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已经来临,很多农民遇到了除草药害严重的情况,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些除草建议……”在嘉兴市南湖区净相农机专业合作社,王勤正在通过直播为农民传播农业技术。
王勤今年38岁,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净相村人,南湖区五届政协委员,嘉兴市南湖区净相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勤从小生长于农村,父亲早年间从事拖拉机管理方面工作。2012年,自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毕业后,王勤选择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做农机工作。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和父亲一样,一头扎进这片土地里就再也离不开了。同年,王勤成立了净相农机合作社,经过11年的发展,合作社发展成绩喜人,目前自有田亩1800亩,拥有22台大中型农田拖拉机、5台高速乘坐式插秧机、7台农用无人机、1个育秧大棚和各类配套大中型农机具80台套,作业面积每年达到3万亩。
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停下王勤思考的脚步,当前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迎来了新风口,数字助农已经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发展方向,短视频直播等技术不仅拓宽了农产品上行通道,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农具”,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直播+农业”经济让王勤找到了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方向。2023年4月,王勤开始触电短视频直播,并牵头委员工作室创新打造“云上新农人”共富项目,以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传播农业种植技术。
学习直播的过程并不容易。一开始,王勤感到很紧张,她像老师备课一样,把要直播的农技知识整理出来,再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民们都能听得懂、记得住。为表达流畅,她时常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播讲话。为确保每个镜头视觉最佳,她一个动作要练上几十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勤的不懈努力下,三个多月的时间平台粉丝就达到了4000多人,基本每天都会更新一个农业技术服务短视频。目前,她已在抖音上传了100多个短视频作品,获赞3.2万。同时,王勤还坚持每周定时直播,与粉丝交流农机及育秧等农业生产问题。
“我觉得自己站在了农业发展的风口。”王勤说,随着短视频直播越来越熟练,她发布的视频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拖拉机筑梗到水稻成品秧苗再到无人机秧苗防病作业,内容始终围绕着农业技术这一核心,传播农民易懂,实用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
开通直播账号以来,让她感受最深的就是,“短视频直播这个平台太好了,它可以让我们整个中国农业发展得更快,因为无论是农业技术还是先进的理念,都可以在平台上快速传播,这是其他媒体无法做到的。”通过直播,不仅提升了农技创作者与农技需求者的配置效率,让观众看到真实、即时的农业生产场景和农技操作过程,并连接农技创作者和受众直接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不同禀赋、地区的受众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农技。另一方面,也让王勤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变现”,有两名附近的农机手看到抖音上的短视频后,主动联系到王勤的合作社应聘,解决了合作社农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同时外地的种粮大户与农业公司也通过抖音平台纷纷找到王勤,计划签订育秧合作订单,进一步拓展了机械化育秧服务范围。
“通过直播平台,农业订单尤其是育秧合作订单大大增加,虽然目前合作社的育秧产能还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但也让我打开了新思路,目前整个南湖区也有很多我这样的育秧中心,我可以通过与周边育秧中心合作,共同接单满足订单需求,实现合作共赢。”王勤说,目前她正在着手建设工厂化育秧中心,计划总投资710.5万元,建成后不仅能有效缩短育秧时长,并且减少病虫害对秧苗的侵扰,有效提升秧苗的质量,为后期机械化插秧创造良好条件。
乡村振兴呼唤更多返乡创业“新农人”。数字经济与农业的碰撞让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在以往的农村农业话题中,农村的年轻人大都希望“跳农门”,向往着大海、都市,推崇“诗和远方”之类,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向前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机遇,农业农村正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具备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促使更多人作出了“到农村去”的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