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12 11:00 信息来源:区财政局

申灏委员、尚宏委员:

您在政协南湖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抢抓重大改革机遇 全力打造科创金融深度融合发展高地》、《关于大力推进我区科创金融改革工作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南湖区科创金融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高度重视该建议,与会办单位进行多次交流。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的工作进展

(一)加强平台建设,拓宽科创金融信息共享渠道。一是优化科创金融平台应用。持续深化“科融保”科创金融数字化应用平台,加强对企业培育驾驶舱、科技保、科创投等功能的完善,为科创金融提供数字支撑。积极推动平台浙里办上线,提升企业申请办理业务的便捷性。二是深化科创金融信息共享。坚持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依托院企合作联盟、银企双向对接活动和揭榜挂帅机制,搭建科创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支持产金双方探索技术共研、场景共建、成果共用的合作模式,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互动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强化科创金融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南湖基金小镇集聚优势,坚持“资本服务实体”理念,打造线上“基金小镇-投融圈”平台和70人规模的专属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投融资对接和路演会,有效畅通资本和项目对接渠道。2023年借助南湖基金小镇投融圈平台已举办投融资对接会议8场,帮助41个项目完成对接6.5亿元融资需求。

(二)推动金融创新,优化科创金融产品供给。一是组建科创天使投资基金。组建1亿规模科创天使基金,有效满足区内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融资需求,加强投资基金与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对接合作,加强市场化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效增强创业投资资本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二是优化科创金融产品供给。鼓励银行、保险、创投机构等金融机构,给予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资金支持,依据科技积分模型进一步丰富信贷、保险等产品种类,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科技贷”累计授信科技企业491家、授信总额57.88亿元。三是打通知识产权质押双线渠道。依托“蓝海红帆”知识产权党建服务品牌及南湖区知识产权中心质押登记窗口、各大银行科技支行网点,构建“一窗、多网、面对面”便捷化办理通道,办理时限平均提速50%。同时推进全省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工作,依托银行机构,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融资增信机制、试点免评估质押融资新模式,减轻中小微企业评估费用支出压力,已有5家企业享受试点“福利”。

(三)聚焦人才招引,完善科创金融人才体系。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引育工程。紧跟产业发展,大力开展靶向引才。聚焦智能装备制造、微电子两大区内主导产业,牵头谋划建设全市首个南湖智造产业学院,构建政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多元协同新机制。全年新增技能人才9218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197人,入选 “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高技能拔尖人才5人、浙江工匠和青年工匠14人、市级首席技师6人。深耕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新增博士后工作站3家,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8名。二是加强人才平台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科创湖区人才生态建设,“嘉湘里”人才公园一期——嘉湘人才驿站投入使用,“相湖星天地”人才综合体配套完善,南湖实验室一期竣工交付,标志性成果有序呈现。中国南湖青创城正式启用,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高校达成合作。新引进南湖陆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持续强化“2+2+X”科创平台布局。三是加强人才服务实事落地。累计举办产业科创人才雁阵联盟活动11场,促成成员间合作项目11个,研发金额超2600万。人才服务实事之一人才企业“守法贷”项目核准信用额度超1.3亿,放款8700万元。新增4家人才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列全市第一。

(四)加大政策支撑,优化科创金融发展环境。一是强化外资政策扶持。印发《南湖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操作细则(试行)》,强化外资招引,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产品和企业,助推南湖区科创金融发展。截至目前,首支QFLP试点基金已落地南湖基金小镇并完成备案。二是加快配套政策落地。积极向市级部门争取科创金融政策支持,组建南湖区科创金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凝聚部门合力,全力推进南湖区科创金融建设工作。三是深化产品模式创新。出台《南湖区科技型、人才型企业保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科技型、人才型企业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创新推出银行、担保、保险三方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科技型、人才型“轻资产”企业融资门槛,提高了融资可得性,已发放保证保险贷款400万元。

(五)强化企业培育,提升科创金融发展质效。一是加强创投基金的引导。充分发挥红船母基金引导和放大作用,下辖子基金10支,累计投资金额超50亿元,推动了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等优质企业项目蓬勃发展。与容亿基金合作设立容湖、容江等子基金,培育优质创新企业30多家。二是加强科创企业上市培育。严格按照“七个一批”重点拟上市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挖掘,及时将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经营业绩优、发展前景广的企业纳入上市后备队伍中,加强后备库动态管理,实行每季度更新。现有50家企业纳入嘉兴市“七个一批” 拟股改上市后备企业库名单,其中科创企业占比88%,拟上市后备科创企业队伍在逐步壮大。三是推动科创企业上市。加大对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的金融支持力度,全区现有7家已上市企业中科创企业占85%。去年12月,南湖高新区、南湖基金小镇分获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资本市场服务工作站的首批授牌。今年已新增报辅导企业1家,完成股改1家;目前,有过会待发企业1家,在会审核2家,报辅导4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总结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金融服务科创力度,推动科创与金融深度融合。

(一)进一步完善科创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持续推进“科融保”科创金融数字化应用平台在“浙里办”上线,加快实现业务办理便捷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推进基金小镇投融圈平台建设,切实发挥资本纽带和资源链接作用,推动基金小镇与各园区、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服务科创企业覆盖面,增强资本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助力科创企业加快转型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统筹推进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的建设工作,积极开发契合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产品。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推动知识产权运用成果转移转化。

(三)进一步完善高端人才引入机制。把握海外引才新形势、新要求,支持用人单位与高端猎聘机构开展合作,出台高端人才薪资补贴、海外专家来华费用报销等政策,推动全球优秀人才引进落地。完成嘉湘里人才公园二期项目招标并启动建设(年底),擦亮“嘉湘里”人才生态品牌。全年注重本土人才发掘遴选,做大高层次人才“蓄水池”。

(四)进一步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强化基础培育。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倍增计划和“凤凰行动”计划,加强上市后备科创企业资源库建设,通过全面摸排、动态管理、“梯次培育”精准助力,进一步将基础培育做实做细。发挥科创金融(资本市场服务站)作用,加强优质企业的孵化培育和分类支持,充分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培育作用,进一步畅通企业上市融资渠道。


(联系人:沈心漪,联系电话:82838373)

嘉南财函〔2023〕3号关于对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答复.pdf


嘉兴市南湖区财政局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