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湖区坚持在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精准服务企业上狠下功夫,持续打造“守法无忧”特色环保服务品牌,形成“执法+教育”“执法+科技”“执法+服务”“执法+柔性”“执法+排查”的“五位一体”环境执法模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执法+教育”为企业添动力。为进一步压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提升企业环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南湖区积极开展各类环保培训。同时,在全市创新实施“学法积分”激励措施,依托“环保e企管”平台,为企业建立环境健康电子账户。今年以来,累计开展5次重点生态环境管理单位培训会,参加培训单位500余家,参加约3200人次。注册环保e企管企业1396家,有积分企业1037家。累计实施环保行业“学法积分”激励措施2起,抵扣行政罚款共计4000元。
二、“执法+科技”为企业减负担。南湖区抓住数字化改革发展机遇,利用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等平台,快速了解排污情况,为企业排放提供实时数据支撑。同时,积极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利用无人机高空巡航、VOCs大气环境移动监测车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对全区生态环境进行巡查,快速、准确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今年以来,开展非现场执法55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3个。
三、“执法+服务”为企业解难题。建立“首席环保官”制度,在重点排污企业设立“首席环保官”,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依托“环保管家”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团队,对企业的现场情况、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现状等“望闻问切”,对环保疑难杂症进行“科学会诊”,找到污染治理主要环节和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形成“体检报告”,开出诊治“药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首席环保官从100名增至205名,实现重点排污企业全覆盖。“环保管家”排查企业219家,发现问题495年,指导整改278个。
四、“执法+柔性”为企业送温暖。不断提升执法温度,主动服务企业。对执法监管中发现的问题,把握好执法尺度,深化包容审慎监管,通过小切口精准解决大问题,切实做到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为企业去除病灶。坚持企业过错和处罚额度相适应,科学审慎使用处罚裁量权,充分考虑企业违法主观性、违法危害程度,让企业充分感受到“执法温度”,避免出现以罚代管、机械执法、一罚了之的现象。今年以来,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1起,不予立案15起,减免处罚金额20万元。
五、“执法+排查”为企业谋发展。环境安全无小事,风险管控保平安。为了不断增强企业环境风险安全意识,南湖区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抓好31家重点环境风险源、98家一般风险源、化工园区等重点领域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开展重点环保设施的安全评估,指导企业完善各项安全措施,提升企业环境安全管理水平。今年以来,累计排查风险源企业259家次,发现并指导整改问题40个,80家重点环保设施单位全部完成安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