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发力新质生产力“新赛道”

发布日期:2024-04-02 08:31 信息来源:南湖区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昨天,记者从南湖区发改局获悉,南湖区成功创建第三批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这也是本批次全市唯一一个以全域作为发展区域的试点区域。

记者了解到,南湖区两业融合发展基础良好,微电子、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齐头并进,2023年全区GDP总量实现1001.92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数字经济综合评价连续4年跻身全省十强。

“制造”+“服务”

焕发澎湃新动能

依托产业集群优势,近年来南湖区深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微电子、特种新材料、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产业融合初显成效,累计创建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示范14家,神龙电气、加西贝拉“加科优服”综合服务平台分别入选浙江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

以加西贝拉“加科优服”综合服务平台为例,该平台从2017年起打造,是加西贝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创新载体。

在“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该平台自搭建以来,提供“机器人+”自动化数字化整体应用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陆续聚合了众多国内外机器人品牌及其气动、视觉、工控、末端执行器、工业物联等品牌资源,并和省内科研院校、协会联盟展开合作,每年对接、服务的企业超300家。

像加西贝拉这样的两业融合标杆企业,在南湖区发挥了“头雁”作用,打通上下游全价值链,不断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跃升,成为政府部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桥梁,展现了两业融合发展新成效。

“在两业融合大潮中,现代服务业不断为制造业赋能,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创新水平、研发能力、高附加值产品和新商业模式等方面。”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湖区的科技创新优势明显,研发投入强度连续14年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荣列中国创新百强区、科技创新百强区。同时,产业平台进一步跃迁提升,嘉兴科技城获批3项国家级称号,拥有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微电子产业平台两大省级产业平台,基金小镇、云创小镇连年获评省级优秀。

从目前来看,南湖区两业融合正稳步推进,培育省、市“两业融合”试点各1家,创建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示范14家,与此同时,辖区试点企业模式特色鲜明,涌现出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柔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

例如,卫星石化探索“智慧制造+创新研发+客户服务+员工培训=高质量发展”融合模式,入选嘉兴市市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加西贝拉探索“制冷压缩机‘协同研发制造+供应链能力提升’全过程全领域服务新模式”,入选省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

“345”体系

打造两业融合“南湖样板”

为打造全省“研发设计+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区,南湖区编制实施了《嘉兴市南湖区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建设方案(2023—2025年)》,总体思路是立足南湖区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构建四项融合发展机制,培育五类融合发展主体,打造“345”两业融合建设试点体系,探索研发设计与高端制造有机融合、生产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高效融合、产品与服务集成融合等两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

所谓“345”体系,指的是探索三大产业融合新路径、构建四项两业融合新机制、培育五类两业融合新主体。

三大产业融合,分别为微电子“研发设计+高端制造”有机融合、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新材料“专业化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集成融合;四项两业融合新机制是从管理创新、人才培育、要素保障、统计评估等方面为两业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从单一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模式转变,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该负责人称,根据方案,下一步南湖区将紧抓五大重点企业培育、推动五大重点项目落地、促进七大重点平台创新转化,有序实施试点建设方案。同时,持续加强两业融合组织保障、要素保障、政策保障和宣传保障,全方位推进试点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