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255017X/2023-146265 公开分类
发布单位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发布日期 2023-02-14
文  号 主题词

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2-14 10:51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 浏览次数:

2022年,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水领域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有进”工作总基调,以美丽经济专项行动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都市农业绿色高效、人居环境全域秀美,数字化改革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农业农村水利事业取得优异成绩。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稳粮增产,坚决筑牢安全底线取得新成效

一是抓好粮食生产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压茬推进“非粮化”整治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修编划定工作,确保粮食生产稳中有进,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面积12.24万亩,其中“非粮化”整治0.44万亩,完成省委巡视问题整改销号。累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4.61万亩,产量2亿斤以上。

二是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行“先打后补”免疫试点,出台生猪调控激励方案,截至12月底生猪存栏3.0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0.53万头,生猪出栏达7.56万头,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推动特色农产品“优品”建设,正林果园的“梦露水晶”获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2022浙江省精品桃”金奖,兴华果园的湖景蜜露桃、清清农场的阳光玫瑰、绿祥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巨峰葡萄先后获省市金奖或优质奖,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的阳光玫瑰成功申领全国首张葡萄“碳标签”。新丰镇(姜)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

三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监管网络,深化“一县一品一策”,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新丰生姜和凤桥水蜜桃地理标志团体标准。实现主要农产品抽检全覆盖,全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99.03%,省例行抽检合格率100%,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零发生。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立案查处农业违法行为32起,累计罚没金额7.44万元。

(二)注重增效提质,持续深耕都市农业站上新高地

一是深化高能级平台建设。深化南湖农业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一镇一品”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围绕五大特色产业链,强化项目招引,成功签约农业项目18个,引进水陆园4个亿元项目。神润斋农旅文化产业园、嘉吉宠物食品、水稻分子育种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强化院地对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浙江大学合作建设的凤桥种源基地投入运作。丰硕粮油、喜悦农业科技等4家主体新认定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广稻菜轮作、粮菌轮作、稻渔共生等“万元千斤”高效种养模式,完成稻渔综合种养推广6000亩。持续推进渔业减量提质攻坚行动,全面完成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培育高密度水产养殖新模式,华章农业高密度养鱼项目二期正式落地。全面落实减肥减药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在主要农作物上使用配方肥(按方施肥),完成建设稻田退水“零直排”工程1万亩,成功创建“肥药两制”综合改革试点县。

三是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全面推进省级农业双强项目建设,龙翔飞防农事服务中心、世合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等项目基本建成,成功创建特色产业(水稻)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全面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重点打造凤桥镇农事服务中心,形成稻米产业耕、种、管、收、烘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加快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实施首台农机装备攻关,凤桥镇三星村水蜜桃品控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北斗辅助(无人)驾驶系统全面推广,累计创建“机器换人”示范基地7个

(三)注重数字赋能,统筹谋划数字乡村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农业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完成规模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10家,绿隆果蔬数字农业工厂(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入选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加快“AI在南湖-智农在线”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同步推进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水蜜桃、生姜、葡萄三大特色驾驶舱,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该项目入选省农业农村系统重大改革(重大应用)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

二是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监管。迭代升级“垃非”数智平台,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服务、考核体系。牵头起草的嘉兴市级地方标准《农村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规范》正式实施。完成农村易腐垃圾处理站技改提升工程,创建省级分类处理示范村4个、5星级资源化站点1个、区级装修垃圾示范村9个,建成农村回收网点1个,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数字化标准化建设”成功入选全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名单,农村生活垃圾数字化综合管理入选省级标准化试点。

三是打造水域监管一件事。全面推进水利监管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基础数据,持续优化场景应用,迭代升级数字化支持系统。有效承接省级应用“九龙联动治水”,持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网,着力打造“水云监”水域监管一件事,成功入选省第二批水域监管“一件事”试点单位。通过水利数字化引擎、多方位多层次感知技术、AI智能识别技术,提升水文测报能力和灾害处置能力,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四)注重试点示范,有效提升乡村面貌展现新风采

一是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文明之源 时代之光”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于11月精彩亮相。推进市级精品村建设,完成2019年度项目验收,镇北村、金章村等6个项目列入2022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持续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完成申报新时代美丽乡村8个,其中达标村3个,精品村5个。江南村、永红村等5个村列入第一批嘉兴市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名单,其中新民村和曹王村列入重点村创建名录。开展“跟着节气游”特色农游活动,累计举办凤桃节、汉塘文化节、江南葡萄文化节等各类农游活动14场。

二是推进未来乡村试点建设。编制《南湖区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未来乡村)建设规划(2022 -2025)》,凤桥镇联丰永红片、大桥镇云东村正式入选省级未来乡村,加快推进凤桥镇三星村、新丰镇竹林村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打造全龄研学实践路线,谋划未来乡村品牌运营。4个试点村在浙里未来乡村平台上线。申报省级第三批未来乡村试点村2个,市级第一批未来乡村试点村5个。

三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政策激励,出台《南湖区农村人居环境全域美丽工作激励奖补(试行)方案(2022-2025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以现场推进会形式重点部署、全面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房前屋后清理整治、重点村落集中整治,累计开展全域美丽无死角区级暗访11轮、全域美丽“双月赛”5期。推进农村公厕革命,完成创建省级星级农村公厕6座、省级示范性农村公厕2座。

(五)注重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共同富裕打造新标杆

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三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在新丰镇永丰村、大桥镇云东村开展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推动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推动村集体股份分红,全面核实认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运行问题专项治理,推动“清廉村居”向纵深延伸,实行“绿黄红”三色分级管理,新丰镇竹林村成功创建省级清廉村居建设示范村。

二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强村富民”迭代升级,重点推进区级“飞地抱团”项目余新镇创智园建设,有效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实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打造“共富联合体促共富”“强村公司促共富”等共富模式,全区45个村全部实现经常性收入15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探索“村集体+农户”共富模式,重点打造凤桥镇三星村共富冷库项目。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稳步推进“家庭农场整体提升区”创建,开展家庭农场星级评定和示范性认定,全面提升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增强农民增收基础保障,累计培育新型家庭农场82家,指导组建家庭农场联合社3家。强化低收入农户兜底保障,实现“医疗补充性政策保险”和“一户一策一干部”两个全覆盖,鼓励低收入农户以入股形式参与“飞地抱团”项目,累计参与户数535户,参与率达70%,筹集帮扶资金853.25万元。

(六)注重有效投资,逐步完善基础设施树立新形象

一是开展水利规划编制。完善规划体系建设,在《南湖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基础上,开展《南湖区圩区整治规划》《南湖区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谋深谋实圩区整治、中小河流治理严格水资源与水土保持管理,落实减负政策,累计减免水资源费71.14万元。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持续推进国家节水行动,打造节水标杆4个,获评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集体。

二是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圩区整治,补齐防洪排涝突出薄弱环节基本完成七星圩区提升工程建设,新增整治面积2.3万亩,新丰镇镇北圩区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高质量完成大桥镇11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2480亩省级美丽农田试点建设任务。系统推进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完成提升改造泵站83实施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程,完成3座水位站改建任务。持续推行水利工程“三化”改革,在台风“梅花”“轩岚诺”期间,下达水利工程调度指令28次,累计排水626万方。

三是优化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深化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打造“我要巡河”微信小程序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完善河湖健康评价体系实施南湖区嘉善塘南湖片流域综合治理伍军港片区工程,累计完成治理河长9公里。加强美丽河湖建设,新丰镇许车浜水系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大桥镇季家港、七星街道罗庵港、余新镇沙陆港、凤桥镇槐家堰入选市级美丽河湖,新丰镇、余新镇高质量建成水美乡镇。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各类鱼苗1140万尾。

(七)注重双建争先,着力提升机关服务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全局廉政勤政会议和中层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排查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334个,制定防控整改措施449条。专题开展动物检疫廉政警示教育培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严格落实局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集中学习研讨4次。通过“两学一做”“三农讲坛”“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思想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管,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对政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的信息严格审核机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建设,全面掌握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实施中层干部选拔轮岗制,共优化调整中层干部23名,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推行年轻干部多岗位历练、师徒帮扶结对机制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推动共同富裕主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组织开展“奋进共富路、三农青年说”演讲竞赛活动,选送作品分获市级农业农村系统比赛二、三等奖。相关同志在全区“反诈工作脱口秀”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推进退休干部荣退机制,创新“双结对”机制,退休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退休党员与农创客结对,进一步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的能量。

三是强化机关服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农培家”宣教主阵地作用,强化农业专技人才支撑,全面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990人,农创客200人。持续深化“金穗惠农”品牌影响力,构建“两专一全”惠农服务模式,全面参与防汛防台、文明城市创建、平安巡防、农技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7名同志进驻疫情隔离点开展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