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各镇(街道):
现将《南湖区建立“慈善+救助”有效机制拓宽常住人口救助保障渠道的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嘉兴市南湖区公安分局 嘉兴市南湖区民政局
嘉兴市南湖区慈善总会
2023年5月31日
南湖区建立“慈善+救助”有效机制拓宽常住人口救助保障渠道的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和《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嘉兴市“四敢争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南湖区积极领办全市民政系统“四敢争先˙创新突破”专项工作项目,试点探索“慈善+救助”有效链接机制,推动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均等,切实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现就南湖区建立“慈善+救助”有效机制拓宽常住人口救助保障渠道,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城乡统筹、资源融合、分类施策的“慈善+救助”综合救助服务格局,进一步完善‘‘1+8+X’’大救助体系,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为助力南湖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首善之区作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试点范围
持有《浙江省居住证》(不含年度超期未签注、中止状态、注销状态)及低保、低边、特困供养等有效证件,且在南湖区连续居住1年(含)以上的对象,可享受慈善救助。
(二)试点周期
从2023年6月起至2024年5月,时间安排一年。
(三)试点任务
1.启动部署阶段(2023年5月底前)
结合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实际,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
2.全面推进阶段(2023年6月)
(1)建立慈善救助协调机制。提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水平,动员社会各界公益力量,广泛链接社会爱心资源,发挥全区慈善组织作用,面向南湖区常住人口积极开展慈善助困、助医、助学、助老等济贫帮困工作。
(2)健全慈善救助服务体系。整合慈善救助资源,推进区、镇(街道) 、村(社区)三级公益慈善服务组织入驻助联体实体化运作平台,按照“1窗+X功能区”服务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慈善救助共享联办服务。
(3)加强慈善救助对象认定。村(社区)要定期开展排摸,重点梳理辖区内生活困难的群众、重病患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对符合条件的试点对象列入慈善救助范围。镇(街道)开展资格审核,进行慈善救助项目匹配,形成慈善帮扶清单,上报区慈善总会,实现精准救助。
(4)完善慈善救助方式方法。发挥慈善救助“救急难”作用,鼓励慈善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救助活动,将慈善救助从单一的“物质”救助逐步向“物质+服务”救助转变,优先向因患重特大疾病、遭遇重大灾害事故、突发意外事件等出现严重困难的对象提供慈善帮扶。
3.项目实施阶段(2023年6月—2024年4月)
(1)“贴心助医”慈善救助项目
对符合试点范围的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已参加医疗保险并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经各类医疗保险报销和政府医疗救助后个人支付的自负和自费部分医疗费用,以10000元为基准线,超出部分可给予医疗救助。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型贫困家庭成员,超出部分按50%比例救助,当年度最高救助额度不超过10000元;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超出部分按35%比例救助,当年度最高救助额度不超过8000元。
(2)“倾心助学”慈善救助项目
对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南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区教育体育局按政策规定给予救助外,符合试点范围的大中专学生由区慈善总会资助,其中大学、大专学生每学年5000元,中专学生每学年2000元。
(3)“热心助困”慈善救助项目
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力量向符合试点范围的家庭开展慰问工作,发放价值每户500元的慰问金、慰问品。
(4)“爱心助幼”慈善救助项目
向符合试点范围的困难家庭未成年人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结合特殊节日开展微心愿征集,通过发动党政机关单位、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等进行认领,每个微心愿资金200元。
(5)“善心助老”慈善救助项目
在重阳节期间,对符合试点范围的百岁老人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每人送上800元的慰问金、慰问品。
(6)“真心助力”慈善救助项目
持有效《浙江省居住证》(包括电子证),且连续居住1年(含)以上人员,如在南湖区因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或者见义勇为等造成实际困难的,根据情况一次性给予3000到5000元的临时救助资金。
4.评估总结阶段(2024年5月)
对试点工作实施情况综合分析,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科学评估试点工作绩效,以利于进一步完善慈善救助帮扶机制和办法,切实增强慈善救助的可行性和精准度,保证试点对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慈善+救助”有效机制拓宽常住
人口救助保障渠道的试点,是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责,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必然要求,各镇(街道)及公安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试点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敢争先”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重心和力量统一到“创新突破”的破难解题上来,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2.深化跟踪问效。开展“慈善+救助”有效机制拓宽常住人口救助保障渠道的试点,是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的有效探索,各镇(街道)及公安部门要动员全社会力量,落实全方位资源,强化全过程参与,扎扎实实推进试点各环节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试点成效。
3.强化宣传总结。开展“慈善+救助”有效机制拓宽常住人口救助保障渠道的试点,是探索“提低”助共富的有效途径,各镇(街道)及公安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宣传报道,力求此项试点工作在我区的探索卓有成效,并起到可复制、可推广的作用。
附件:1.南湖区常住人口慈善救助申请表
2.南湖区常住人口慈善救助申请统计表
姓名(申请人) | 性别 | ||
身份证号 | 联系电话 | ||
户籍所在地 | 省 县(市区) 街道(乡镇) 社区(村) | ||
现居住地 | 区 镇(街道) 村(社区) | ||
南湖区居住时间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居住证号码 | 居住证签注时间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困难情况及救助需求 |
申请人签名: 日 期: | ||
村(社区)意见 | 申请救助项目:()贴心助医()倾心助学()热心助困 ()爱心助幼()善心助老()真心助力 | ||
申请救助资金: 经办人: 审核人 日 期: | |||
镇(街道)审核 | 核定救助项目:()贴心助医()倾心助学()热心助困 ()爱心助幼()善心助老()真心助力 | ||
核定救助金额: 经办人: 审核人: 日 期: (盖章) | |||
区慈善总会审批 |
同意救助金额: 经办人: 审批人: 日 期: (盖章) |
序号 | 申请人 | 身份证号 | 户籍 | 现居住地 | 居住证号码 | 救助类型 | 救助时间 | 救助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