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2550460/2024-186442 | 公开分类 | |
发布单位 | 区交通运输局 | 发布日期 | 2024-05-06 |
文 号 | 主题词 |
今年以来,南湖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各项决策部署,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以“七线并行”打造“两大主平台”的硬核支撑,奋力跑出“交通强区”建设的加速度。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瞄准政治“主轴线”,打造红色交通。完善“路路通”机关品牌矩阵,打造一路“青”彩、廉行南湖、交通畅行、运安580党建四项子品牌,组织开展“我学二十大·建功新征程”主题活动,获评市争创“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协助区纪委打造“共富南湖红廉线”,101路荣获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并入选全市首批红色教育精品线。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年完成问题整改36个。落实“四敢争先”“百名局长走百企”等实践活动,助力嘉兴镇石物流有限公司入选市级党建示范点。
(二)铺展路网“支撑线”,打造互联交通。全力推进凤余支线北延亚太路、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一期)等重点工程,1-12月完成交通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46%。以亚太路科创带为主轴,构建“六横六纵三连”骨干路网,助力城市功能整体优化。将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发展工程”,全区12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一期)、新老07连接线、凤余支线北延亚太路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嘉善罗星至南湖七星公路(南湖段)主线将于春节前通车;320国道改建、新大路(余步公路至广益路)等在建工程顺利推进。积极配合推进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快速路环线三期二阶段、杭申线改造提升等顺利完成年内开工目标,快速路平湖射线(南湖段)和嘉善射线(城东路)快速推进。
(三)拉长共富“衔接线”,打造示范交通。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0公里,超额完成民生实事任务,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100%,该项指标居全省前列,我区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全省排名从第60名跃升至第13名。南湖区被拟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以迎亚运“两路两侧‘三化一平’”整治行动为契机,打造亚运高品质出行环境。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3座,起草全区农村危旧桥梁改造提升的实施意见,分阶段推进非公路农村危旧桥梁整治提升,让“忧心桥”变“安心桥”。
(四)串起服务“联络线”,打造普惠交通。依托101路公交发展“客货邮+”,打造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客货邮合作线路、县级共配中心共11处,助力三星村打造基层党建联建品牌“共富101”,该品牌入选浙江省委组织部首批党建联建典型案例。实施“公交优先”,计划建设公交专用道25公里,实际完成26.4公里,新改建公交站台54座,开通清华附中嘉兴学校(初中部)定制公交、新丰镇环村公交。加强运输产业培育,我区规上企业单车货运周转量增长指标均保持全市前列。打造“E路通办”政务服务品牌,累计办理交通审批及备案类事项89件,其中许可40件,备案49件,即办率、好评率达100%。
(五)绘出全域“幸福线”,打造生态交通。完成七星公用码头建设,完成码头生态环境蝶变跃升19家,实现码头整治全覆盖。以迎亚运“两路两侧‘三化一平’”整治行动为契机,打造高品质路域环境。在嘉桐公路、乍王公路大中修工程运用“四新技术”,不断提升通行效率。完成老旧营运货车淘汰66辆,牵头开展城市治堵工作,建设联网路1条、打通断头路2条,新增停车位1500余个,集中整治堵点乱点1处,开放4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泊位805个。
(六)构建创新“牵引线”,打造智慧交通。优化升级“1658N”交通综合管理平台,入选省级“浙路通”公路综合巡查应用试点。完成11条道路27个车道非现场执法设备点位设置,推动接入省治超平台,实现县域主干道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电子检测全覆盖。积极探索公路数字管养,上线“浙路智富”系统“示范在线”“路长在线”模块应用,打造“四好农村路”2.0升级版。在全省率先试点应用智能红绿灯系统,实现支路无车辆行人时,主路保持常绿,在嘉盐公路与竹溪路路口运行以来,主路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七)筑牢安全“生命线”,打造平安交通。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2089项。完成省市区三级事故多发点段整治14处,整治进度居全市前列。完成交通建设市场诚信信息审核72项,涉及审核工程22个、企业72家次,人员212人次。完成交通建设工程受监36个,监督覆盖率100%。组织公路水运工程竣(交)工质量评定26次,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启动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建设,对余新公路管理站进行标识化和应急仓库设计整改。组建9支应急抢险突击分队,先后开展安全消防、危货运输救援、防汛防台等应急演练,助力交通迎亚运及极端天气安保工作。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南湖区交通运输局将围绕“高水平交通强区”建设目标,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交通新体系,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交通新篇”。
(一)扛牢政治责任,实施“铸魂”工程。高质量开展“双建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健全以“七张清单”为牵引的党建统领工作机制。完善党建阵地,持续擦亮“路路通”机关服务品牌矩阵。依托101路“共富南湖红廉线”,通过“六廉同行”贯通学与做、督与导、查与改,打造具有南湖特色的新时代清风廉路。坚持党建联建,以危货运输龙头企业为纽带,推动企业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通过组织“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定期开展助企服务,推动作风大改进、交通大发展。
(二)完善通道布局,实施“互联”工程。健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重点实施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新老07连接线、凤余支线北延亚太路工程、320国道改建工程促建设,以及嘉善罗星至南湖七星、双溪路下穿工程春节前主线促通车行动,力争交通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超前谋划,加快推进嘉盐线改建工程(凤桥段)、乍嘉苏航道改造提升等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快速路环线射线、嘉兴至枫南市域铁路、杭申线改造提升等重大项目,构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三)发挥示范引领,实施“夯基”工程。持续巩固“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计划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和大中修60公里,持续提升全区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在全省的排名。推动全域大提升,将农村危旧桥梁改造列入区民生实事,计划完成桥梁改造80座,至2025年底消除存量农村危旧桥梁。深化“交通+”特色产业体系,打造交通服务乡村振兴共富案例,积极争创共富试点。计划新增客货邮综合服务站5个,交通共富指数蝉联全省前列。
(四)突出协调联动,实施“提档”工程。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进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改革,继续抓好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计划新改建适儿化公交站台,盘活现有土地资源,推进新丰镇公交枢纽站建设,新改建南湖高新区2个公交首末站,持续提高城乡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度。大力培育规上企业2家,拉动公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进一步提升。推动综合物流园和公交场站提档升级,计划新增客货邮综合服务站5个。推动老旧营运车淘汰,新增或更新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辆新能源化比例达到省市考核指标。
(五)加快创新突破,实施“数智”工程。持续升级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积极探索普通国省道数字管养改革,探索打造标志性成果。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全力助推“嘉兴市城乡无人运输与应急输送保障体系项目”,建设亚太路科创带无人驾驶示范区。加快海河联运通道改造升级,力争海河联运集装箱总运力、吞吐量实现“双增长”。持续开展码头生态环境整治,抓好交通工程扬尘治理和码头常态化监管,推广运用公路“四新技术,做好绿色低碳交通经验总结与输出。
(六)注重督导驱动,实施“整治”工程。深入抓好疏堵保畅专项行动,谋划新一轮城市治堵和绿色出行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公路事故多发点段、港口危货、工程建设安全等重点领域问题整治。开展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综合大检查,做好重大交通项目全过程监督服务工作。加快全行业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加快推进应急基地暨治超站建设,组织开展安全消防等应急演练,努力提升管控重大风险能力、治理突出问题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