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梁雪琴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深度融合大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公共文化设施实现较高质量全覆盖目前全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30分钟文化圈和城市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区本级,有嘉兴市图书馆南湖区分馆,南湖区图书馆新馆计划今年7月开馆;南湖区文化馆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区所有镇(街道)均设置独立的综合文化站,综合文化站设置率达到100%,其中特级站3家,一级站5家,二级站2家,三级站1家,所占比例分别为:27.27%、45.45%、18.18%、9.09%。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和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率先在全省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建设,覆盖率达90%。在建设传统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针对新时代公共文化发展的新要求和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南湖区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截止2021年年底,全区建成智慧书房18家,礼堂书屋25家,建成文化小广场180个、大舞台50个,市图书馆汽车图书馆、村(社区)图书流通站(含农家书屋)实现一卡通行、通借通还、共享共用,借助市局“文化有约”数字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把优质公共文化资源精准送往基层,提升了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
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全区举办了十八届南湖合唱节、连续十六年举办读书月活动、连续十五年举办城乡文体十大联赛、连续十四年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连续九年开展“幸福南湖∙365天天欢乐大舞台”,这些持之以恒的“连续”彰显了南湖文化惠民的初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2021年,全区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5865场,其中演出676场,展览309场,比赛149场,讲座1341场,培训518场,阅读推广624场。
文化品牌建设特色鲜明。2003年南湖区提出以合唱为核心的“歌城”品牌建设,以“歌唱,让生活充满阳光”为主题,整合文化资源,激发群众参与热情,为推动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历史新跨越提供强大的动力。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歌城”品牌建设机制基本形成,效应日益显现。全区承办全国性合唱赛事6次,全省性合唱赛事3次,全市性合唱活动5次。同时,还举办多次合唱指挥、合唱团长培训班、合唱大师班等。2019年举办了中国长三角城市合唱节,牵头成立中国长三角城市合唱联盟,发布合唱联盟南湖公约,举办首届中国长三角城市合唱发展(南湖)高峰论坛。2021年被授予“中国合唱基地示范城”,南湖区以合唱入选浙江省民间文艺之乡。
公共文化创新创强取得突破。2021年新丰镇、余新镇复评省级文化强镇,大桥镇由桥村等入选省级文化示范村,(至今,全区共荣获省级文化强镇2个(新丰镇、余新镇),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2个),省文化礼堂建设示范镇1个,省五星级文化礼堂7 家。七星街道湘城社区文化家园被中宣部列为全国100个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之一。南湖区南湖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与旅游功能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经验借鉴。2018年区文化馆理事会成立,为探索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积累了大量经验。2021年成立11家文化馆企业分馆,进一步完善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半径。
下一步工作:
根据《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省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南湖区实际,接下来,南湖区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建成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城乡一体“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1.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新地标。实现“区有三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推进南湖区图书馆、南湖区文化艺术中心(南湖区文化馆、南湖非遗馆)等项目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将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成为展示南湖区文化特色的城市地标,助推嘉禾大地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蝶变跃升。
2.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按照“便捷、普惠、实用、效能”的原则,整合利用现有城乡公共设施,全面提升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礼堂和社区文化家园的功能品质,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定一级及以上标准,其中省定特级站达到55%以上,省定三星级及以上文化礼堂建成率达到80%以上。在南湖区甪里、渔里等未来社区试点项目中,整合各类社区生活圈模块功能,打造未来社区公共文化活动、邻里交流交往的精神家园。加大对新出现的居民聚集区、农民新村和企业园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扩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面。
3.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内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推进“健心客厅”覆盖图书馆总分馆,延伸至智慧书房、礼堂书屋和文化馆企业分馆等领域。依托“禾城驿·温暖嘉”“文化驿站”等群众身边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禾城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4.扩大全民艺术普及影响力。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发挥“三团三社”等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骨干作用,加大公益类文化艺术培训,实施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依托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俗文化村、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等创建,广泛开展乡村艺术普及活动,推进“艺术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至2025年,全民艺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
5.打造具有南湖辨识度的“文化标识”。依托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打造“红船文化”,标识培育具有独特地域风格和全国影响的公共文化IP品牌,深入打造“端午民俗文化节”“南湖合唱节”“萌芽杯少儿绘画大赛”“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等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幸福南湖·365天天欢乐大赛台”金名片影响力,持续开展“市民文化艺术节”“城乡十大文体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让人民群众成为城乡文化的参与者、展示者和分享者。
6.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礼堂书屋、智慧书房、文化馆企业分馆提质扩面工程,2022年再建2家智慧书房,2家礼堂书,3家企业分馆,加大送戏、送书、送展览下乡力度,实现戏曲进村(社区)全覆盖。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服务大提升活动,建成“幸福文化馆”。加大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南湖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8日
(联系处室:文化科,联系电话:0573-8383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