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下午,新丰镇中心小学在艺术楼三楼开展了“萌龙拜年 年味相传”一年级项目化主题游园活动,由一年级全体老师组织、筹备。
为扎实推进“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次游园活动通过创设“春节拜年”的情境,综合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劳动等学科知识和生活能力,进行跨学科综合性测试,赋予孩子们回归生活,应用知识的机会,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课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生活的乐趣。
【拨时钟,新年计划我来定】
当时光将新的一页翻开,我们都会有新的憧憬、新的作为。早做计划、早立志向,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这才是新年最好的愿景方式。
“叮”——孩子们被春节的闹钟声吵醒了。新年的第一天,孩子们运用“整时”的数学知识和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熏陶的“制定计划”观念,通过拨动小时钟,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个新年计划。
六点早早起床是准备去干什么呢?原来八点要和爸爸贴春联,九点和妈妈出门置办年货,十一点还要准时出发去拜年呢!真是年味儿满满的一天啊!
【拓年画,春节装饰我动手】
洁白的窗棂太素淡了,玻璃外面冬日的景致也显得惨淡,得装点些红彤彤的颜色才显得热闹。这时,“妈妈”拿出一叠红纸,让孩子们想办法装饰一下,给家里增添一份年味儿。
在六年级哥哥姐姐的引导下,孩子们四人一组,运用在美术、道德与法治、劳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动手拓印年画。
瞧!单调的黑色和金色,一经孩子们的手落脚到红纸上,立即就有了神采,一张张福字、一只只小龙……在窗棂上铺展开一派人间喜乐。
孩子们的祝福从心头流入笔尖,将浓浓的年味儿汇聚。
【去拜年,祝福的话儿我来讲】
“从来年是有情日”,拜年的习俗或许有变,但情意总归不减;形式也许革故鼎新,但情感永远浓郁升腾。
“去拜年,祝福的话儿我来讲”活动门口,由六年级哥哥姐姐扮演的“爸爸”“妈妈”早已等候着小朋友们的到来。“爸爸”“妈妈”在情境式的演绎中为孩子们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拜年礼仪——男子作揖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女子则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压手,并引导孩子们对长辈要说些祝福的话,提醒他们礼貌用语。
推开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外公”“外婆”全都在,真热闹啊!孩子们赶紧上去找到一位长辈,大声表达祝福,还得到了长辈们寓意着吉祥的小礼物呢!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长辈和晚辈之间,彼此祝福的传递,散发出绵延千年的文化馨香。
【同欢庆,我为家人唱首歌】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饭热菜香,团聚的欢声笑语融成一处,孩子们用童稚的歌谣欢庆新春。
听!一首首《隆咚锵》,敲响了“锣鼓喧天辞旧岁”;一曲曲《新年好》,唱出了欢声笑语迎新年。孩子们敲着锣,打着鼓,载歌载舞,将年味儿洒满校园。
无论是从长辈手里接过红包,还是孩童口中吉祥的话语,讨的都是新年彩头,送出的都是美好祝福;无论是在红纸上拓印年画,还是同唱一首欢庆的歌谣,体验的都是春节年俗,焕发的都是文化新生。
此次游园活动,创设了具有真实感的人间烟火,还给一年级的孩子们一个年味满满的童年,也成为助推“双减”的润滑剂。最后,谨以此次活动,祝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存远志,常读书,乐交友,惜四时。欢笑尽娱,乐哉未央。(撰稿人:马舒慧 终审:庞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