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27/2023-164367 | 公开分类 | |
发布单位 | 南湖高新区 | 发布日期 | 2023-04-10 |
文 号 | 主题词 |
新老07连接线(老07至广益路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pdf
送环保审查稿——新老07连接线(老07至广益路段)工程.pdf
新老07连接线(老07至广益路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起点位于七大公路与和祥路交叉口(起点桩号K3+445),往南经南祥路、老07、天明路和天宁路,上跨平湖塘后至广益路(与在建新大路相接),终点位于新大公路与广益路交叉口(终点桩号K5+861.615),路线全长约2.417公里。其中,和祥苑至老07段地面形式,设双向六车道;老07至天宁路段采用“高架+地面道路”及“上四下四”建设形式;天宁路以南高架形式上跨平湖塘,设双向六车道。本项目主线桥梁共设1座特大桥为1697.64m;互通匝道共设置大桥983.04m/2座;地面辅道共设置中桥54.8m/2座。
项目总投资估算约75602万元。计划工期24个月。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表1 本项目沿线运营期空气环境、声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序号 | 主要分布 (桩号范围) | 保护目标 | 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m)/距离道路红线距离(m) | 声环境保护目标预测点与路面高差(m) | 不同功能区户数 | 房屋情况 | 环境保护要求(执行标准) | ||||
4a | 2类 | 敏感点照片 | 房屋情况 | 声环境 | 环境 空气 | ||||||
现状(类) | 营运期(类) | ||||||||||
1 | K3+500⁓ K3+550 | 南祥苑1(高层) | 34/15 | 0~30 | 44 | 100 | 位于道路东侧,11F,侧对道路 | 4a/2 | 4a/2 | 二级 | |
2 | K3+560⁓ K3+880 | 南祥苑1(排屋) | 34/15 | 0~6 | 26 | 160 | 位于道路东侧,3F,侧对道路 | 4a/2 | 4a/2 | 二级 | |
3 | K4+000⁓ K4+150 | 水马南苑 | 47.5/25 | 1.5~48 | 210 | 300 | 位于道路东侧,17F,侧对道路 | 4a/2 | 4a/2 | 二级 | |
4 | K4+200⁓ K4+740 | 天香花苑 | 167.5/150 | -15~3 | / | 620 | 位于道路东侧,6F,侧对道路 | 2 | 2 | 二级 | |
5 | K4+200⁓ K4+300 | 嘉兴市社会福利院 | 32.5/15 | -15~-1 | / | / | 位于道路西侧,2-5F,侧对道路 | 2 | 4a/2 | 二级 | |
6 | K4+320⁓ K4+400 | 嘉兴老年病医院 | 82.5/65 | -14~12 | / | / | 位于道路西侧,3-9F,侧对道路 | 2 | 2 | 二级 | |
7 | K4+420⁓ K4+430 | 十八里村农居 | 112.5/95 | -15~-9 | / | 10 | 位于道路西侧,2F,侧对道路 | 2 | 2 | 二级 | |
8 | K4+430⁓ K4+520 | 嘉兴市儿童福利院(规划) | 267.5/250 | -15 | / | / | 位于道路西侧 | 2 | 2 | 二级 | |
9 | K4+420⁓ K4+630 | 天宁苑 | 37.5/20 | -16~56 | 390 | 390 | 位于道路东侧,24F,侧对道路 | 2 | 4a/2 | 二级 | |
10 | K4+640⁓ K4+740 | 南湖区大桥镇实验幼儿园 | 47.5/40 | -17~-9 | / | / | 位于道路东侧,3F,侧对道路 | 2 | 2 | 二级 | |
11 | K4+750⁓ K5+050 | 亚澳花苑 | 70/50 | -15~1 | / | 410 | 位于道路东侧,6F,侧对道路 | 2 | 2 | 二级 | |
12 | K5+070~K5+190 | 平湖塘花苑 | 65/45 | -15~1 | / | 390 | 位于道路东侧,6F,侧对道路 | 2 | 2 | 二级 |
图1 敏感点保护目标图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声环境:为减轻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单位建设标准化施工场地,同时根据场界外敏感点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施工过程与高噪声设备和工艺的使用时间,禁止夜间施工,设置隔声屏障,以减小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大气环境:要求施工过程中建立标准化施工场地,严格落实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工程沿线施工过程中,注意洒水抑尘、沿线物料堆场及时加盖遮挡,对车辆扬尘及堆场扬尘通过定期洒水、遮盖、围挡等措施后,对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有限。
水环境:除基坑排水外,其实施工废水均经相应的处理后进行回用,不外排。由于上述废水产生量较少,水质也相对简单,经隔油、中和、沉淀等处理后可以达到回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等的水质要求,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少。
表2 施工废水污染源强及处理措施汇总
序号 | 污水来源 | 水量 | 拟采取的处理措施 | 排放去向 |
1 | 机械设备 保养维修冲洗废水 | 每处 1~2m3/d | 单独收集后进行隔油、沉淀处理 | 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 18920-2020)后,回用于施工生产过程中或是道路浇洒、绿化等,不外排。 |
2 | 基坑排水 | 不定量 | 沉淀处理 |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级标准外排 |
3 | 泥浆钻渣干化脱水场废水 | 少量 | 沉淀处理 | 要求设置沉淀池,对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后,回用于施工生产过程中或是道路浇洒、绿化等,不外排。 |
4 | 泥浆废水 | 少量 | 沉淀处理 | 上清液回用与施工,剩余泥浆运至泥浆钻渣干化脱水场废水。 |
5 | 砼拌合系统冲洗废水 |
不定量 |
沉淀处理 | 要求设置沉淀池,对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后,回用于施工生产过程中或是道路浇洒、绿化等,不外排。 |
生态环境:工程全线基本以高架桥梁形式在现状道路上方布线,占用交通运输用地较多,并涉及部分建筑物的占用,以及耕地占用,对于占用的耕地将通过“占补平衡”予以补偿。工程在设计中工程线位不涉及生态敏感区,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造成明显影响。
固废:弃渣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
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声环境:根据环评对沿线敏感点的声环境预测结果,敏感点昼间、夜间均有不同程度超标。须采取隔声窗等噪声防治措施。建设单位须最大限度采取主动隔声降噪措施,维持声环境质量、维护居民环境权益。
大气环境:公路营运期的废气主要为过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NOx、CO等,影响区域局限在道路两侧。随着我国汽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逐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逐步减小。
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在营运期加强道路的清扫,保持道路的整洁,遇到路面破损应及时修补,以减少道路扬尘的发生;做好沿线绿化带的绿化工作,并做好绿化工程的维护,减轻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由于公路路面宽度有限,因此公路径流占整个区域地面径流量的比例是很小的,而且被分散在整个沿线,因此公路距离水体远近不同,流失污染物浓度不一,路面径流随各路段而流入沿途不同河流,也就不能形成较为集中的径流污染源。因此,公路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短时间影响随着降雨时段增加逐渐减弱。
固废:营运期公路固体废物主要由路面、桥面清扫和维修时产生,纳入当地环卫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四、建设方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采取防治措施见表3。
表3 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分类 | 防治措施 | 预期效果 | |
施工期 | 施工场地要求 | 1、施工场地按照标准化要求建设; 2、沿线施工场地内不设沥青拌合场,工程所需沥青全部通过商业采购成品方式取得; 3、夜间禁止施工,若由于客观原因必须施工,施工单位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后方可开工,并施工场地等噪声超标区域设置临时的隔声屏障。 | 降低影响 |
水环境 | 1、建筑材料特别是易流失的筑路材料堆放场地应尽量远离河道,并应具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表土堆场应设置篷盖; 2、车辆设备维修保养场地产生的废水必须进行油水分离、沉淀处理; 3、基坑废水经沉淀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外排;泥浆钻渣干化脱水场废水和砼拌合系统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后,回用于施工生产过程中或是道路浇洒、绿化等,不外排;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上清液回用与 施工,剩余泥浆运至泥浆钻渣干化脱水场废水; 4、桥梁施工应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或平水期进行,工程所设桥梁基础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和泥浆池内,部分泥浆回用,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绿化或路面洒水钻渣利用沉淀池进行固化不外运综合利用; 5、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纳管,禁止排入附近地表 水体。 | 影响较小 | |
大气环境 | 1、加强汽车维护,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运行时间; 2、科学选择运输路线;运输道路应定时洒水,每天至少两次;粉状材料应罐装或袋装,粉煤灰采用湿装湿运。 3、施工现场应适时洒水降尘,施工作业区应设置简易防尘围挡; 4、本工程现场不设沥青拌和站,采取商品沥青; 5、水稳、混凝土等集中拌和设施进行封闭并安装除尘设备,物料临时堆场尽量进行覆盖; 6、拌合站距环境敏感点不宜小于200m;筑路材料堆放地点选在环境敏感点下风向,距离在100m以上; | 影响较小 | |
声环境 | 1、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2、对于为了防治营运期噪声污染而采取的隔声窗措施,推荐在施工前实施,可同时作为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昼间施工时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同时封闭施工场界;夜间不施工,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公告居民。必要时应采取临时声屏障等措施。临时屏障可与施工围挡一并考虑,高度不低于2.5m。 3、承包商必须提供建材运输路线,并请环保监理或环保专业人员确认施工路线在减缓噪声影响方面的合理性。 4、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张布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 5、在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相关规定。 | 影响较小 | |
固废处置 |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一般土方和钻渣考虑综合利用;建筑拆除物运至当地建筑垃圾处置场地处置。 | 合理处置 | |
生态环境 | 1、施工前,需进行工程占地范围内的植被核查,对有一定树龄的、绿化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应考虑结合工程沿线的绿化设计加以利用; 2、施工过程中,拟定施工方案应尽量避免减少地表植被的占用,并注重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 3、加强施工队伍组织和管理,应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活动区域,进行文明施工; 4、合理安排工程用地,节约土地资源,合理设计、尽量缩小用地规模,尤其对占地大的互通枢纽区域,尽量减少占地、施工临时用地选择工程永久占地区域内; 5、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珍稀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避让、移植等措施尽量保存其野生植株、古树名木;加强施工人员宣传教育,文明施工,减少施工人员干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6、施工期间遇到常见的野生动物,应进行避让或保护性驱赶,严禁施工人员对区域一般野生动物捕杀。当发现珍稀保护野生动物时,应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汇报,并做好记录,根据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必要时设置动物活动通道; 7、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复耕或复植。 | 及时恢复、补偿,降低影响 | |
营运期 | 水环境 | 1、加强路面桥面清理;加强工程沿线跨河桥梁及临近路段的防撞设计; 2、要求高架线沿线在道路拐角、靠近敏感点及溪流路段设置“谨慎驾驶”警示 牌和危险品车辆禁止驶入标志; 3、不良气候条件禁止车辆驶入; 4、采取应急措施制订应急计划,配备应急设备器材、物资,设立应急机构等。 | 影响较小 |
大气环境 | 1、加强道路管理和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 2、公路沿线进行绿化,并做好绿化工程的维护工作; | 影响较小 | |
声环境 | 1、优化线形,合理布置工程线位;采用低噪声SMA沥青路面; 2、运营期需加强对噪声超标范围内未安装隔声窗的敏感点建筑的跟踪监测,预留一定费用,根据实际需要增补安装隔声窗,确保其室内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 3、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经常维持路面的平整度,降低道路交通噪声; 4、加强运营期沿线敏感点的噪声监测,根据实际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噪声防治措施; 5、道路沿线应根据不同路段两侧空旷情况下不同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达标距离预测结果,并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进行合理规划。 | 达标排放 | |
固废处置 | 营运期公路沿线卫生纳入当地环卫系统进行统一处理 | 合理处置 | |
环境风险 | 1、加强工程沿线跨河桥梁及临近路段的防撞设计。建议桥梁跨河路段采用非镂空SS级防撞护栏,临近跨河路段的桥梁、路基采用非镂空SA级防撞护栏。 2、建议工程沿线在道路拐角、靠近敏感点及溪流路段设置“谨慎驾驶”警示牌,特别是跨河桥梁段,提醒车辆司机注意安全和控制车速,降低该路段交通事故的发生机率,保证地表水体水环境安全。 3、要求工程中的跨河段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初期桥面径流以及临近路基路面径流经两侧设置的截排水管汇集后,进入沉淀池(风险事故状态下兼做事故应急池,应采用防渗、防腐设计)。非事故期路面初期雨水收集、沉淀后,排入临近河道;事故时,桥路径流经事故应急池收集后交由专业部门处置。
| 风险可控 |
五、环评主要结论
新老07连接线(老07至广益路段)工程符合《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嘉兴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工程符合工程沿线涉及“三线一单”中环境管控单元要求,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国家产业政策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项目建成后,是南湖区南北向的新通道,本项目的建设能够增强南湖区内南北各乡镇的联系,打通七大公路,构建区域内的快速通道,促进南湖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工程在采取各项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后,符合“三线一单”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隔声降噪措施后沿线敏感点室内声环境质量得到了合理保护,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和《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要求;在采取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后能维持水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单位按照《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年修正)等有关要求,进行了公示,并充分了解公众对本工程的意见或建议,项目符合环评审批原则。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工程建设可行。
六、公众查阅环评文件的方式和期限
环评文件可到建设单位进行查阅;也可直接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咨询。
查阅期限:2023年4月11日~2023年4月24日。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内的敏感对象和保护目标,具体为:项目所在地周围大桥镇、南祥苑、水马南苑、天宁苑、亚澳花苑、平湖塘花苑等。
2、主要事项
(1)被调查者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的认可程度
(2)该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
(3)对建设单位环境信誉的满意程度
(4)对本项目的认识了解情况
(5)该项目投产后对当地居民就业、经济收入的影响
(6)对本项目最担心的环境问题
(7)该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
(8)对该项目建设的态度
八、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次公众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在附近的村委会、镇政府公开栏进行公示的形式征求公众对该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欢迎个人和团体单位通过电话等形式反馈相关意见和建议。
九、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起止日期为:2023年4月11日~2023年4月24日。
十、相关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浙江翠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1*******1 郁先生
建设单位:嘉兴科技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7 张先生
审批部门:嘉兴市生态环境局 0573-89993027 叶小姐
特此公告!
建设单位(盖章):嘉兴科技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