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近日,“八八战略”与嘉兴实践研讨会举行,会上发布了《“八八战略”与嘉兴共富实践十大案例》,南湖区有3个“共富体”“创富体”被写入案例。
经济活力哪里来,发挥主观能动性。近年来,南湖区持续打造“共富体”“创富体”。
在“共富体”方面,企业与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社会组织之间搭建合作平台,依托传统特色产业优势、结合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通过盘活土地、农房、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推动群体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在“创富体”方面,则通过工资增长机制、股权激励等方式提升员工福利保障水平,通过员工关怀、配套服务等形式提高员工幸福感,把“蛋糕”分好,在推动群体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方面提供南湖样板。
探索“共同富裕联合体”发展新路子
“共同富裕联合体”是作为“农文体旅”“社企合作”“产销一体”等多种形式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依托共同富裕联合体,可以有效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促进周边就业增收,实现农民经营更好、腰包更鼓、生活更美的共富场景。”南湖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湖区的共同富裕联合体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发展新路子,尤其是在推动农民富足的道路上,通过抓好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南湖区潜福食品有限公司(福良蜗牛合作社)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蜗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成功打造出“潜福”牌白玉蜗牛,带动七省一市525户养殖户养殖,实现每户养殖户增收10万元到30万元不等。
小小蜗牛如何爬出一条农户共富路?该合作社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通过“共富工坊”抱团发展、“共富车间”提升标准、“共富学堂”推广技术。据了解,该合作社建立了“技术骨干+社员+养殖户”的三级“共富工坊”梯队框架,实行“党员带社员、社员带群众”的党群创业帮扶机制,合作社与成员签订蜗牛收购合同,采取市场浮动价与保护价相结合的灵活定价模式,既消除成员养殖的后顾之忧,又激励成员养出高品质蜗牛。企业的“共富车间”还充分吸收周边低收入人群和就业困难人群就业,实行固定用工和灵活就业方式,形成一企带多户、一户多增收的致富共同体模式。
此外,南湖区各企业还纷纷践行社会责任,助推全民共富。以南湖区余新镇志明家庭农场为例,该农场依托“慈善田园共富基金”,每年以助困、助残、助学、助医等多种形式为所在村困难群体提供资助。今年春节前夕,首笔共富金3.4万元发放至24名农村特困人员和困难学生手中,年内还将从种植利润中累计拿出不少于6.5万元用于精准帮扶。
聚焦民营创富,优化收入分配享富
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南湖区积极构建以劳动价值、创新创造为核心的薪酬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员工实现“劳动报酬+股权激励”“人才培养+技能致富”“员工关怀+配套服务”多元增收。
通过建立定期调薪机制,职工除了每年的常态化调薪外,还可以通过岗位晋升、薪酬调整、推优入管理层等方式晋职加薪,实现员工薪酬的持续合理增长;创新开展股权激励,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公司核心、骨干员工及为公司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员工予以股权激励奖励,同时推出技术激励制度,实现以技术换股权、员工变股东;建立健全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提升员工学历水平和职业技能,增强致富增收技能和本领;建立工匠培育体系,优化“现代学徒制”,推动职工实现“技薪”双赢,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技能比武、工匠之星评选等活动,激发员工创新争先意识,为职业发展、增技扩收提供有效保障。
以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得益于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制度的不断健全,近年来,该公司技能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大幅提升、活力充分释放,技能致富在全省领跑争先,目前已成功入选全省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
该公司创办设立的专属线上学习平台——卫星商学院,开展“内训师”“五星班组”等3800多门精品课程,确保每名员工每年至少接受12次培训,已组织各类培训1500余场次,培训4.6万人次,通过技能等级晋升,员工们实现了职位晋级、薪资提升。
同时,建立工匠培育体系,优化“现代学徒制”,选评技术导师148名,通过每名导师结对3到6名技术学徒,并将“师带徒”团队工作实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导师、学徒共同提升技能水平。
“企业员工创富体”作为新兴概念,在共同富裕建设、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在发展由全体员工共同创造、成果由全体员工共同分享的理念下,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探索构建的“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将企业发展与员工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企业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和员工职业增技、就业增收、从业增爱,通过发展红利与员工共享,做到了让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产业和社会,为探索共同富裕企业助富的实践路径作示范、作表率、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