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2011年,嘉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嘉兴历史文化,提高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认识,推进“文旅融合”,中共南湖区委宣传部、南湖区文化和旅游局(南湖区文物局)和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文化影视频道联合推出了《跟着文物游嘉兴》栏目。
桥,是嘉兴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在跟着文物游嘉兴中,我们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桥,每座桥形态各不相同,也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与回忆。今天这座桥与烟雨楼遥遥相望,也默默见证了南湖畔的历史与发展,它就是大盐仓桥。
大盐仓桥位于南湖路,南北向跨盐仓河,是南湖边上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全长20米,宽6.9米。桥拱由条石纵联并列分节砌筑,东西两侧各有望柱10根,当中四根望柱上立有灯柱。桥额刻有:“大盐仓桥”和“一九五九年重建”字样。
浙江南湖文化旅游集团党支部书记 金蕾:盐仓桥过去是南郊进入市区的唯一道路,从市内到南湖老渡口也必经此桥。现在的南湖路,原来有盐仓街和高家湾两条路,由盐仓桥连接。1966年扩建南湖路时,合并为一条,改名为南湖路。元代名画家吴镇曾说过:“彪湖(今南湖)之上有盐仓桥。”可以说明早在元朝时,就有盐仓桥了。
这里曾经繁华过、也热闹过。对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言,只要踏上盐仓桥,记忆的齿轮便会有种倒回儿时的感觉。桥堍边的小平房,绢纺厂的老厂房,还有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一片斑驳。
大盐仓桥虽不长,但见证的故事远比我们想得多。
浙江南湖文化旅游集团党支部书记 金蕾: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 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时任嘉兴县长的王梓良,率县政府机关,从南堰经盐仓桥入城,恢复县治,并在城内与各界群众游行一圈,至体育场,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如今,大盐仓桥已渐渐地融入了“南湖天地”全新街区,看似无形胜似有形。成为南湖边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