享体系建设,实现“高峰时段路网平均运行速度、机动化公交分担率、绿色出行分担率、非机动车守法率”四项核心指标稳中趋好,持续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我市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治堵综合和基础工作

1.夯实拥堵治理工作基础,完善人员组织架构,协调推进城市拥堵治理各项工作,定期专题研究城市交通问题。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

2.完善顺畅的治堵工作体制、高效的运转机制,以及有力的工作监督落实机制和堵点乱点治理督办机制,治堵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3.加强治堵理论研究,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注重实施治堵创新举措。抓好治堵办的日常和基础统计、信息报送工作。扩大和畅通建议投诉渠道,提高投诉建议反馈率和满意度。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4.持续开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断头路、道路大中修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与水平,有关项目详见附表。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推进城市重要廊道拥堵治理。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开展不少于1处“民选民评”堵点乱点治理,完成常发性拥堵路段综合治理,提高群众获得感。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

(三)构建有机协调的规划引领体系

1.强化与上位国土空间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衔接,进一步统筹和完善城市用地布局,促进人口、产业、设施等合理布局。

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2.树立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强化对轨道交通TOD开发以及公交场站综合开发的引导,实施立体式高密度开发。探索开展区域性交通影响评价。

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3.强化“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开展《嘉兴市区公交场站专项规划》编制,结合公交行业发展规划和市区公交线网重构方案,全面梳理公交线网需求,统筹落实公交场站用地保障,推动公共交通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住建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四)构建完善合理的基础设施体系

1.配合市级部门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2.配合市级部门推进主城区快速路建设,开工建设6.9公里,续建5.9公里,构建高效畅通的快速通道体系。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3.完善便捷高效的城市路网,进一步提升路网级配的合理性。加快改造提升难以满足功能需求的城市道路,主城区新改建城市道路1公里。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责任单位:凤桥镇

4.分区分类完善城市步行道、非机动车道等慢行网络。开展人行道净化和非机动车道建设,规范设置机非隔离设施,主城区净化1条(2公里)慢行道。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综合执法局、嘉兴南湖高新区

5.开展停车破难行动,加大主城区公共停车位供给。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综合执法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6.提升道路设施管理能力,规范城市道路施工,确保施工路段安全有序通行。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五)构建多元优质的公交优先体系

1.配合市级部门全面运行公共交通成本核算机制、服务质量考核机制、财政补贴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等长效发展机制。积极开展公交都市、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和示范引领。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2.配合市级部门加大公交车运力投入,提高主城区公交车万人标台数。优先购置新能源公交车,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辆比例达到100%。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3.配合市级部门强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等运输工具的无障碍设备配置,主城区新增及更新城市公共汽电车配备无障碍设施比例超30%。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4.优化公交场站,加大公交首末站建设力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站点300米覆盖率超73%。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5.配合市级部门优化公交服务线网,提高换乘的便捷性。丰富公交服务品种,开通高峰通勤巴士、定制公交、社区小巴等灵活多样的特色公交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公交出行需求。因地制宜,新增优化公共汽电车线路新增定制线路或特色线路。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6.配合市级部门持续推进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提升行动,提高公交运行速度。规范公交客运服务,公共汽电车发车正点率达到98%以上。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7.强化和完善首末班次的“守时公交”建设。保障路权优先,坚持主城区公交专用道“越堵越设”,主城区新增公交专用道25公里,推进市区公交专用道建设成网连片。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8.配合市级部门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出行体系,大力发展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推动公共自行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有轨电车、公交共同探索形成潮汐人群运力调配机制,建立非机动车换乘公共交通(B+R)的绿色交通模式;适度加密与有轨电车同站换乘的公交线路,延时夜班线路,通过公交、有轨电车、慢行系统“三网”的告示牌、语音播报等方式实行换乘方式互导,倡导公共交通出行,提高机动化公交分担率和绿色出行比例。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综合执法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六)构建科学精细的交通管理体系

1.升级交管指挥中心基础建设,完善具备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执法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的交通管理系统,深化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借助数字化管理手段提升拥堵评估、预警、调控、诱导的自动化管理能力。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2.城市建成区主干道范围内,路口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85%以上的路口交通信号灯实现联网控制协调;深化道路信号控制运用,因地制宜采取即时可变车道、信号灯自适应、路口单放、非机动车左转二次过街等信号控制手段,实现路口车流“时空”组织精细化;规范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3.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高峰期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发生数控制在1起/10分钟以内,打造一批公共汽电车专用道严管示范路。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4.加强城市道路停车管理。城市建成区主干道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控制在2辆/公里以内。定期开展路内停车泊位评估,结合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周边停车需求,动态调整泊位。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5.持续开展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加大违法停车、违法变道和占道等影响交通秩序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主要路口综合守法率达到96%,其中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守法率分别在98%、92%、98%以上。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七)交通需求调控行动

1.配合市级部门研究提高城市核心区小汽车使用成本,降低小汽车使用强度。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

2.配合市级部门研究建立绿色出行奖励制度,倡导绿色出行。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3.推动制定分区域、分路段、分时段、分车型的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提高城市核心区、拥堵区域的停车收费标准。实施限制时长的停车管理手段。

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发展改革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4.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开放。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单位:区国资管理指导中心、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5.降低通勤出行峰值强度,探索企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实行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等措施。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6.探索核心区旅游交通组织模式,降低核心区旅游交通密度,逐步推广主要景区预约服务机制。

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7.完善就诊预约服务机制,优化医院内部交通环境,提升停车位使用效率。

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八)构建精准高效的智慧交通体系

1.推进政府部门间交通信息互联共享,推动政府对社会企业的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推进通过政企合作、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开发高品质、差异化的“大数据+交通服务”。

牵头单位:区政务数据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

2.融合各方力量进行数据应用分析,拓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多元化融合的场景应用。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区政务数据局

3.深化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系统的分类应用,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道路交通指数监测评估,推进指数系统应用于治堵政策的制定与后评估。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区治堵办、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

4.配合市级部门深化公交运行监测系统,完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建设智慧公交系统,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开展公交可达性评估,推动公交资源的合理分布,加强建成区主干道和客流较为集中区域OD分析与应用、电子站牌推广力度等,提高公交数字化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5.优化交通控制设施和系统,强化拥堵评估、预警、调控的自动化业务管理能力,提升城市交通控制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推动实时交通数据与信号配时联动,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新增城市建成区绿波带里程10公里。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6.提高主要道路交通事件检测能力,形成对交通事件的快速发现、反应和处置机制。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

7.完善城市公共停车场(位)信息化管理并在近饱和状态提前预警向社会公众告知。

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九)强化治堵体系

统筹城乡交通拥堵治理,强化对镇(街道)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指导力度,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深入推进县域治堵工作,全面改善城乡交通状况。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十)构建协同联动的共治共享体系

1.加大新闻和社会宣传力度。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不断推进宣传手段、活动形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对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进行立体化、全方位、针对性宣传。

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区治堵办、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传媒中心、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2.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提高市民群众对城市交通 拥堵治理工作的关心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引导改变出行观念和出行方式,倡导公众优先,鼓励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传媒中心、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3.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开展交通文明体验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维护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不文明行为。

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团区委、区传媒中心、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4.完善交通违法群众举报投诉等相关机制,畅通反映渠道,鼓励市民积极主动参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牵头单位:区公安分局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

5.提高民众参与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出行环境、服务品质等方面的测评和监督。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

(十一)破难解困行动

1.理顺嘉兴市区公交站点的建设和管养机制,出台《嘉兴市区公交站点与养护管理办法》,建设市区智慧公交站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智慧公交站点管理和维护,进一步优化城市公交候车环境,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2.提高区域路网通行能力,全区建设联网路1条。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

责任单位:嘉兴南湖高新区

3.配合市级部门建设公共自行车无桩化网点,智能化改造公共自行车,新增智能化公共自行车。

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4.加快数字执法体系建设,推广“天眼处罚”“远程执法”等应用,加快推进新增的715路人脸识别监控建设,提升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的智能感知和精准查处能力。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十二)揭榜挂帅行动

1.配合市级部门编制有轨电车、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规划,强化有轨站点、公交站点、非机动车站点之间一体融合,“三网融合”站点达到30%以上。

牵头单位:区治堵办

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2.配合市级部门出台《嘉兴市区公交线网优化导则》,建立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的技术准则,编制《2023年嘉兴市区公交线网优化方案》,优化公交线网。

牵头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3.完善嘉兴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主城区公共停车场泊位联网接入率超70%,丰富“嘉兴泊车”应用平台,实现余位信息实时查、停车泊位一键导航、“无感支付”等便民功能,有效提升市民停车体验感。

牵头单位:区综合执法局

责任单位:嘉兴南湖高新区、湘家荡区域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理委员会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治堵办负责全区治堵工作的推进、协调和督查,各地要加强人员配置,根据制定区治堵办制定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有序推进治堵工作的开展。区级相关部门要明确业务分管领导,挑选熟悉业务骨干人员担任联络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

(二)强化工作落实。各牵头单位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在11月底前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联络员要负责好治堵工作数据收集和汇总工作,每月5日前将相关数据报送至区治堵办。

(三)强化督查考核。区治堵办要会同各专项组建立督办通报制度,对工作进度相对较慢、整改不力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对因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治堵工作成效明显,形成全区亮点特色的要进行通报表扬。各单位 也要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充分依托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对治堵工作的关心度、参与度和支持度。同时,对工作推进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进行总结提炼并及时报送区治堵办。


附件2:

2023年南湖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任务清单

序  号

单  位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及内容(包括道路里程、个数等)

1

嘉兴南湖高新区(大桥镇)

驰骋路(永叙路-永兴路)工程

道路全长约234米,宽3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交安工程等其他道路配套工程。

2

北区横四路(纵三路-纵五路)工程

道路全长约320米,宽3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交安工程等其他道路配套工程。

3

核心区道路整修工程

亚美路、茶士浜路、横港路等道路整治提升工程。

4

曹家路(由拳路-晨光路)工程

曹家路(由拳路-晨光路)长402米,宽13米建设。

5

嘉兴科技城塘桥港西侧桥梁工程

打通紫荆路与青溪路。

7

湘家荡区域管委会(七星街道)

G320国道扩宽

项目起于南湖区与嘉善县交界处,终于三桥港桥,路线长约7.16千米。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33米

,复合式互通跨线桥段路基宽43米,路基宽45.7米,U型槽宽23.2米。

8

嘉善罗星至南湖七星公路(南湖段)

道路全长856米,桥梁343.652米。

9

双溪路沪昆铁路下穿

南侧为南湖区,道路名称为双溪路,北侧为经开区,道路名称为茶园路。拟建涉铁段工程范围共590米。双溪路目前正在建设中,设置双向四车道,路幅宽度37.5米,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10

玉衡路拓宽工程

长度约1公里,道路扩宽、雨污水管道、路灯。

12

新丰镇

新丰镇2023年度大中修工程

X220新竹线(K2+617-K5+277段)项目起点与202省道平交,起点桩号为K2+617,路线沿老路由北向南,终点位于与X210余云线交叉口处,终点桩号为K5+277,该段全长2.66公里。

13

2023年度C405、C581、Y208、Y209四条道路大中修,总里程2.88公里。

15

新丰镇公交站台建设工程

8个港湾式公交站台建设。

16

余新镇

2023年第一批区级挂牌整治道路

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改造提升工程

第一批区级挂牌整治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曹王之余南)、新昌路(新昌桥南侧-渔里路)改造提升工程。

17

余新镇2023年大中修工程

C352(余沈公路-石泾桥)、C310(幸福村-东余线)、C317(东余公路-盛家浜)、C358(西湖塘-启明桥)大中修。

18

凤桥镇

公交车站台改造提升

凤桥镇Y217、Y211乡道老旧公交车站台改造,共14座,部分增加悬挂式显示屏。

19

梅洲路(新康路-余云公路)

品质提升工程

项目全长803米,北起余云公路,南至新康路,北段385米为现状道路,道路宽度为11米。规划道路红线宽度28米,采用双向四车道布置,总宽度28米,打通断头路,优化镇区路网结构。

20

新篁东街(俞家桥-新篁大桥)

绿道改造提升项目观改造工程

该工程改造涉及现状码头、绿化、围墙等美化和修复,增加约500米长沿河栏杆、约128米驳岸修复及亮化、监控设施、新建约400米雨水管道、增加安全警示设施、道路新建及改造等。

21

祥和花苑(A区)南侧

(七沈公路-吼桥路)绿道景观工程

对祥和花苑北侧原有道路进行改造,优化两侧绿化。

22

东栅街道

横二路(庆丰路-南江路)

道路新建工程

道路、排水及附属设施等,横二路西起现状庆丰路,往东至现状南江路,路线全长226.4米,规划红线宽度为24米。

24

建设街道

南杨路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40个。

25

采弄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40个。

26

县前街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200个。

27

新兴街道

龙凤大桥北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30个。

28

双园路荣军医院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120个。

29

新兴街道数字产业园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40个。

30

新嘉街道

月河西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192个。

31

新嘉卫生院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80个。

32

嘉禾北京城停车场

新增停车位150个。

33

解放街道

公园路道路修复工程

对接嘉服集团对公园路道路破损进行修复,年前完成修复,缓解大新路早晚高峰期拥堵问题。

34

勤俭路(人民公园)路段改建工程

对接有轨公司对勤俭路(人民公园)路段改造,缓解大新路拥堵问题。

35

创业路、明泾路路段修复工程

对创业路、明泾路路面坑洼损坏、积水路段进行修复和改造,改善积水状况、保持汛期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周边道路拥堵。

36

南湖街道

南湖创业园后勤服务中心临时停车场

改造面积约5500平方米,新增临时停车位约100个。

37

许安村城市富邦北侧临时停车场

改造面积约3000平方米,新增临时停车位约50个。

38

三水湾菜场东侧临时停车场

对三水湾菜场东侧冶南路进行局部改造设置临时停车场,新增临时停车位约80个。

39

区公安分局

货车定道

完成货车定道建设6公里。

40

绿波带建设

建设绿波带里程10公里。

41

区住建局

九年一贯制学校

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

42

戴梦得大厦提升改造工程

新增公共停车位200个。

43

嘉兴市南湖区新嘉街道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

新增公共停车位80个。

44

新改建城市道路、建设联网路

新改建城市道路1条,为凤桥镇大桥路品质提升工程1.6公里,建设联网路1条,为北区横三路(纵一路--纵三路)工程。

45

人行道净化和非机动车道建设

建设人行道净化和非机动车道建设净化1条,为亚欧路2公里。

46

区交通运输局

县道大中修工程

南湖区县道X116嘉桐公路大中修工程。

47

南湖区县道X202乍王公路大中修工程。

48

路口渠化工程

广益路与亚澳路、亚中路、亚太路及亚欧路4个路口进行渠化拓宽。

49

公交专用道

建设公交专用道25公里。

50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凌公塘路实验小学

(农翔小区)临时停车场

建设临时停车场一个,新增车位40个。

51

富安臻园临时停车场

建设临时停车场一个,新增车位30个。

52

人行道停车严管路段

至少新增人行道违停严管路段8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