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南湖区公布“以旧换新”举措

发布日期:2024-06-17 14:32 信息来源:区发改局(区服务业发展局)

2024年3月以来,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文件,南湖区第一时间制定《南湖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明确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并结合实际提出对标市级政策体系建立“1+13”配套方案,目前“1+11”个方案已出台,南湖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1+N”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一、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40%以上;重点行业主要工艺技术设备基本达到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5%、80%。

(一)制造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打造一批示范标杆。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每年组织实施省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5个以上。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大规模设备更新步伐,每年新增工业机器人200台以上。培育一批试点示范企业,梯度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省级未来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世界“灯塔工厂”等智能制造企业群体,每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

2.推动设备更新升级。以“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结合企业个性化需求,加快工业设备更新、软件系统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水平由1.0不断向4.0迭代。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每年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60个以上。

3.推动产业链协同提升。到2027年,新增省级首台套产品10项以上,浙江制造精品10个以上。推动畅销的工业消费品企业加大生产,通过产业链对接会、推介会等形式扩大销路。鼓励“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推进设备大规模更新,每年开展产业链对接活动10场。

(二)能源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推动能源生产领域设备更新。到2025年光伏组件累计更新或退役2兆瓦以上,到2027年在运光伏项目N型组件占比超过60%。加快淘汰落后锅炉,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和2蒸吨/小时及以下生物质锅炉等落后锅炉设备。到2027年累计淘汰锅炉5台。

2.推动能源输配领域设备更新。到2027年电网企业全面淘汰S7、S8型和运行年限超25年且能效不达标的配电变压器。推动投产超过10年以上的天然气输配管道工业控制系统及配套设备的升级改造。力争到2027年推动更新1项。

3.推动能源利用领域设备更新。2024年力争更新Y系列电机和S9型变压器200台套,到2027年力争完成用能设备节能改造500台套。加快老旧低功率充电桩换新,2024年完成公共充电桩更新10个,到2027年力争完成60个。

(三)生态环境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加快提升环境监测监管能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逐步更新替代服役超8-10年以上的大型仪器。于2024-2027年期间逐步配置藻类检测仪、便携式GCMS等应急监测仪器,保障有效应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

2.落实环境治理设备更新改造。2024年启动大桥镇嘉兴市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配合开展“开箱验炭”专项行动。深化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

3.推动老旧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非道机械尾气排放抽测与执法,加快淘汰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2024年力争完成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202台。

(四)市政建筑领域设备设施更新改造

1.加快建筑领域设备更新。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到2027年完成改造面积5万平方米。2024年底,完成老旧住宅电梯更新(升级、大修)13台,到2027年底完成老旧住宅电梯更新(升级、大修)40台以上。2024年底,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2台,到2027年,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达40台以上。2024年底,力争完成10个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项目。到2027年,对于居民有意向,改造有条件的剩余存量小区,积极筹措资金启动改造。

2.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全面开展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改造,到2027年底,完成老旧瓶装燃气厂站迁建、新建、改造1个,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3个以上。新建改造(修复)污水管网10公里以上。2024年完成环卫车辆新能源化更新2辆,2027年完成环卫车辆新能源化更新8辆以上。

3.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整合集成装饰、整屋定制、厨卫设备等本地产业资源,全面推广装配化装修,每年累计开展装配化装修试点项目不少于3个。

(五)交通运输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推动内河船舶绿色转型。2024年新增内河新能源营运船舶2艘,到2027年新增内河新能源船舶4艘。到2027年,新增内河48TEU及以上集装箱船舶(含多用途)28艘。

2.加大老旧营运车船淘汰力度。到2027年,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国四老旧营运柴油货车不少于200辆,国六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占比提升至20%,淘汰老旧内河营运货船12艘。

3.加快公共交通新能源化。2024年更新替代新能源公交车10辆,到2027年更新或新增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484辆。

(六)农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2024年,淘汰老旧或国二及以下柴油农业机械20台套以上,新购置各类农机装备300台套以上。新建或改建省级、区域性现代化农事(机)服务中心1家。改造或新建设施大棚面积1000亩以上。

2.到2027年,累计淘汰老旧或国二及以下柴油农业机械60台套以上,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主要农业生产作业装备更新率达到60%以上。新建或改建省级、区域性现代化农事(机)服务中心3个以上。累计改造或新建设施大棚面积4000亩以上。

(七)教育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 推动小学生午休躺睡课桌椅更新。2024年完成6000套课桌椅更新,由普通课桌椅更新为午休躺睡课桌椅。力争到2027年,完成18000套的午休躺睡课桌椅更新。

2. 加强示范性创新实验室的创建。2024年投入226万元完成6个初中学校的嘉兴市示范性创新实验室的创建,同时投入60万元完成6个学校的南湖区示范性创新实验室的创建。

(八)文化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2024年,全面部署开展全区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提升行动。围绕索道缆车、观光车船、游乐设备、演艺设备、广电网络传输等文旅领域设备更新,对2024—2027年全区拟更新提升项目进行地毯式全方位摸底。按照“储备一批、更新一批、建设一批、投入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建立健全设备更新动态项目库,分类有序推进设备更新提升工作。至2024年,力争促进文旅领域设备投资项目5个,拉动文旅领域设备投资2000万元。培育千万级核心大景区1个,打造文旅新业态“爆款”产品3个。

2.到2027年,全区文化和旅游领域设备累计完成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0%以上,完成观光车船、游乐设备、演艺设备、广电网络传输等文化旅游设备更新累计投资3000万元,基本完成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创建省智慧旅游景区5家,打造文旅新业态“爆款”产品5个。有力推动南湖区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多元,文旅消费充分释放,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九)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改造

1.加快全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更新。2024年医疗卫生领域已采购62台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总价值为651万元,其中超声诊断系统共4台,总价值为417万元。

2.对照二级甲等医院和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放射治疗、手术设备、胸腹腔镜等先进医疗设备设施配备,切实提升服务效率。

二、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强化消费品生产及销售企业与各类市场需求的精准接洽,搭建产品推介平台,组织企业开展产品优惠、服务升级多形式促销活动,到2027年,全区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较2023年增长40%,渗透率达50%以上,家电年销售量较2023年增长25%。

1.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对报废个人名下指定乘用车并在南湖区内购置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或列入工信部《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内的新能源乘用车给予补贴。开展汽车置换更新、汽车下乡等各类活动,促进汽车以旧换新消费,优化汽车消费结构。到2027年,全区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2万辆。

2.优化二手车商品化流通。持续落实二手车经销企业“反向开票”,放宽二手车经营主体准入,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规范二手车市场交易行为。到2027年,二手车交易市场达2家。

3.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市区财政配套,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购置补贴政策,个人消费者购置家用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集成灶、洗碗机、热水器等达到1级能效且具有统一的国标13位商品编码的家电,可按成交价格的10%享受一次立减补贴,单次补贴金额不超过1000元。到2027年,全区家电年销售量较2023年增长25%。

4.推动家装换新消费。推动工厂店规模化、品质化、集聚化发展,推广装配化装修,引导家装行业积极参与成套家装标准化行动,每年累计开展装配化装修试点项目不少于3个。

5.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优化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布局,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到2027年,累计建成再生资源分拣中心4个。

三、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到2027年,全区建成4个再生资源集中分拣处理中心、3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城镇回收点覆盖率达到100%,线下二手交易市场数量2家,限额以上二手车销售额增长30%。

1.优化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布局,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衔接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相关要求,落实和保障项目建设空间需求。鼓励收购、租用腾退厂房、闲置仓库等存量厂房和土地用于分拣中心和回收点建设。到2024年,全区建成再生资源集中分拣处理中心2个,建成再生资源回收站点8个以上,城镇回收点覆盖率达到100%。

2.推进大型实体市场完善现代化商贸服务功能,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2024年建成不少于2个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推进“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鼓励大型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开辟线上业务,促进本地互联网社区平台规范发展。2024年,全区二手车经销企业数量突破120家。

四、实施标准提升行动

到2027年,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项以上,发布市级地方标准、“浙江制造”标准8项以上,培育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10个以上、国家级企业标准“领跑者”8项以上、标准创新型企业10家以上、双碳认证企业3家以上。

1.发挥标准的引领、基础和支撑作用,重点实施产业标准化领航、节能降碳标准升级、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供给、消费品和安全生产标准提升,以及强化标准实施应用等。

2.2024年主导制定消费品以旧换新类行业标准1项,主导制定消费品以旧换新类“浙江制造”标准4项,新立项2项设备更新类“浙江制造”标准。到2027年,建成循环利用类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类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以及设备更新类1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