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布日期:2023-02-17 08:50 信息来源:南湖区

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名单,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历5年的创建期,被成功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此次南湖高新区获批成为省级高新区,是对区域实力、发展潜力的一个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南湖高新区连续两年获全省年度综合排名前15%,是全省唯一直接进入实地评估的高新区。

什么是高新区?简单来说,即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南湖高新区按照“又高又新”的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产业创新“三大创新工程”,聚焦发展“微电子、生物医药、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先后迈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互联网产业国际创新园、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行列。

“这是浙江省实行省级高新区创建以来,省政府发文认定的首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创建以来,南湖高新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R&D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3倍的发展加速度。园区主导产业产值以年均12%的速度实现井喷式增长,产业集聚度高达89%。

南湖高新区凭啥能够获多项国字号殊荣,又凭啥能走在高新区创建前沿?在南湖高新区,从企业到产业,从载体到人才,从政府到市场,科创热潮始终澎湃。园区入驻了近千家科创企业,拥有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数十家创新载体,集聚图灵奖获得者等40多名海内外顶尖人才,绘出了一幅“高能级”科创版图。

正是坚持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动力引擎,南湖高新区以科创“硬核”实力引领加速迈向省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全国率先开创“一院一园一基金”省校(院地)合作模式,这是独属于南湖高新区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引擎。2003年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2004年,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落户。多年来,南湖高新区全方位实践浙江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搭建“平台+企业”结对模式,推动1500多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发展,南湖高新区成为嘉兴市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且获得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之所以有如此耀眼的成绩,源于南湖高新区早已意识到人才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实施“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成功培育上市人才企业5家,占全市上市人才企业比例达62.5%;累计引进顶尖人才40人,引育国家领军人才134人、省领军人才72人,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产业平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决定了地区产业发展的走向。凭借着科创平台带来的丰富创新资源,南湖高新区加速形成了微电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与此同时,南湖高新区持续在产业链招商上下功夫,做深延链、补链、强链文章,不断招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实现了三大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发展。如园区已集聚微电子产业上下游企业241家,形成了斯达半导、闻泰通讯、博创科技、昱能科技等龙头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上游半导体关键原材料制造,中游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封测,下游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应用的微电子特色产业链。

获批成为省级高新区,为南湖高新区实现鸿鹄之志再添一份“底气”。接下去,南湖高新区将以“提质增效,争先进位”为目标,进一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生态,做好增量崛起、存量变革、能级跃升“三篇文章”,努力让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持续走在全省高新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