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以“大地学院 庙浜研学”为主题的“微度假”IP研学游在余新镇长秦村庙浜隆重启幕。辖区内十余位小朋友们参与深度体验,以研学游的方式感悟渔里文化、稻米文化,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庙浜是此次研学游的首站,在这里,泥猫制作的历史与技艺被搬进课堂,小朋友们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体验之旅。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曹王村泥猫工艺传承人主讲,从泥料的选择、塑形到上色,传承人手把手带领小朋友们感受工匠们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细节的精益求精。
活动中,主讲人不仅展示了传统技艺,还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讲述了泥猫技艺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革命年代中的特殊意义,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带领小朋友们亲身感受泥猫的独特魅力,进一步理解工匠精神的核心。
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研学游的第二站,在这里,智能化稻米生产领域的成果被集中展示。在年轻干部的带领与讲解下,小朋友们参观了稻米文化馆,对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农业科技的前沿应用有了直观的了解,特别是在现代化机械农业的部分,小朋友们亲眼见证了如何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稻米的播种、管理和收割。随后,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米糕,互相评比打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农事的艰辛和乐趣。
如何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此次研学游,在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大富翁游戏中,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知识竞答。
活动开始,长秦村工作人员首先给小朋友们分发宣传手册,详细介绍了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以及活动规则。随着骰子的投掷,走到了“垃圾分类”,“你知道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吗?”活动现场,大家一边玩着游戏,一边听着工作人员普及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率先走到终点的小朋友拿到了活动奖品。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课堂内容变得更加有趣,复杂的生态环境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随后,沿着庙浜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设施一路参观,小朋友们亲身感受了良好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据了解,本项目由余新镇渔里青锋年轻干部发起,挖掘并打造了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研学路线并进行落地运营,旨在集中展示乡村振兴中农文旅融合的成果,实现现代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本次“微度假”IP研学游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每位参与者提供了深刻的学习体验,也将为余新镇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核心区域的运营宣传注入了新动能。接下来,余新镇将不断创新思路,为打造农文旅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业态而不懈努力。