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有路同进步,教育有法共学习——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家长学校第二讲

发布日期:2023-12-01 09:23 信息来源:区教育体育局

“湖畔家”讲堂,信息在这里共享,情感在这里流动,教育在这里生发,生命在这里昂扬。家校共育,让每一位孩子心沐于红,青出于蓝,健康向未来。

寒风虽盛,吹不灭教育热情,距离虽远,隔不开家校交流。近日,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开展了七年级家长学校第二讲,本次邀请到了浙江省特级教师、首批正高级教师、浙江省人民政府督学、嘉兴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晓红老师,并作了题为“新教育业态下的家庭教育——给初中家长的建议”的讲座,集团副总校长欧阳冬明主持,500多名家长来到报告厅聆听学习。

时代新发展,教育新业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为人民对于教育的真正属性的觉醒和追求,这种觉醒和追求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集体的心理焦虑”,王晓红老师结合“剧场效应”形象地为家长解释了今日的“教育卷”因何而来,也点明了在此过程中课程改革出现的新导向——把孩子创造知识、探究世界的过程转变为今天的教和学的过程。让孩子创造着长大,而不是长大了再创造。

成长是道路,成功是目标。王晓红老师从推荐书籍《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讲起,将学生在学习做事中获得的成长置于教育关注的首位,提醒七年级家长应有一份“定力”。初中教育就像“穿越玉米地”,如何在受伤最小的情况下有最快的速度和最丰富的成果才是教育的目标,以此来强调学习体验的重要性,避免一味追求学习成果的错误导向。

王老师告诉家长们,教育的成功需要通过若干年后孩子的成就以及幸福感来验证,要让孩子在成长之前先获得感知幸福的能力,而积极教育是达成幸福感的最新教育路径。家长要参与积极教育,要与孩子发生交集,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孩子的成长也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父母的成长。

身心正发展,教育有方向。针对初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和学习方式、内容出现的新变化,王晓红老师以阅读和吃饭两件生活小事为引,精准提出了教育建议:重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自律;鼓励孩子主动接触社会;帮助孩子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生活习惯;营造正面管教的多方合力。

而就具体行动而言,王老师提出,在孩子的良好品行个性、生活习惯、阅读习惯、交往方式、情绪控制、幸福能力等方面家长比老师更具教育力度,成功的家庭教育离不开父母的重视、表扬和示范。

教育有方法,真情育真心。讲座最后,王晓红老师用提问的形式带领家长思考应该进行怎样的家庭教育:“我们有家庭教育吗?我希望孩子是什么样的?我的孩子是什么类型的?我们的家庭该给孩子什么?我们的家庭和谐吗?”五个问题分别强调了家庭文化构建、家长榜样作用、孩子自身特性、家庭教育目标、家庭和谐相处的家庭教育重点。此外,王老师还总结呈现了十大家教法则,给了父母正确的、现实的教育指导。

“一个孩子如果有正确的幸福观,对内有责任心,能够修炼自己的德行,对外有爱心,能够展露自己的才华,想不杰出都难。”王老师对教育的总结赢得了全场掌声,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在今天的学习后有所思、有所得、有所行,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成长的第二所学校。(撰稿人:王佩雯 终审:姜绍娣)

王晓红老师讲座.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