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王钧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丰富青少年体育运动服务设施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市体育部门和南湖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体育工作以贯彻落实省、市政府体育民生实事工作部署为主线,加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努力推进“10分钟健身圈”建设,推动我区体育事业发展。
一、南湖体育现状
1.南湖区以建设“健康浙江”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以增强群众体质为出发点,以巩固省体育强区、省“四提升四覆盖”工程示范区和市、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健身活动扩面提质。作为省体育强区,全区4个镇、7个街道先后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镇、省级城市体育先进街道;28个社区相继跨入省级体育先进社区行列。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四提升四覆盖” 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示范区。
2.各镇、街道100%镇村建有标准篮球场,100%行政村有健身苑点, 100%的社区利用居民住宅区、城市公共绿地配建相应的健身设施。以“两场一室一中心”和“一场一室一路径”为重点,各镇建有篮球场和室内外文体中心、健身苑点,实现了省小康体育示范村建设工程的全覆盖。南湖新区凌公塘生态文化体育公园已列为省级体育公园,嘉兴国际网球中心曾为第十四届省运会网球比赛场地。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百人以上企业基本都有一个以上体育活动场所。
3.根据2022年省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要求,对辖区内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统筹布点设置,2022年全面完成了省级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工程8个(体育设施进公园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2个、笼式足球场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百姓健身房3个)和市级体育类民生实事工程“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10个、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全区已建成“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43个。
4.积极有序地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办学社会效益,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根据市政府文件要求,成立区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南湖区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申请的通知》、《南湖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开放学校、开放场地设施、开放时间、开放对象、开放制度、开放工作量化考核等内容。并通过南湖教育体育公众号、南湖发布公众号、嘉兴日报、南湖晚报、读嘉、小新说事、嘉兴第九区、嘉兴综合广播、嘉兴发布公众号等媒体,对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文件精神和内容进行广泛宣传,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氛围。统计2023年全区共有28所公办中小学38个校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场地有田径场、足球场、体育馆、室外篮球场、乒乓房及室外体育设施等,全区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有序开放,开放率为100%。开放项目涉及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走等。
5.进一步优化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服务。根据区、市领导建议,更好的为全民健身服务,落实好嘉兴市全民健身保障条例,让百姓健身更有获得感、幸福感。5月8日对38所开放校区召开部署会议确定5月10日全面向社会开放后,5月24日再次举行了优化服务推进会议,推进部署学校场地开放的值班制度、电子扫码进校、场地亮化工程等便民举措;为了使居民进校更便捷,健身更科学,运动更安全,特别出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进学校开放场地服务方案,协助学校管理,指导居民科学健身。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我区体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规划还未落实;网球中心作为南湖区唯一的大型体育场馆,场地利用率和老百姓参与率、满意度有待提高。二是南湖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6平方米,远低于全市人均2.61平方米;老城区的6个街道由于客观因素,建设体育场地的空间不大。三是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问题仍然突出。“小眼镜”“小胖墩”“抑郁症”等身心健康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阶段南湖区教育体育局、南湖区财政局、南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湖分局等将根据您的建议,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积极配合市体育局在我区选址建设新的体育中心。
二是大力推进各主体建设全民健身中心,今年新丰镇汉塘城市客厅、东栅新区市民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达6.5亿元,我们也将继续推进其他主体积极规划建设全民活动中心或体育场馆。
三是借助城市有机更新,推动老城区运动场地建设。2022年,南湖区三个老旧小区3869户居民以100%的签约率完成征迁工作,三个更新区块拟新建商品住宅25.5万平方米,配套新建运动场地6000平方米。目前,中心城区6个街道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有533个,涉及居民6.7万余户,城市有机更新的潜力巨大,老旧城区体育运动场地提升空间巨大。
最后,我局再次感谢您对我区青少年体育健身服务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相信,在您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大力关心下,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做好各项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工作,做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让更多青少年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努力打造好“10分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推进“健康南湖”、“首善之区”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感谢您对我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体育局
2023年6月5日
(联系人:郝东华,联系电话:0573-8209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