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展评,激扬学习力——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举行新教师展评学习专题培训

发布日期:2024-03-20 16:04 信息来源:区教育体育局

新课程、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让新教师尽早理解学导课堂,如何实打实地推进?3月19日,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举行新教师展评课堂专题培训。38位新教师、相关处室负责人及校级领导参加活动。

展评课的模样

展评课是咋样的?走进数学教研组长徐芳执教的《3.1同底数幂的乘法(1)》展评示范课,来细细观课:一张预学单,由类比旧知到引出新知,由仿佛已知挖掘确实未知。拾级而上,从具体例子出发,经历观察、发现、归纳、一般化,最后得到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时,通过精心选题,一题多变,巧妙对书本例题进行改编变式,在“思维体操”练习中,实现思维由低阶到高阶提升。

好的设计加上充分地预学,展评就呼之欲出了。看,那一只只举起的小手;看,表达自己判断的个性手势;听,展示的同学说“我有5种或15种分类”;听,徐老师简洁而温暖的点评;哦,还有,挠挠小脑袋,表示自己还有不同看法的质疑者……

展评课的肌理

在看似水到渠成的展评背后,到底有无“秘方”?十多年一以贯之探索实践并深耕展评学习的副校级领导陈振玉来一一解密。

其一,为什么课堂要展评?要让学真实发生,激发培育学习力、成长力。自南湖区2011年启动“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学教方式变革”教改行动以来,学校积极响应,聚焦“展评学习”课堂转型,走过了风雨兼程的十年光阴。“教师少讲智慧导学,学生勤学大胆展评”,如今在很多课堂上变成常态。以学定教,才是教学的本质。

其二,展评学习有无一般流程?有。前端学习是起点,展示评价是过程与状态,整理延展是结果。在这个由独学、互学、群学构成的系统里,主体是学生,教师是隐身幕后的编剧,是运筹帷幄却云淡风轻的导演,是本色出演的配角,教师的职责就是促成学习的真实发生。

其三,展评学习有无技术可言?在十余年沉潜其中,学思践悟,学校提炼了一整套关键技术。在这本秘笈中,既有如何倾听,如何举手,如何讨论,如何说话等实用技术,也有多种支架技术。展评学习之与南湖区学导课堂核心要素,展评学习只与近年来追求教-学-评一致的命题思路,殊途同归,都在追求“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学会,会学,善学”的境界。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欲的思考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听讲座,听听青年教师如何理解展评学习和展评课堂吧。实物投影呈现了密密麻麻黑笔红笔的观察记录与思考。

数学组汪雅慧老师惊叹于徐老师精心设计的大单元教学的预学单,认为这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或暴露困惑的基础;同时,徐老师大手笔,用了二十多分钟时间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交流于评价,做足了“学”的文章;在学完本课时,用回溯单元目录的方式,实现整理延展,使课堂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科学组朱慧雅老师觉得展评课真正诠释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要义,以生为本,不仅体现在课堂主要组织学的活动,也表现在尊重学生的见解,包括尊重学生质疑与困惑的权利。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学与思的浓郁氛围中,副总校长彭海华推荐青年教师本学期共读的助力书《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项目化学习是以素养导向,培养合作学习、综合能力、高阶思维的真实学习,它以“灵动的学习”,促进学生“完整的成长”。她希望青年教师研读课标,精读助力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撰稿人:叶凤玲  终审:彭海华)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