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流行强度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东南亚、南亚地区登革热报告病例数持续增加,部分国家和地区已出现较大规模流行。目前正值暑假旅游旺季,马尔代夫、泰国、印度尼西亚——这些热门度假胜地如今正面临登革热疫情的严峻考验。
登革热流行区
境外:主要为东南亚、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泰国、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
境内:云南、广东等地。
南湖区疾控中心紧急呼吁:安全出行,严防登革热!非必要避免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和国家旅行,如确需前往,务必做好防蚊措施。旅行结束后14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疼痛、骨骼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向医生说明旅行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它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
登革热有哪些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多为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候还可能出现出血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出现上述症状要警惕,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有外出史请及时告知医生!
登革热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俗称“花蚊子”)在我区广泛存在,在清晨和黄昏叮咬活跃,受病毒感染的伊蚊可持续感染人类。
预防登革热 防蚊是关键!
避免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和国家旅行,如确需前往,务必做好防蚊措施:
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活动时,应穿浅色长袖衣裤;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前往阴暗潮湿处,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清除家庭内及周边环境小型积水是居家防蚊灭蚊的关键。
怀疑自己中招怎么办?
如果过去两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的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然发热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向医生说明外出旅行史。
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流调及应急处置工作。
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