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效落地实施,需要有能够真正理解它、执行它的“新”教师。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概念、新要求,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切实将新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精准把握和领会新课标的内容和主要变化,提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力和落实新课标的实践力,嘉兴市清河中学完善教师校本培训计划,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全方位入手,提前谋划“新课标”落地方案,多维度开展专题培训。
维度一:专家引领。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课标修订的主要突破和变化进行深度解读。邀请研训中心魏林明书记来校做了《新课标时代,教师学习如何为?》的专题报告,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方针出发,强调了新课标时代教师学习的“应为”、“可为”和“如何为”。
维度二:同伴互助。重点聚焦新课标体现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分组研讨、交流分享等方式,帮助各学科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进一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教学方式,适应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维度三:案例分享。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与评价建议、学科教学实施中的重点难点解析和案例分享的方式进行培训。科任教师们对课程标准有了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方向,把新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为不断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维度四:技术支持。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建议等方面,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深刻理解“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强化“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切实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必须时刻做到心中有“标”,以理论指导课堂,将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着力构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效课堂。
新课标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加准确理解和掌握新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进一步转变自身教学观念、角色和行为,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指明方向,提升专业能力和整体水平。
学好新课标,用好新理念,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嘉兴市清河中学全体教师将深耕教学,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徐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