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颜色;教育就是你每前进一步,我们都会为你鼓掌欢呼。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师融合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推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从而为特需儿童提供适宜教育服务。2024年5月23日,嘉兴市融合教育教学协作组第六次下校服务暨言语语言康复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嘉兴市第三幼儿园南湖新区园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嘉兴教育学院特殊教育教研员鄢丽芳、嘉兴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时美玲、南湖区教体局教育科科长陈备、各县(市、区)特殊教育教研员、嘉兴市融合教育教学协作组指导教师及南湖区中小学(幼儿园)融合教育教师代表。
一、聚焦课堂,全纳支持
教育,不只是滋养每一个稚嫩的生命,更是唤醒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都应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壤。嘉兴市第三幼儿园园长卜锦莲以《融爱于心 融育于行》为题,从健全组织架构,点面辐射,赋能师资,到资源配置多元融合,展示了幼儿园融合教育新样态。
张静莹老师以绘本故事《换一换》为线索,创设同伴互动交换游戏场景,在游戏难度的逐层递进中调动幼儿发音气息能力,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达表现,在与同伴互动游戏中进行气息发音练习,以提升幼儿语言发展及言语表达能力。
周晓凤老师展示了小组活动《动物世界真奇妙》,通过动物园情境创设,在不断分解幼儿发音、构音的难度中帮助幼儿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在课后的说课中,周晓凤老师从幼儿发展基本情况,适应性行为,领域能力现状展开,对活动中的环节设计、策略安排进行了回顾和反思。
二、共享共研,蓄力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杜晨赟老师以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条纹》为例,从“课例导言——课例情境——课例链接”三个板块进行课例展示,并围绕“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如何来提升个案表达能力?如何通过观察、评估找到个案在语言发展中的最近发展区?”两个教学困惑进行现场研讨。
嘉兴市经开区特教教研员徐恋老师带领团队,对上午的集体活动《换一换》进行把脉,以“创设故事情境,促进儿童言语语言发展”为主题,与执教老师、协作组老师展开了一场研讨。基于现场研讨,徐老师聚焦绘本故事提升特需儿童言语语言能力的应用进行观点阐述,从学前特需儿童的语言康复教学相关起点,绘本阅读中的支持策略及绘本阅读支持策略有效性的评估方法进行交流,老师们在思维碰撞中有了新的启发。
三、思行并进,聚势赋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嘉兴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时主任为场内老师带来《特需儿童康复教育——多维度下的语言康复训练》观点报告,时主任结合上午的两堂展示课从言语、语言、沟通三个方面帮助老师们梳理融合教育中的言语训练策略。对特需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全方位指导,以儿童现有能力为起点,渗透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每一个环节和家庭生活,采用“全支持”的课堂教学策略“小步子”教学法,让参与的教师深受启发。
此次研讨为融合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在不断识别、反思、优化和支持中,提升教师们言语语言康复教学水平。焉老师指出在融合教育中我们要基于对个案的精准分析,再依据个案的核心障碍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目标。采他山之石以功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以本次研讨活动为契机,让我们一起助力融合教育。(撰稿人:周晓凤 终审:卜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