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55041X/2023-146179 公开分类
发布单位 余新镇 发布日期 2023-02-13
文  号 主题词

余新镇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3-02-13 09:46 信息来源:余新镇 浏览次数:

余新镇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契机新起点,立足“一城三地”发展定位,推动“十个余新”全面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各领域平稳提质发展。全区“十大专项行动”评比镇(园区)组连续3个季度排名前二,获得二、三季度流动红旗奖。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党的建设持续提档。把稳思想之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渔里讲堂”等载体,开展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7次。积极开展浙江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镇创建和嘉兴市首个“扫黄打非”镇域一体化治理试点工作。筑牢党建之基,发布“红动车”党建品牌,打造绿康农业、褚大姐甜瓜合作社等18家特色“共富工坊”,完善农庄村党建“红氧吧”、金星村红色民生茶馆等特色示范点。绷紧纪律之弦,常态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园林绿化工程等开展项目化专项督察。

2.经济发展稳进提质。1-10月规上工业总产值74.68万元,同比下降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18亿元,同比增长14.3%。产业结构全面优化,一产上,擦亮白玉蜗牛、余新稻米、万金黑大蒜、褚大姐甜瓜等农产品品牌,南湖区首个稻米全产业链项目、高密度养鱼项目投入使用,打造余新“渔米之乡”品牌;二产上,今年完成招大引强项目4个(超10亿元项目1个、超亿美元项目2个、世界五百强项目1个),电动机械产业片区、智能家居产业片区构成“智造余新”两大支柱,推动亚特“未来工厂”落地;三产上,引入华东地区首家摩托4S店并升规,打造福海大厦亿元标杆楼宇,1-10月完成楼宇税收8186.77万元,“楼宇经济”专项行动获多次第一。“筑巢引凤”蓄势积能,推动“两创”中心创建浙江省四星级小微园区和数字化示范园区,“筑巢引凤”专项行动连续5月排名第一;启动“创智园”建设,预计年底完成主体建设。“腾笼换鸟”强基提效,完成镇东包括雨森户外、宏源车轮、成校等连片腾退,8月底启动“镇北工业园腾笼换鸟”项目,截至10月,累计完成腾退低效用地515亩,单块50亩及以上占比50%。

3.除险保安筑牢防线。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常态化运行余新高速综合服务点24小时值守,领导干部带头、中层干部带队、8000人次干部和志愿者参与卡点轮班查验。平安建设常抓不懈,落细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监管措施,深入开展流动人口清底式排查、出租房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全镇刑事治安警情数、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消防火警接警数均同比下降,无安全生产亡人事故发生,74件信访积案动态清零,圆满完成护航党的二十大等重大维稳安保任务。

4.塑造变革引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141”体系迭代升级,打造余新镇社会治理一体化指挥中心,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强化数字化改革牵引力,重点谋划“1+4+N”镇域智治体系架构图,全面打造“云治渔里”一体化智慧平台。布局“未来系”单元全景图,渔里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光年荟商业街正式运营,余南社区入选省第六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普光村未来乡村规划设计中。

5.共同富裕取得实效。实施一批品质工程,金星苑、余南苑安置房两个市“551”项目开工建设,101大道景观提升工程方案设计中。百盛光电申报省级“无废工厂”,余新社区被评为全省第二批低(零)碳社区。推动一批富民项目,发布党建统领共同富裕精品线,推出“田园美·共同富”、社区发展基金会首批品牌化项目,校地合作共富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做实一批公共服务,推动渔里未来社区与嘉兴第一医院共建实体智慧诊间,普光村农耕记忆馆创省级第二批乡村博物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限于高铁新城相关规划尚未确定最终方案,版块内项目落地困难。二是全镇传统企业占较大比重,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且增加值不高,特别是在国内外市场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传统企业订单和产能下滑明显。特别是近两年投产的项目,产能未达预期,对全镇工作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三、2023年工作思路

1.深化党建领航。突出思想铸魂,深化“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六学六进六争先”学习实践活动。夯实基层党建,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耕“余新号”红动车品牌,建设“两创中心”党建共享驿站、亚特电器市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涵养政治生态,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抓好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三不”机制,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创建等工作监督反馈体系。

2.燃动发展引擎。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以智能家居、智能制造主导产业为引领,靶向招引电摩制造、无人驾驶重卡、智能蜂巢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亚特“未来工厂”作为新一轮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旗舰项目,对标打造全市“未来工厂”发展标杆地。一季度,推动巨崎电子、世合房产等4个项目集中开工。推行工业全域治理,计划明年上半年完成镇北工业园区覆盖136家企业、280亩土地腾退。打造“未来园区”,联合上市公司中衡设计,打造“L”型的绿色低碳双循环“未来园区”。实施智能装备产业园提升专项债项目,科创产业园区和“余新镇创智园二期”明年开工建设。

3.塑美城镇形象。做好辖区内高铁新城规划设计的工作对接,做好16.1平方公里高铁新城规划深化工作。着力提升城镇品质,以2个市“551”项目为牵引,谋划海盐射线工程等7个亿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完成101大道景观提升工程。打造共富基本单元,一体推进渔里未来社区二期、余南未来社区“九大场景”建设;集聚打造普光村未来乡村,申报省级第三批未来乡村。打好生态持久战,确保水质稳定在III类水平,推进5家“无废工厂”创建,抓好省级低(零)碳村(社区)试点创建申报工作。

4.厚植民生福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优余新镇社区发展基金会品牌化项目,建成镇级慈善超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启动南湖区妇幼保健院(余新中心医院)易地新建项目,计划列入专项债;推动余新镇中心小学与嘉兴市辅成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构建“时间银行”互助式养老模式;提升改造1个省级、2个市级示范型儿童之家,云悦里小区配套幼儿园开园并招生。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常态化,做深“南湖有礼·‘余’你同行”区域文明新实践品牌。

5.守牢社会稳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最新措施,提升疫苗接种率,强化“精密指控”机制与“平战结合”体系。迭代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重点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扫黑除恶战争等工作,确保各类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做好2023年杭州亚运会等重要会议维稳工作。常态化运行镇社会治理中心,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和平安法治建设综合体,保持信访积案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