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南湖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你们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活力子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年初,陈伟书记在贯彻“新春第一会”精神工作例会上提出了“建强主城区 提升首位度”的八个重要板块,其中“古城核心板块”就是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所在。南湖区在“建强主城区”方面的做法涉及多个层面,旨在全面提升主城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传承以及民生服务。
一、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规划引领。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加快推进嘉兴市中心城区镇街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优化编制单元划分,推进详规全域全要素覆盖。推进专项规划编制,有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开展“宋韵嘉禾·领秀江南”综合品质样板区实施方案编制,编制的建设方案被评为省级优秀建设方案。通过方案编制,对于环城河内区域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形象营造到交通组织,从空间梳理到功能补齐,以人本导向,以文化筑基营造传统韵味,以产业赋能激发复合活力,针对五方面品质建设要求,结合街道特色提出“韧性名城”“宜居名城”“慢享名城”“文化名城”“活力名城”五大名城行动,制定对应的五张工作清单,共计划开展31个工程项目。二是高位推动。南湖区与嘉城集团建立了以陈群伟区长、赵月祥董事长为总召集人的中心城区建设联席会议和以陈群伟区长为总召集人、各部门为成员的城市创新区建设联席会议,进一步激活主城区的人员流、商贸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服务流,着力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定期通报项目进度、协商中解决梗阻问题,形成推动项目落地的最大合力。三是部门合力。优化完善南湖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统筹城乡风貌样板区、未来社区等工作,横向联合区级各部门、纵向联动市街,为综合品质样板区提供强力支持。嘉兴市风貌办、南湖区风貌办,嘉城集团和建设街道建立南湖区共富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联动工作小组,建立市-区-街道-国企四方联动机制,多方协同建设。
二、突出特色,挖掘古城价值
一是聚焦产业特色。以陈伟书记关于做好二环内产业规划布局的批示为契机,找准产业的切入点,打造富有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布局。立足辖区文商旅和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打造文化创业产业集群发展。深挖商业潜力,发挥都市广场(原融鼎大厦)的区位优势,积极谋划打造“子城经济产业园”,按照数字经济新模式的定位,以产业加配套的方向,以餐饮、文化娱乐、时尚休闲等融合业态为主进行整体招租;瞄准多彩城项目的可塑空间,内化隐患难题谋求发展平台的拓展。积极发展特色餐饮,吸引人员集聚,提升街巷烟火气,以府南广场沿线为重点,引入有代表性的咖啡品牌,打造咖啡文化休闲产业街,提供高品质的咖啡休闲生活体验场景。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夜宿南湖”,以增加过夜游客为重点,以江南水乡文化脉络,打造夜宿南湖体验模式,发展地方特色住宿项目,形成南湖特色夜宿文化;改进夜间经济试点街巷景观照明,优化灯光布局和夜景照明时间,推出富有创意的“灯光秀”,打造“打卡热点”。今年建设街道“少年路市容秩序长效管理”为攻坚克难项目,打造少年路“摆摊经济”第一街,目前已初步确定少年路商业外摆实施方案。二是聚焦风貌特色。老城区作为嘉兴市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展示区,在近几年的改造提升后,积极通过历史风貌来吸引人、留住人。明确“微改造、精提升”的工作路径,挖掘灰色空间、边角落,坚持修旧如旧、活态利用、多元参与原则,加强风貌标识落地展示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和品质化优秀案例集成行动,保留原有街巷肌理。推行“针灸式”有机更新,嵌入“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等潮玩业态,在微雕提升中留住建筑老味道。全方位放大片区周边五芳斋大厦等地标的多维空间价值,打造天主教堂草坪、子城遗址公园等年轻地标IP,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中心城区人气持续繁荣。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一体运行机制,加快道路桥梁、园林绿化、驿站河道的事权移交,理清下放的管理范围,形成了辖区内事权下放管理清单(2座公园、7处绿地、3900余棵行道树、217棵古树名木、8条主次干道、9条支路、8座桥梁、2处泵站等),并针对各类事项形成工作细则。在场景提升上,针对范蠡湖公园、神龙桥桥下空间等关键节点部位的整治提升,实现城市管理中堵点打通。三是聚焦文化特色。重新激活以“少年路”为代表的商业品牌,唤醒禾城人民旧时回忆的同时推动环城河的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地方经济,依托嘉城集团与华润置地在城市建设与运营中的经验支持,探索城市运营新模式。今年3月份,子城遗址公园通过第三方专业团队启动并常态化运营了全市首个沉浸式宋韵武侠主题文旅市集——“子城大集”,进一步提升了其作为嘉兴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启动以来日均最高接待人次近10万,将申报第三批浙江省重点培育文旅市集。紧邻的府南地块,在市级部门的推动下,已初步形成了以“宋韵嘉禾,梦渡江南”为主题,打造国内首个江南宋韵沉浸式国潮IP主题街区的项目方案。
三、营造氛围,激发复兴活力
一是加强宣传报道。今年以来,区委宣传部统筹好浙江日报、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等区合作媒体,南湖发布、南湖声音等区属新媒体平台,推出《首善南湖 建强主城区》《建强主城区 南湖这么干》等专题专栏,组织南湖有戏“惠·剧”展、端午民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浙江卫视、浙江日报等10余家主流央媒、省媒高密度、高质量、大篇幅宣传子城。截至目前,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报道100余篇,如在子城遗址公园举行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不仅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还得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24小时》栏目,综艺频道《文化十分》栏目,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正点财经》栏目,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国际版,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之声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二是开展主题活动。结合共富风貌游线策划,推出walk嘉线路、“宋韵武侠”、“芦席汇运河生活”等主题的文旅市集活动,培育“百县千集·南湖大集”文旅集市系列品牌,开发更丰富的文旅产品宣传吸引各地的游客到主城区旅游消费,回答好从被遗忘到烟火城市如何营造。鼓励旅游企业加大主城区活动的宣传,让游客夜间有活动,消费有欲望。三是持续推进试点建设。强化中心城区地位,积极争取省级试点,结合重点工作,持续保持建设热度。以环城河“一环”为全域,“宋韵嘉禾·领秀江南”样板区列入全省第一批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系全市唯二。试点启动以来,在风貌、服务、经济等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多次被省建设厅推荐各地来考察交流,获得省级部门、各兄弟县市和相关领导的关注度,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南湖特色的古城振兴和复兴新样板。
下一步我们将以土地有效利用开发为重点、以项目招商落地为核心,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将落脚点聚焦到优化更多公共空间,服务更多群体,吸引更多要素以促进发展,为综合品质样板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加快形成一批可见可感可及的建设成果,展示样板区的标杆引领,体现综合品质和大美气质。
最后,感谢区社科联对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敬望你们为我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答复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嘉兴市南湖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8月6日
(联系人:朱嘉辉 联系电话:8383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