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专项清理,迎亚运护水先行

发布日期:2023-07-17 10:51 信息来源:新丰镇

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繁殖性很强,极易破坏当地水生态系统,村民打捞误食也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期,福寿螺繁殖迎来高发期,竹林村水域普遍存在福寿螺生长情况,为进一步保护水生态环境,切实控制福寿螺危害蔓延,竹林村迅速部署,积极开展福寿螺清除行动,对河道两旁等重点区域的福寿螺进行全面清除。

上门宣传,提高村民清螺意识。

党员志愿者沿着许车浜、徐祥木桥港、竹林港等重点水系,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向沿岸的村民宣传福寿螺的危害、螺及卵的形态、防治方法等内容,邀请村民们一齐参与到巡螺、灭螺的工作中。

生态巡河,发现螺卵踪迹。

民间河长朱师傅在常规巡河中发现,许车浜水系周边的生态木桩上,有很多粉红色的福寿螺卵,走近也能看到吸附在河堤上的大颗福寿螺。朱师傅及时将发现的情况上报给村工作人员,竹林村第一时间组织开展辖区内大型水系的清螺专项行动。

集中培训,掌握清螺小技巧。

“福寿螺的个头比田螺大,椎尾平而短促……”“可以采用插杆诱螺产卵、稻田养鸭等方式对其进行清理”,行动开始前,竹林村开展了福寿螺介绍及防控防治宣传培训会,工作人员向清螺志愿者们讲解了如何辨别福寿螺,防治的具体措施以及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螺的大量繁殖。

齐心协力,开展清螺专项行动。

志愿者们顶着烈日,采取多种方式对福寿螺进行清理,例如在岸边放置竹编和棕榈树叶吸引福寿螺攀附,使用网兜打捞吸附在堤岸周边的螺等,不多时便捕捉到满满一桶。随后志愿者们登上船只,绕着河道沿岸,将吸附在生态木桩上粉红色螺卵碾碎后,铲到河道,让生态河堤恢复本色。清理结束后,志愿者们在南瓜地里挖坑,倒入满桶的福寿螺,撒上石灰粉,就地填埋。

下一步,竹林村将继续强化宣传动员,加大巡查力度,发动群众广泛参与,通过人工清除等措施,努力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保障水生态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