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革命红船在嘉兴南湖悄然起航,28年后,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嘉兴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反对解放军渡过长江,和平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长江北岸,中国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涨,气吞万里如虎。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的消息传到嘉兴后,国民党嘉兴县当局采取各种“应变”措施,意图垂死挣扎。县政府以“加强城区的防备”为名,把全县所有警察集中到城内,将部分武器装备和粮食转移到濮院乡间,准备开展“游击战争”;嘉兴县银行大量发行“流通券”,并用县信用合作社及义盛增钱庄的资金抢购、囤积大米,制造粮荒,扰乱社会秩序;嘉兴县法院也于4月25日,将火德庙监狱中在押的刑事犯罪分子通通释放,企图利用他们危害社会……驻嘉兴的国民党军队也加紧修筑工事,准备负隅顽抗。4月下旬,国民党暂编第九师、第一二三军等部相继驻防嘉兴。
1949年4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军区直属吴嘉湖独立团在新塍新桥庙广场成立。吴嘉湖独立团在政委沈如淙、团长刘先正的率领下,四处阻击敌人,保护粮食,修复桥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嘉兴。
5月初,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军军长聂凤智接到兵团命令:东进上海。聂凤智随即命令第七十九师作为先头部队向上海方向挺进,第七十九师以第二三六团和第二三七团为前卫,向沪杭铁路搜索前进。
5月6日凌晨,第二十七军以七十九师第二三六团为右翼、第二三七团为左翼,率先向嘉兴进发,准备攻占嘉兴城,切断沪杭铁路线。时近中午,人民解放军迫近嘉兴城,部队从西南郊对嘉兴发起攻击。守敌凭借真如塔制高点,负隅顽抗。
敌军凭借古塔这一制高点,用机枪疯狂扫射,封锁公路及塔附近的一座石桥,以阻击解放军进城。解放军第二三六团一营、二营当即对敌人实施攻击。因要保护古迹,部队不敢炮轰古塔,而塔的四周空旷平坦,毫无遮掩,战士们只好冒着塔上敌人猛烈的火力,奋勇冲锋。
真如塔阻击的枪声一响,驻守南门外五龙桥、西门外西丽桥的国民党部队也立即向西南开火,支援真如塔战斗。由于敌人心惊胆战,双方交战后期,竟都把对方当成解放军,猛烈对射一小时之久。待误会弄清,驻守西门的数十敌军已被乱枪打死。敌军士气更加低落,无心再战,只好炸毁五龙桥、西丽桥及所有道口,然后撤回城内。当晚,解放军第二三六团调整进攻部署,部队改道向东,绕过真如塔,从南门向城内攻击。
5月7日凌晨,因南门外的五龙桥已被炸,战士们或泅水渡河,或爬过残桥,或找来木头搭起便桥,五营副营长刘云江率部首先攻入城区。至清晨,嘉兴全城即为解放军控制。
阴霾扫尽,玉宇澄清。1949年5月7日,嘉兴人民终于在血雨腥风中迎来新生。嘉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桐乡(5月4日)、崇德(5月5日)、海宁(5月7日)、海盐(5月7日)、平湖(5月11日)、嘉善(5月11日)各县先后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