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以秀水泱泱答好满意幸福“生态卷”

发布日期:2024-08-12 09:37 信息来源:办公室

漫步在南湖湖畔,岸边绿树成荫,湖水清澈见底;骑行在嘉兴最大的“森林氧吧”湘家荡,满眼绿意盎然,耳边鸟鸣悠扬……盛夏时节,在嘉兴市南湖区,一幅幅美丽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美丽南湖”正从梦想变成现实。

因水而名的湘家荡区域,以融江南水乡风光、田园浪漫景色为一体的湘家荡湖区而耀眼。过去的湘家荡水体自净能力不足、岸坡生态属性薄弱。近年来,湘家荡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方式,打造水下健康生态系统;对12条入湖支流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累计清淤约133万平方米,土方约52万立方米;打造“水下森林”1.3平方公里,连通水系7.1公里,建成碧水河道13.9公里。湘家荡国控断面水质已连续八年达到Ⅲ类,2022年以来达到了Ⅱ类。水生动植物种类逐年增加,鸳鸯、水鸭、天鹅和白鹭等鸟类形成固定种群。

不仅是湘家荡,整个南湖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全域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全域水环境治理不断走向纵深。自2020年以来,南湖区以水生态修复示范区试点建设为契机,全域“一盘棋”开展水环境治理,促使水环境质量蝶变跃升。全区水系上下游协同、左右岸共治,2020年至2023年间,累计完成水系连通9处,连通河道、新开及拓浚河道3.71公里。建设生态护岸8.65公里、种植岸坡绿化1.48万平方米、清淤土方7.71万立方米。建成透明度0.8米以上的碧水河道110.54公里,治理脏乱差断头浜50条,完成7条河湖生态健康评价,创成美丽河湖83条、“水美乡镇”2个。

经过系列水生态修复治理,“秀水泱泱、韵味江南”,美丽南湖新图景逐步显现。全区11个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比例从2013年的0%,提升至2020年的90.9%,2021至2023年连续三年稳定在100%,跨行政区域出境断面Ⅲ类水比例自2020年以来保持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南湖区水环境质量稳步跃升的同时,也聚焦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优化美化滨水休闲空间,积极发展多元化滨水产业,实现美丽河湖蜕变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幸福河湖。

水旅融合激活共富“活水”。水清带动产业兴,水生态修复不仅促进了人居环境改善,还通过水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出丰富的生态旅游产品,赋予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带动村民就业,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比如凤桥镇联丰村王祥里结合“碧水绕村”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发展新业态,成为全市有名的网红打卡点,接待旅游团队300余个、1.7万余人次,实现创收超500万元,走出了一条“水生态”激活“水经济”的新路。

水养万物提升生物多样性。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涵养出南湖区丰厚的生物多样性家底。2021年,以湘家荡为试点开展的重点区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共发现水生生物228种;2022年开展南湖区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共发现生物1256种,其中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同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安全,发布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禁猎期的通告,明确划定禁猎区和禁猎期,严守生态安全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