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有志丨被誉为“城市文化公园”的范蠡湖公园

发布日期:2024-07-24 16:24 信息来源:南湖区档案馆

范蠡湖公园位于嘉兴市环城南路703号,东至嘉兴实验初级中学范蠡湖校区,南至环城南路、京杭大运河(杭州塘),西至环城河,北至三塔路、环城西路,占地10.21万平方米。范蠡湖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景致错落有致,名家手迹颇多。1981年金明寺、西施妆台被公布为嘉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人们将嘉兴西南湖中的里湖称之为范蠡湖,当时范蠡湖水域广阔,唐代筑大城时,将西南湖之一角围入城中,成为一小湖泊。范蠡湖是吴越时期一处著名古迹,湖畔有金明寺。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于此,后人寄托思念,将此湖叫做范蠡湖。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其襄助越王勾践灭吴雪耻,又辅佐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在被封为上将军后,携家人离开越国,偕西施重来故地,在湖边隐居,范蠡、西施由此发棹,泛游五湖。后来范蠡经商,改名陶朱公,因其经商才能独具一格,被后人誉为“商圣”、中华儒商的鼻祖。明女诗人黄媛介《范蠡湖》诗云:“名业如流水,日流日有声。平波虚藻行,秋月见神情。舟去已云晚,身轻若未成。一湖开远碧,千载颂君名。”

范蠡湖公园以水景取胜,相传当年西施每天梳妆,倾脂粉于湖中,螺食而成五彩,故湖中产五彩螺。宋代张尧同有诗“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即指此事。范蠡湖还有西施冢之称,相传西施墓葬湖中。故清代朱彝尊为其写下了“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的诗句。

现存西施妆台(范蠡祠)、金明寺等建筑,系清光绪年间重建。新中国成立后,西施妆台(范蠡祠)、金明寺等建筑被嘉兴地区粮管所租作为粮仓。1958年改嘉兴艺专,1961年嘉兴一中迁入。1981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后经历几度整治修缮,2007年10月1日正式更名为范蠡湖公园。

范蠡湖公园地处市中心,而且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水脉、园林绿脉、吴越文脉三位一体,2015年嘉兴市将范蠡湖公园列为市级城市文化公园试点,建成嘉兴首座城市文化公园—— 范蠡湖公园,使吴越文化主题公园更加鲜明,将三塔、范蠡湖、梅湾街三个景区连成一块,打造成了一座具有特色、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