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见汉字的魔力。本学期,庆丰路校区二年级语文项目化学习的主题是“溯源识汉字 演绎传文化”,旨在从小小汉字窥探古代中国文化的密码。
课例引领
在统编语文教科书二下识字单元第3课《“贝”的故事》的学习中,孩子们了解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本课由一个“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这也激发了孩子们研究汉字的兴趣,驱动性问题便油然而生:
从汉字自身形成和运用规律来看,具有极强的文化性和规律性。从汉字的起源、演变、字形、字义等多方面出发,该如何深入解码汉字文化的奥秘,让学习汉字之旅变得更有趣味性呢?
三个子问题也相继分解:如何通过阅读汉字故事,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探索汉字家族奥秘的乐趣?如何通过演绎汉字故事,发现汉字的图形美和意蕴美,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描绘汉字故事,传承“画出来的文字”,渲染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阅读解码
为了勾连日常生活经验来解决上述问题,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支架课的学习。
课后,孩子们借着读书节的契机,开展了整本书的阅读活动,一个个都开启了汉字类书籍的阅读,像《孩子们的汉字》《有故事的汉字》等。老师们也通过阅读指导课带领孩子们走进汉字王国,感受书中精彩有趣的汉字故事,感受了古人造字的奥秘和智慧。
深入探究后,孩子们确定了汉字剪报主题、规划汉字书签、讨论汉字故事等,并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整理资料、进行制作。
动手探秘
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不光做了汉字书签,还做了汉字剪报,剪报分为了人物卡、主题卡和阅读卡这三类。一张张书签色彩鲜明,创意十足。每张剪报都凝聚了孩子们的阅读心得。老师们先在班级中进行评选,然后挑选优秀的作品参加年级组的评选,形式多样、成果丰富,孩子们的收获可真不小!
除此之外,他们还精心准备了感兴趣的汉字故事,角逐“班级故事大王”名额,再以现场演绎的方式参加年级组讲故事比赛。4月11日中午,在校领导和各班师生的见证下,评选出“年级十佳故事大王”和“年级故事大王”。其中几个“年级十佳故事大王”还在项目化展评的当天代表年级组进行了汇报呢!
硕果展示
通过讲汉字故事,孩子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课外知识,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三个子问题也都被有效解决,孩子们对汉字家族的故事都有了不少了解。孩子们尝试着将从阅读中积累到的汉字知识,结合自己的巧思,通过创编汉字剪报及书签和讲讲汉字故事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了“阅读——思考——实践”这一过程中的增量学习。
一字一世界,翰墨铸华魂。孩子们通过欣赏优秀的剪报和书签,倾听有趣的汉字故事,畅游了汉字的世界。希望他们能继续在每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中,触摸它的山川气象,探求它的日月星辰,感受中华民族的经脉气血。(撰稿人:吴琦劼 终审: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