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艾草香,情寄清明团——余新镇中学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课

发布日期:2023-04-06 16:02 信息来源:区教育体育局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又是一年清明节,艾草碧绿,青团飘香。踏着春天的脚步,迎着扑面的春风,嘉兴市余新镇中学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堂充满浓浓艾草香的劳动活动课。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强青少年们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4月4日,校团委策划了一节劳动实践活动课—“悠悠艾草香,情寄清明团”。

指导老师们早早来到学校食堂为同学们准备做青团的原材料,把新鲜的艾草处理后打成了糊状,然后加入到由糯米和粳米混合而成的粉中,用力揉成艾草粉团。再用肉、豆干、雪菜、春笋切小丁炒成馅,又准备了豆沙馅料。在老师们忙碌的准备中,同学们有序地来到学校食堂入座。随后,副校长陶兴林讲解清明节由来及节日民俗、青团的制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同学们认真聆听感受的着节日的氛围。

简短的介绍后,陶兴林宣布青团制作活动正式开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动起手来,力气较大的男同学自告奋勇和面,女生把面团分成若干小团继续揉捏。同学们把揉捏好的柔软又有筋道的面团用手捏出碗状,开始包馅,馅料包入碗内,收紧虎口,轻揉成圆形,一个嘉兴的传统青团就包好了。有的同学按照记忆制作出了家乡青团不同的形状,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并进行讲解。有的同学开始大胆创新,对传统青团进行塑型,有的做成了圆饼形,有的做成了动物形状,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便有了各种奇怪、可爱的青团。这充分展示了余中学子既能动手又爱动脑的实践创新能力!

虽然这些青团有大有小,有些甚至还露出了馅,但是它们包裹着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呈现着同学们的努力与尝试。“今天太开心了!”“我要带点回去给我爸爸妈妈吃!”“我也要给我妹妹带一个!”活动后,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青团装盒、拍照、留影,嘴里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赞美声。“以前我只负责吃,今天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做,没想到做的这么成功,我真是太棒了!”

通过活动,获得“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价值体验,体会劳动过程的辛苦与创造美好生活的快乐。同时,小小的青团,寄托了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小小的青团体现了余新镇中学以知行课程夯实劳动教育,落实育人目标,构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以及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今天,你吃青团了吗? 不负青团,不负春光,不负青春!(倪徐燕)

1.jpg

2.jpg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