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大脑”为南湖乡村振兴注入“数智动力”

发布日期:2023-02-21 08:37 信息来源:南湖区

昨天,记者从南湖区农水局获悉,南湖区的“‘AI’在南湖—智农在线”入选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

去年,南湖区依托葡萄、水蜜桃、生姜三大主导特色种植业格局,创新建设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要素、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应用——“‘AI’在南湖—智农在线”,该应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为能力支撑,实现传统农业到数字农业的跨越式发展,释放数据价值,让农民群众享受到农业数字化改革的成果。

“以前是各个农业主体建设数字化系统,农业数字化建设处于‘单打独斗’阶段,但数字化建设需要多方力量共同配合、统一规划,才能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南湖区正不断探索推进高质量生产、销售及监管的数字技术应用。

“‘AI’在南湖—智农在线”的出现,代表全区农业数字化建设正式告别了‘单打独斗’,开始进入‘组团作战’新阶段。

在正在调试的“‘AI’在南湖—智农在线”的数字化屏幕上,闪动着一张张精密的图表和一串串翔实的数据,这里记录着全区葡萄、水蜜桃、生姜三大主导特色种植业的信息。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AI’在南湖—智农在线”包含AI生产、AI供需、AI品牌、AI服务、AI智富等5个模块,是集农业大数据、农业产业数据、科研服务等于一体的数字化应用。

“农业有了这颗‘大脑’,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研判,可以全方位实时掌握三大主导特色种植业的情况。‘大脑’还可以分析这些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准确无误地生产农产品。”该负责人表示,比如AI智富模块是一个集采摘体验、旅游观光、教育科普、农耕文化和种植体验等农旅共富资源于一体的应用模块,“它可根据游客个性化信息,利用农场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景观,结合对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等的分析,为游客智能化推荐田园观光路线、农场体验服务等。”

“‘AI’在南湖—智农在线”运用数字化手段,破解特色种植业发展的瓶颈,以“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形式,实现传统农业到数字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AI’在南湖—智农在线”计划建设3家未来农场,让农户生产更加科学高效,预计将帮助样本户增收30%以上,产量增长20%以上。目前,该应用的“产业大脑”部分已进入调试阶段,3家未来农场正在抓紧建设中。

农业数字化改革,南湖区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去,区农水局将继续加大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力度,健全信息共享和高效协同机制,形成谋划部署、实施推进、解决问题、反馈激励的工作闭环,最大限度凝聚推进“‘AI’在南湖—智农在线”建设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