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南湖实践:凤桥由镇到城精彩蝶变

发布日期:2023-10-09 10:42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编者按:今年是我省“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20年来,“八八战略”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新境界,也拓宽了南湖区高质量发展的大通道。“千万工程”是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同志留给浙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二十年跨越发展,“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也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南湖区农村居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融合升级的富民产业,一幅村美人和的画卷徐徐展开……这场延续20年的美丽接力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今天我们走进万亩桃林的凤桥镇。

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嘉兴调研期间,从火车站乘坐101路公交车来到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就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19年来,凤桥镇牢记嘱托、接续奋斗,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绘就了凤桥镇万亩桃林、阡陌交通、小桥流水、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逐步实现由小乡镇到小城市的精彩蝶变。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0.3亿元发展到2022年的46.29亿元,连续三年蝉联省级小城市培育考核优秀单位,先后获评全国文明镇、国家生态镇、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浙江省农业强镇、浙江省园林城镇。

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

凤桥镇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搞好“千万工程”的关键,推动各项事业有序发展。坚持“党组织+合作社”发展模式,先后培育壮大花卉、特色果蔬等优势产业,千亩鲜切花、万吨水蜜桃、亿元产值葡萄成为凤桥老百姓的金饭碗,“凤桥水蜜桃”获评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成功收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坚持“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发展模式,诚邀青年党员回乡创业,开设网红村口咖啡店,让乡村旅游火出圈;吸引新农人运营乡村管理,推动“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带动村均经营性收入达110万元以上。坚持“党群服务紧跟新业态”发展模式,依托两新组织党组织成立直播联盟,建设共同富裕主播基地,统一开展创业培训、技术指导等,累计培育乡村主播271名,开展公益助农直播3500余场,实现线上销售1.7亿元。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凤桥镇注重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着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融入市区“主平台”规划。聚焦“亚太路科创带创新经济发展主平台”战略布局,召开梅花洲科创新城规划设计研讨会,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嘉兴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有限公司联合编制梅花洲科创新城城市规划方案。谋划全镇“一盘棋”布局。围绕本镇区位条件、资源环境、现状基础、发展潜力等现实条件,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每隔五年精准制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通过科学布局城乡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能级提升。凸显村社“满天星”特色。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指引,着眼遵循不同村(社区)自身发展规律,量身定制体现乡村风貌、保留乡土气息的村庄布局规划,打造“诗画田园醉美联丰”“风清民兴桃源三星”“井香传家花开永红”等特色代表的美丽乡村。

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凤桥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由“点”到“面”打破传统发展模式。2013年起凤桥镇开展生猪退养工作,对原有猪棚进行拆除改建。以联丰村为例,2014年底,全村拆完约十万平方米猪舍,彻底告别了多年的养猪史,突破了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等发展困境。由“有”到“优”提升乡村人居环境。2015年起,全镇开始推进“五水共治”“退散进集”“三改一拆”等环境整治工作,2019年起开展全域秀美三年行动,对12个村(社区)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塘沟渠进行兜底式整治。在此过程中,联丰村凭借美丽的乡村面貌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由“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提升乡村发展效能。在发展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的同时,村集体不忘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农家小院变成干净利落的农家乐、民宿,曾经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创业创新。联丰村引入“村口咖啡馆”“乐来约野音乐茶吧”“小脉文旅”等业态品牌,永红村打造“画里画外·乡村艺术空间”,形成新的乡野网红打卡点。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凤桥镇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体系,加快推进“生态+”和“+生态”。持续擦亮生态底色。深化“三五共治”,抓实“河长制”,成功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市级标杆镇,获评省“五水共治”工作考核优秀乡镇。通过“三长”联动,构建水、陆、空“三维”监管网络,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持续夯实绿色根基。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产业东聚、城市西进”发展战略指引下,凤桥镇于2021年正启动镇西区块企业腾退收购工作,共腾挪发展空间408亩,腾退辖区低效用地1104.49亩,今年,梅花洲科创新城规划徐徐展开,致力于打造产、城、人融合创新区域。持续推动全域美丽。促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和美丽田园融合发展,依托水乡桃韵生态基础,推动101路公交车沿线的梅花洲景区、风雅陶笛、红色旅游精品线、传统古村落等文化景观串珠成链,建成“十里桃花 乐享田园”等美丽乡村精品线4条、美丽乡村区级示范点14个,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