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检察日报头版刊发图片新闻,报道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检察院走访辖区一诈骗案受害企业,开展亲历性调查,就案件办理听取企业意见,同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 这是车间入口,边上放着的就是公司生产电缆所用到的原材料铜杆。犯罪嫌疑人把原材料运来后,按要求应该要先在这边称重,确认无误后才能装卸到那边的机器加工使用,但他买通了仓管员,跳过称重环节,多报了重量。” 3月10日,在某电缆有限公司生产线内,公司总经理引着带队到访的南湖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叶哲峰,一边走一边比划着,在案发现场详细地向其还原案件发生的过程。与此同时,在该电缆公司财务室,相关负责人正配合另一名同行的检察官对案件的证据资料作进一步核实与确认,完善证据链条。 该电缆有限公司是嘉兴市南湖区内一家制造电线电缆产品的专业公司,拥有员工约400人,年产值高达70亿。公司生产对原材料铜有较大需求,因此,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铜废料,公司会将其出售给再加工企业,重新加工制作成可用的原材料铜杆后返售给公司,进行再利用。 然而,高达数万元每吨的铜价,引起了他人的垂涎。与电缆公司合作的某再加工企业负责人张某某,就动起了“短斤缺两”的歪脑筋。其买通电缆公司仓管员,将加工完成的铜杆原材料送回电缆公司时特意标高重量,仓管员未进行称重查实就直接予以签收。 “车间铜原料的消耗出现明显异常。”电缆公司根据精细化管理措施,通过监测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去年8月,正在交货的张某某被抓个正着,电缆公司当场对其交货的铜杆全部进行复称,结果重量都对不上,比送货标签所注明的重量明显低了不少,电缆公司于是报案。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于去年底将这起诈骗案移送南湖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对检察官这次上门,电缆公司总经理并不感到意外。在案件办理期间,公司就和检察院有过多次沟通。为了核实案件相关问题,检察官曾几番联系企业,对企业关心的一些法律问题也做出过解答。“检察官告诉我们,犯罪嫌疑人预交了70万元的退赔款,检察机关一定会公正办理。” 在与检察官的接触中,公司总经理能感觉到检察院对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重视,也能感受到检察官的努力和真诚。 在当天的交流中,公司总经理还介绍了公司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表达了公司对案件处理的意见和看法,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话题和检察官们作了深入探讨。“检察院作为司法机关,在释法说理方面具有权威性,检察官所讲的话,员工会更信任,触动会更大。”交谈中,公司总经理提出,希望检察院能在普法教育上给企业提供支持,帮助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公司的请求,叶哲峰当场答应了下来。 “从整个营商环境来讲,我们感受到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各个部门对企业关心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从不同的职责帮助企业来发展,我们感觉真的很暖心。” 公司总经理感慨道。 (来源:浙江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