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湖区工会实施共同富裕领跑、品质生活织网、权益保障兜底、改革创新跃升、队伍建设强基“五大工程”,全力打响“南工荟”品牌,在思政项目、助推发展、基层组建上创特色、出实招。作为服务职工的综合性品牌,“南工荟”内涵丰富,其名称当中的“荟”字既与工会的“会”同音,也意味着精彩荟萃的服务。
“南工红韵”思政领航项目、“工匠课堂”提能强素项目、“工享四季”美好生活能量站项目、“金锤闪光”文明实践项目、“心连新”数智群团项目、“解压护心”职工身心关爱项目、“惠工小站”户外劳动者关爱项目……这些精彩荟萃的服务推出后,广大职工切身感受到了新变化。接下来,晚报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探访“南工荟”品牌带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嘉兴运动员是我的榜样,他们的赛场在亚运会、奥运会,我的赛场在车间,我也可以跟他们一样出彩。”第19届杭州亚运会闭幕了,但在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班前10分钟”主题活动中,嘉兴运动员的精神被不断提起,鼓舞着每一位员工。据悉,近年来,该公司工会围绕职工思政教育,定期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充分利用每一个10分钟的碎片化实践,推动思政教育跟着职工“三班倒”,思政教育成为广大职工的工作必修课,形成了“党建引领、党工共建”的新格局。这也是南湖区总工会打造的“南工红韵”思政品牌在企业的一个缩影。
春风化雨,“红船精神”根植心间,化为职工前行不懈动力。近年来,南湖区总工会牢记守根护脉使命,深耕职工思政教育,高质量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让“南工红韵”思政品牌在企业职工间绽放迷人风采。
碎片化时间重构
酿出醇正“红船味”
在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大家钟爱的“精神三餐”,说的是“早餐”的晨间广播,以空中课堂形式讲述劳模故事、优秀传统文化;“中餐”的“初心讲堂”开展的是经典著作阅读交流、红色观影、领讲诵读等活动;“晚餐”的“主题探讨”则是通过阅读分享会、谈心谈话等活动,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这三餐,才有万名职工留‘嘉’过年,34个民族共同和谐生活等诸多美好场景。”
据悉,南湖区总工会体系化推进宣讲工作机制,打造了“六个黄金十分钟”、楼宇职工“午间一小时”“户外职工思政加油站”、思政课“三班转”等优秀思政案例。“我们每个季度分类精选5项核心思政教育清单,实施‘季度导学’。”南湖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工会推出的思政学习教材充满了浓浓的“红船味”“南湖味”“工会味”,截至2023年9月,南湖区共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活动873场,参与职工6.5万余人次。
碎片化的时间叠加,构成了职工奋勇向前的澎湃动能。
行走的思政课
上到员工心坎上
“你们手中握住的不仅仅是车把,更是自己的安全……”南湖区外卖配送行业联合工会组建后,辖区交警中队常会上门“授课”,将安全送到“快递小哥”身边;炎炎夏季,依托“送清凉”活动,南湖区疾控中心劳模田敏“声”入建筑工地,讲解防暑降温知识,贴心关爱建筑工人;建设街道总工会打造的“子城交享阅”研学品牌,以走红色路线、品经典文化为特色,深受企业职工欢迎,一位企业员工深有感触地表示,“这是‘行走的思政课’效果更胜课堂。” 其中,南湖区总工会树选的10个产业工人特色思政教育基地、16个劳动教育基地和串联南湖等文旅地标及工会主题公园等宣传服务阵地,绘制的“南工红韵”思政文化线路,既是职工们的“加油站”也是他们爱去的“打卡地”。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守心赋能积蓄红色力量,是“南工红韵”思政品牌的又一特色。南湖区总工会根据受众对象不同,定制宣讲提纲,通过微宣讲、唠家常、讲故事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思政教育基地等地方开展宣讲。
行走的思政课变化的是课堂和上课形式,不变的是红色主题。
守正创新
润物无声入心田
在今年庆“五一”职工文艺展演中《班前十分钟》情景剧、《南湖工人有力量》红歌快闪、《创新追梦在路上》微视频等精品佳作很“出圈”。职工们在欣赏演出的同时,受到了“文艺+宣讲”润物无声的熏陶。
近年来,南湖区总工会不断进行创新、创优,精品打造宣讲课堂,以培育一组职工思政学习团队、打造一支艺术思政轻骑兵、推出一系列网络正能量作品等为重点,守正创新擦亮红色标识。由此,卫星化学“红色班车十分钟”、闻泰通讯的“空中微课堂”等思政品牌脱颖而出,精挑细选的11堂工匠课堂推动企业“以老带新”培育更多“红色工匠”。
而在全市开展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双进活动,更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校·企”“劳模工匠·思政教师”双向结对,一方面用劳模工匠事迹为学生上好“开学劳动第一课”,另一方面思政教师为劳模工匠辅导备课及宣讲技巧,深入企业为产业工人送上红色文化、家庭教育等实用课程。截至目前,已开展“点亮匠心 劳动育人”等主题班会120场,五一走近劳模劳动实践课被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关注报道点赞。
是演出,是课堂,是双向奔赴,播撒的是知识,是技能,更是永驻心间的“红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