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范乃超、吴梦桥代表:
你们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将南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独立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南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成立于2013年,由南湖区文明办、南湖区教育体育局、南湖区卫生健康局主办,2020年由浙江省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教育基金会承办并升级,项目线上依托“木铎心理”微信服务号平台,线下依托南溪中学心理咨询中心和南湖中心医院,统合嘉兴市各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和社会专业心理机构、人员,开启常态化运营模式,构建起“2个区中心(治疗中心+辅导中心)+5个分中心(省一级辅导站)+N个示范点和标准化项目建设”组成的“三心级”网络,面向辖区未成年人、家长和教师等群体,开展心理热线、个别咨询、心理测量、放松训练、危机干预、沙盘游戏、团体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等专业服务。目前支撑起服务工作的是教育系统,协同工作的是卫健部门,出于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敬畏以及支持,我们南湖区希望让更专业的团队能够建设和发展辅导中心,因此我们将尽快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政府财政的支持,组织部人事的支持,宣传部服务的支持,提供更加适合独立性针对全社会的综合服务。目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运营的状态更适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
一、针对性强,服务项目多样
南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服务的针对性很强,直接服务与未成年人,由于针对面小,因此更便于开展针对性的服务,作为教育部门主办部门,我们服务的对象更多的就是学生,因此服务中心的创建初衷就是针对全区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开展服务。我们以南溪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依托,结合各学校心理咨询室搭建咨询网络,全区有40余名心理专兼职教师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深入开展日常咨询服务和医教结合工作,建立常态化机制,打通心理危机干预的快速响应绿色通道,并通过医教结合咨询热线,与南湖区心理教研团队共同解决了多个突发性和复杂的学生个案。在2022年9月份,为营造良好的校外心理咨询环境,满足青少年心理咨询的需求,让孩子及家长们在校外也能得到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体验,南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整体搬迁至南湖图书馆,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督导活动,开展针对学生和家长的专题活动,全年开展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除日常咨询了解外,还有重点电话咨询和线下面询等常态化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
1.运用面询、授课、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并在中心工作场地定期更新并公示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名单;对于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工作记录真实及时且注重隐私保护,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开展团队融合、心理团辅等相关活动。
2.开展如考前心理答疑、常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进社区、金牌家长等主题式的心理援助活动,周期性地集中为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金牌家长将有所升级,即将走出校门,进入社区,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3.延续常态化的心理个案咨询,通过木铎心理和学校平台,及时为日常中的心理咨询需求者提供帮助。随着场地的升级,将进一步加强线下咨询的场次及场地建设,并做到主动排查、及时记录、及早发现,尽早干预。开展24小时线上心理咨询、个案咨询,并接受特案特需面询预约,定期中心开展多场线下心理健康宣讲普及活动。
二、专业性强,受益群体扩大
服务中心不断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先后邀请浙江大学-嘉兴心理健康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徐美琴教授,浙江康复医疗中心精神心理科裴双义主任医师,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刘宣文教授等对心理老师进行个案督导,不断加强对学生个案咨询工作的研究,提升南湖心理健康辅导团队的专业素养。同时与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合作,开通医教结合咨询热线,可以服务到来自嘉兴各地区,不断扩大服务的受益青少年群体。同时联合南湖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部分学校专项基金会合作,充分结合学校家委会成员中家长具有高知、高热情、高行动力等特点,发挥其积极性,以团队为辐射单位,能量最大化以点带面、动态收集,创新的项目化学习方式的心理互动模式,进一步发挥医教结合的优势,在家长中逐渐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氛围,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1.专家力量支持服务质量。服务中心统合各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老师、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诊疗资源,打通学校心理老师、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及教育教研和医疗的关系,补充专业力量,一方面为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心理知识普及等家长课堂,另一方面开展针对心理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培训和能力提升等活动。
2.医教结合深化服务体系。推进“医教结合”合作发展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公益力量,深入开展“医教结合”试点工作,多方协作,资源共享,打通心理危机干预的快速响应绿色通道。
3.宣传科普推广服务信息。通过采购分发心理类书籍、拍摄心理宣传视频等多种方式,面向社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医疗知识的科普,引导全社会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问题。2023年基金会在原24小时医教结合心理咨询热线400-900-3395以及心理专线19884326879基础上,在3月21日将心理专线19884326879升级为更便于记忆的88880509,面向社会做好科普服务。
4.社会公益拓宽服务群体。南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项目除日常工作外,还开展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公益活动外,关注社会上的心理援助需求,如特殊教育、应激等,2023年我们已确定与中共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委员会、嘉兴市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嘉兴市暖星家长互助中心共同开展“伴星计划、爱不孤单”项目,为孤独症孩子每周提供公益康复训练课程。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其他日常工作生活中,通过服务号推送心理科普知识;关注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开展自闭症儿童家庭家长课堂及心理夏令营等。
5.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针对近年来心理突发事件的频发,服务中心一方面要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中去,发挥专业力量,帮助恢复因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心理失衡问题。
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许多因素,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虽然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未成年将来是否具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校、社区、家庭与这一地域上人群的共同体关系密切,因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心理健康有关,更多的是家庭矛盾,家长身心问题以及社会发展的相关经济形势、责任压力,他不单单是一个个体的自源性问题,更多的是社会综合问题,如贫困、失业、缺乏教育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家长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困难,从而影响他们身心健康波及他们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资源,促进社会的整体健康。
南湖教育承担着中小学、幼儿园这一阶段学生智力启迪、道德培养和保障身心健康的职责,因此我们联合宣传部和卫健委开设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本着服务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一初心,尽力而为,尽心服务。目前服务中心是一个具备服务功能的独立部门,虽然在性质上属于合作协同,但基本具备服务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和转介功能,但对于全社会的这个大集体来说,功能性和服务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大部分都是家庭矛盾家庭教育问题,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社会的链接问题,教育部门更希望政府能够构建一个功能性齐全服务性完善的社会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有利于提供全民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系统心理健康团队也会一如既往地为社会尽职尽心,继续为民请愿,尽早建设社会性的独立体系的全民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期待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南湖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你们继续对我区教育的发展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5月31日
(联系人:朱 英;联系电话:8383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