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550508/2024-186958 | 公开分类 | |
发布单位 | 大桥镇 | 发布日期 | 2024-05-20 |
文 号 | 主题词 |
“这棵银杏树,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了,枝叶繁茂,是我们这里的‘幸福树’。村里老百姓没啥事时都喜欢搬一张毛竹椅到树下来吃吃茶,领领世面,很是热闹。”在大桥镇由桥村,有一棵古银杏树在村口静静守望。农忙之余,村里的人们总喜欢坐在树下聊天、交流,对于由桥村的村民来说,这棵古银杏是他们生活的印记,四季更迭,古树见证着由桥村从环境整治重点村到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的美丽乡村发展变迁。
2023年,大桥镇人大持续深化基层单元建设,为进一步建好、管好、用好代表联络室,充分挖掘联络室“一室一品”特色,借助古银杏树的人气,在由桥村人大代表联络室成立“银杏树下议事”品牌,将联络室联系群众的地点延伸到了大树下。一棵古树,几张凳子,一本民意记录本,由桥村的这棵银杏树成了村里听“民声”、解“民生”的重要场地,群众和代表的沟通交流也愈加“零距离”。
一、“银杏树”搭建民意畅通“直通车”
“最近天气变暖了,来这里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小龙宫和星空露营基地这边得多放几个垃圾桶”,“村头那个路灯晚上总是一阵一阵亮,走路骑车不是很方便,魏书记,要安排人来看看是不是接触不良”……4月20日这一天是联络室的联系选民活动日,人大代表和村民们又聚在古树下围绕五一游客接待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好建议好想法频出。而这只是联络室活动的一个缩影。
自“银杏树下议事”品牌初见成效后,来坐的人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关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还是文化活动等,都可以成为议事的主题。代表们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将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整理成意见建议反映到各职能部门,也让问题的流转更为迅速。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联系选民活动4次,专题议事12次,累计接待选民42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8条,为群众办实事16件。在“银杏树”下收集民意,人大代表多了一条收集社情民意的“快车道”,同时,群众向人大代表反映“急难愁盼”问题,也多了一条快速解决的便捷途径。
二、“银杏树”架起温暖帮扶“连心桥”
为让更多的代表参与到品牌建设中,自今年3月起,联络室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引领作用,在强化代表选民联系的基础上,拓宽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的新途径,积极开展“银杏互助”帮扶工作。开展之初就组织了“牢记为民情怀 办好民生实事”的主题交流活动,镇人大代表陆荣法从“如何发挥先锋引领示范、激发群众工作积极性、引进社会资源”等方面作经验分享,为联络室有效推动代表履职工作提供了“互通桥梁”。
在联络室,每位驻站代表像银杏叶一样,“落脚”在由桥村的各个角落,他们走进村民家中,耐心聆听,细致询问,确保每一项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在一次走访中,代表们得知村民高大娘身患帕金森病,生活起居极为不便,尤其是手洗衣服体力消耗大。怎样能帮高大娘一把?在代表们的发动下,一台崭新的洗衣机送到了高大娘的家中,志愿者还会定期去老人家里帮着晾晒,改善了老人的生活质量。这只是“银杏互助”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在由桥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爱心助学、“对点式”慰问、提供助残就业岗位培训、认领困境儿童微心愿……联络室的驻站代表和村干部、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三、“银杏树”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由桥村种植、养殖规模扩增,一批“新农人”依靠专业知识逐梦乡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如何搭好平台,助力加快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幸福图景,让更多的“新农人”领跑共同富裕路成了驻站代表思考的方向。结合村内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银杏树下议事共富方案、谋划建设共富农场和共富学堂、回引乡贤能人,盛丰生态农场、八零后家庭农场、红美人采摘园、七彩山鸡农场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主体催生农村发展新模式,成为了由桥村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联络室的助推下,一支由返乡创业大学生、农业专家、农场主组成的“新农人”共富志愿队凭借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市场眼光,瞄准电商直播,组织互动交流及直播培训方案,深入田间地头,详细讲解直播技巧、农产品营销策略以及农业技术知识,在田地里架起直播间,让农产品成为“网红尖货”,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农产品区域特色品牌。
通过创新议事方式,联络室成功搭建了民意沟通、社会帮扶和共同富裕的桥梁,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