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钱琴飞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固废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升固废治理水平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固废信息化工作成效
近年来,南湖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有关要求,不断加强工业固废环境监管,进一步提升我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一)完善工业固废信息化管理。在工业固废管理方面,南湖区在“浙江省固体废物监控平台”迭代升级背景下积极完善企业基本信息及工业危废管理计划填报的审核指导工作,全面实行电子转移联单制度。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通过企业基本信息审核917家,完成2022年度管理计划申报备案776家。同时,不断强化一般工业固废的全过程闭环信息化监管,在嘉兴市一般工业固废信息化监控平台注册并投入使用的各类相关企业共计1255家。固废监控系统运行以来,不断优化,为实现“产废环节无盲区、运输过程无漏洞、处置范围无死角”的闭环监管目标,实现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转移、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另外,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全区33家重点产废企业的“浙固码”终端、视频监控联网工作均已完成,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2022年,南湖区圆满完成市对区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利用处置率100%的考核任务。在生活垃圾信息化管控方面,2021年起,具备十四大功能模块的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数字化技术,打造垃圾分类“最强大脑”,逐步实现垃圾投放溯源、清运车辆收运跟踪,数据分析挖掘等方面的功能。另外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以“垃非”系统为有力抓手,有机融入人员角色化、设施可视化、痕迹数字化等管理模块,实现了对农村生活垃圾“分、收、集、运、处”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确保各镇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2022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到100%。由于相关工作突出,南湖区于2022年获评全省首批县域“无废城市”。
(二)拓宽信息化系统应用。依托全域无废城市创建工作,南湖区创新绘制“无废地图”。利用无人机航测和人工智能技术全局动态掌握全区固废情况,实现固废监管精细化和监管对象的精准定位,有效解决传统人工模式发现能力时空局限问题。基于无废智慧监管“1+5+6”多跨协同架构体系,打通固废监管的多维数据共享互通壁垒。同时,建立了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业务处置预案,健全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出台《固废问题处置预案和行动指南》等标准文件,形成有据可依、指令精准、行动高效的固废问题处置模式及综合考评“一本账”等制度创新。同时依托处置端嘉兴市固废处置中心搭建的“禾小微”智慧云平台,构建了小微产废企业“企业自主纳入、管家规范指导、多方合作协调、安全转移处置”的危废处置数字化管理四项机制,可实时掌握处置情况,实现精准管理。同时南湖小微平台还自主研发了危险废物分类回收箱(桶),实时将危废重量传输至云平台,实现产废企业分类智能投放,为创造小微治理打造“南湖样板”。
(三)抓好固废源头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好马需配好鞍,为配套抓好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产废端和利用处置端固体废物终端治理能力及管理水平。2020年以来南湖区投入资金15亿余元,新增固废处置能力76.92万吨、填埋能力14.4万吨。建成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可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处置中心、飞灰填埋场等5个重点处置设施项目,固废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积极构建“危废不出市、固废不出县”利用处置体系。同时以清洁生产、“无废工厂”等工作为抓手,推动企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提升产废端管理水平。2022年,成功创建市级“无废工厂”4家,区级“无废工厂”13家。并鼓励企业自行处置危险废物,其中卫星化学利用长征火箭喷射器的技术对焚烧炉炉头、喷枪和燃烧器进行改造,处置每吨重组分产生焚烧残渣从6.36kg降低至3.01kg,下降约50%;敏惠上线电镀线镍在线回收项目,每年约可回收硫酸镍60吨,降低污水处理的环保压力的同时,预计每年可减少约700吨左右电镀污泥产生量;加西贝拉实施污泥干化和集中供油项目,减少处置费用130万元。
二、存在问题
固废信息化监管的体系和手段已经基本建立,但是后期的管理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功能。调查发现,一是国家层面虽然鼓励固废减量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但是具体优惠政策还不够明朗,导致属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同时企业投入意愿也不强。二是固废信息化系统智能化程度还不足,功能建立在企业主动填报的前提下,是类似于记账、调度式的系统,无法执行智能研判、校准比对等精细化管控措施。三是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管理体系还未建立,距离固废管理全程可追溯、全程留痕迹的信息化管理目标尚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的信息化监管,一是完善固废基础管理数据库,为下一步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基础分析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二是进一步优化全过程监管,探索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管理体系。并配合上级做好制度保障。三是物联网等技术探索建立信息化追溯能力,依托5G、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监控和追溯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衷心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
2023年5月26日
(联系人:董 韬 联系电话:0573-899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